(秦时明月同人)秦时明月之反派心酸有谁知+番外(242)

作者:出门捡到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进来为我更衣”薄寅刚起身,刘季转头就对帐前的执戟郎道,“让校场上的人都散了吧,从现在开始,我谁都不见”……

放了从盗贼那里抢来的马儿,经咸阳主街,绕至府邸后巷,翻.墙.进去,目之所及,整洁如常。

“什么时候进自家门,也学会.翻.墙.了?”赵高挽着袖子给院中的树木浇水,便是钦原近了,也未抬头,淡若清风的语气倒像是早料到她会来一样。

修长的手不再白皙如纸,他整个人的皮肤都带了浅浅铜色,连着阴戾的气息也消减了许多,黄黄软软的花瓣沾染随意束起的红发,狭长的眉目平静祥和,仿佛外面的兵荒马乱都与他无关。

我看着他,他便由我看着,浇完水,处理事务,看书煮茶,直到傍晚时凉意扬起,天色暗到辨不清竹简上的文字。

“夫人到底还要看多久?”虽说没有什么要紧事,可让钦原这样耗下去,实在吃不消。

垂了垂头,我也不知道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想要回枫叶是占一成,其余九成就说不清了……

“夫君,我好像还没有抱过你?”扑过去抱住!

赵高抖了抖,眉头一皱……撤掉了手上的内力,“嗯……”

枕着发间的桂花香,他怦然加快的心跳转瞬平复,这腰上真是一点多余的肉也没有,“我儿时听人说,人有三毒,贪、嗔、痴,贪则永不满足,嗔生憎恶痛苦,痴让人愚昧不明。”

“此三毒,人皆有之”没有这三毒,便不会有罗网,有秦国,有天下。

“如果我也做了与沈赵氏、你幼弟同样的事,夫君可会因这三毒而恨我杀我?”

惊觉在赵高眼中一闪而过,侧了侧下巴,却因为碰到钦原的鬓角,褪下了狠绝,“你是怎么知道?”

抱紧寒意深深的他,总算把喷嚏忍了下去,“迁往秦宫的六国贵族皆有宗卷记载,以前有人把副本送给了张良。”

这个人自然是看着像神棍,实则就是个神棍的浮光了。

即是这样,那张良也应该查到星魂的真正死因了,所以……忍着皮肤上被花粉刺激的瘙痒,手掌慢慢附上钦原的肩背,揽紧,“若我因苍龙七宿,命你不得修改命格,你可会因这三毒而恨我杀我?”

“不会”相问,便是答案,苍龙七宿是他不可动摇的底线。

我若杀他害他,他必定不会手下留情。

放开钦原,看她的样子,应是为试探的结果松了一口气,“至于章邯,我不希望再在秦国的朝堂上见到他的身影。”

“……”真不懂你,章邯不在了,大秦亡得更快,就算解开了苍龙之谜,又有什么用?

勾起一抹微笑,转身将刚刚所写的书简全按在钦原怀里,“得到和用不用,是两码事。”

咚!

犹如棒槌敲到头上……钦原神情呆滞。

你做了这么多事,不会就是想看看苍龙七宿是个什么玩儿意吧?!

“喂喂,这这这……又是什么?!”等我反应过来,才发现怀里多了一摞书简,“赵高,你不能这样!”我不是来领寒假作业的!

伴着笑意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趁还没宵禁赶紧走吧,路上不许把书简扔了。”

“我!”

