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天行九歌同人)青鸾(31)

作者:霍朝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嗯?在哪?”

“北门方向,望楼都被他们拆了半个!”

青鸾跑到院子里扯着脖子去看,什么也看不到啊。

苍狼的夜视能力和狼一样,非常强大,但青鸾根本看不到那么远。

“结果如何?谁赢了?”

苍狼想了想,“好像谁都没赢,又好像谁都赢了。”

“说人话,我听不懂!”

什么意思嘛,赢就是赢,输就是输,这怎么还能说不明白?

“就是,他们后来站在屋顶,不打了。”

“那就是平手咯?大惊小怪。”

青鸾打了个哈欠关上殿门,有什么事等她去紫兰轩的时候再问,现在还是睡觉要紧。

苍狼看着关严的殿门转身往外走,口中还念叨着:真的特别精彩,高手过招!

韩非拉开房门,被门口抱着剑的卫庄吓了一跳。

“我要引荐一位朋友给你。”卫庄往楼下走,韩非急忙跟上。

“卫庄兄,你最近怎么总有朋友出现?不知道我算不算你的朋友呢……”

卫庄当作没听见,心想那个姬一麟算哪门子的朋友,今天这个才是真的朋友。

“你这么神神秘秘,到底要带我见谁?”

卫庄想了想,最后用“一个很久未见的朋友”形容。

韩非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测:“莫非,鬼谷纵横的另一位,已经在城里?”

走在前面的卫庄停下脚步,看向他的眼神中添了些杀气。

“你的右边鞋子上有好几道擦痕,应该跟右手平时习惯性用的剑势有关。”

韩非挥手学了一下那几招,不过很可惜,一点相似的样子都没有。

“而且身上,还有这种碎屑,”他取下卫庄衣物上沾着的木屑,“边城望楼横梁架构独有的楠木,你在那里跟人打过架了!”

其实他想说的是,你在那里把房子拆了。

昨晚那么大的动静,估计新郑城一多半的人早上起来后都知道望楼被人拆了的事。

城防军还在查原因,不过机智如他,只需要这么稍微一推断就知道,和卫庄兄脱不了关系。

“应该不是跟七绝堂切磋,能打到这个程度,对方必定是高手!而且我认识你那么久了,除了前两天那位墨玉麒麟,你根本就没有朋友!”

卫庄眼角微微抽搐,看来这位擅长查案的司寇大人把他当成调查的对象了。

“所以你要给我认识的人,必定是一位故人,并且大有渊源。除了你的师兄、秦国首席剑术教师盖聂,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了。”

卫庄不想听他废话,接着往外走。

韩非快步追上:“话说,你到底赢了没有?”

在接收到卫庄兄的死亡凝视之后,韩非赶紧躲远。

看来没有赢。

城中一处普通的庭院,韩非被盖聂一番“拷问”,才得以进入内部的房间。

说起来,还要追溯到他写过的《五蠹》一文上。

当时年少轻狂,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完全没有考虑到日后会当面与文中被他“批判”的纵横弟子交谈。

还是两位纵横弟子。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乱禁。

几乎是点名道姓地批判纵横家。

他费了好多口舌才将这句话的解释的透彻,被盖聂放了进去。

白衣男人负手站在庭院中,看着庭院中飘落的树叶。

“你在等我?”韩非问。

“是的,我在等你。”

虽然他脸上带着面具,但有盖聂在,并不影响韩非猜出他的身份。

“我曾经听人说过,身处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狭小的天空。我很好奇,在这样破败的庭院中,如何写出谋划天下的文章?”

或者说,韩非身处韩国这样弱小国家,为何会写出谋划天下许多文章,而非明哲保身?

韩非捡起一片落在地上的枯叶,笑道:“有些人没有见过汪洋,以为江河最为壮美;而有些人通过一片落叶,却能看到整个秋天。”

“所以,你是后者?”

“行万里路,才能见天地之广阔。我曾经流浪……”

白衣男子似乎很感兴趣,“为什么流浪?难道,家国不容?”

“为了寻求一个答案。”

“什么样的答案?”

韩非并不回答,只是反问他:“你为什么回到这里?难道家国不容?”

男人眼神似乎暗淡了些,“我只是四处走走,散散心。”

“或许,我先说一个你不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吧,”韩非盯着他银制的精致面具,“你会死。”

“你说什么?”男人猛地转身,似乎被戳中了痛处。

为王者,最忌讳一个死字。

看来这位,也不例外。

韩非并不惧怕,直言道:“关键是什么时候死、如何死。”

“你难道知道?”

“我曾经穿过岁月长河,看到过自己的死亡。你相信吗?”

此言一出,就连守在屋顶的盖聂卫庄二人都有些惊讶。

看到自己的死亡吗?

白衣男人摇头,“我不相信。”

人,怎么会预见自己的死亡呢?

韩非就知道