我并不能怎么样……且必须继续等待。

汉军拿下宛城

无论你对这个世界多么绝望,也一定要记得,我在满怀希望的等你。

宛城土地肥沃、植被葱茏,多富绅商贾、名门大户,是春秋时期楚国灭掉汉水诸国后,问鼎中原的基地,后为秦昭襄王所夺,倚淯水、临秦岭、近函谷,是南阳郡治所在。

函谷关内为内史郡,内史郡治乃秦都咸阳,攻破宛城,窥咸阳以扼天下,便指日可待。

故此,夺取宛城,等同于将秦国最富饶的两个郡攥在手中,不仅人财俱全,可踞秦岭以北的八百里秦川腹地傲视天下,更能以函谷关拒天下诸侯。

主公与谋士的感情,就像婆婆和媳妇,表面再亲厚,也消除不了内心的隔阂,刘季想尽办法拖延的五天,赌的不是他对张良的信任,张良对他的忠心,而是张良的智谋。

但这一举动,却让汉军多赔上了上千军将士的性命,给了沛县随他一同起义的老兄弟们重重的一巴掌。

再经一直主张绕过宛城攻打关中的曹无伤刻意煽动,樊哙的心直口快,刘季心里越来越不爽,甚至纵容军中流传‘张良意在复韩’的谣言。

于是乎,在殷超的谍报中,便有了‘汉军久攻宛城不下,士卒死伤惨重、粮草不济,张良二心’等等言论。

总之,汉军百般无奈的撤退了。

张良是何许人也?既已择主,怎会弃之?

殷超极度不信,又派出十多个探子,多方打探,甚至以重金贿赂曹无伤与汉军多名家眷,所得结果都是一样。

召集门客商议,有说张良自持身份学识不愿再与刘季那群泥腿子为伍的;有认为刘季麾下无帅才,恐项羽先入关中,才逼不得已拔营起寨,与张良是不是背汉无关的;有觉得刘季暗遣张良深入楚军,准备趁项羽疲惫之际,里应外合,攻其不备的……

“在下认为,张良何去,汉军何去并不重要”角落里的儒衫青年缓缓而道,引得一阵侧目。

跟随殷超多年的门客当即指责青年,“哪里来的竖子?竟敢在此口出狂言!”

殷超抬手压住场子,这个青年是前些日子和城里的小伙子一起来投奔他的,只不过他见青年书生气太重,觉得没用,随意安置了,“先生此言何意?”

“郡守为国尽忠,拼死守城,在下敬佩,可郡守可曾想过,如今的秦国已失过半天下,朝内君主昏庸、奸佞当道,朝外法纪崩溃、敌军林立,就算此次胜了刘季又如何?”弦外之音就是宛城迟早要失守的。

“你这是妖言惑众,动摇军心!”某位老者。

青年一扫在座各位,施施然一礼,“诸位也都是这样想的?”上座的殷超脸色顿时铁青,门客谋士面面相觑,不敢表态。

“呵”轻慢一笑,青年拂袖而去。

“先生留步!”当权者对读书人既尊重又抵触,殷超虽不喜欢青年,却也听出了他话里的道理,依礼遣散他人,“还请诸位先去休息。”

待其他人都走光了,殷超一改前态,请青年一同落坐,道歉,“超愚昧,先前对先生多有怠慢,还请先生原谅。”

“无妨,只是眼下局势,郡守作何打算?”

审视着青年,这般直言不讳,倒让殷超觉得反常,此人莫不是……

洞悉殷超所虑,青年据实相问,“陈恢不过一介落魄儒生,郡守有何惧?”

这么一说,殷超想起来,他的确派人查过陈恢一行人,且就是因为查实此儒生连生计都成问题,才心存偏见,“先生言之有理,只是宛城数万军民安危,皆系于我一人,究竟如何,还请先生赐教。”

“既然舍生不能取义,不妨存命以博大利”目光如炬,暗藏狡黠。

殷超茅塞顿开,激动追问,“何为大利?!”

“追随明主,保境安民”

殷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悟出眼前之人想要他悟出的道理,既然宛城迟早是要失守的,倒不如趁早选择失给一个不会为宛城军民带来太大灾祸的人。

……

次日清晨,原本已经远去六十里的汉军将宛城围的水泄不通。

郡守殷超见围城之下全是汉军,无法自救,又求救无援,意欲自杀报国,被门客陈恢及时劝阻。

届时,陈恢孤身深入汉军,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刘季接受殷超的举城投降,并由殷超继续坚守宛城。

而后,刘季信守承诺,休兵作罢,并封殷超为殷侯,陈恢为千户。

断水曾说摒弃五感,就是要对周围的事物达到极致的熟悉,熟悉到你每一次出招,连对方头发丝的走向都能条件反射的判断攻击。

杀手的生涯教会我太多技能,即便未能达到断水的境界,夜间驱车疾驰,也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倒是马车里那一直未能松懈的气息,显得有些谨慎过头了。

“请停一下。”

顺道拐进一条岔路,“驭~”

“师弟……”夜色正深,让颜路一人留在车内,伏念很是担忧,特别是颜路和钦原独处的时候。

“无妨”世事沧桑多变,颜路却是经年未改的儒雅温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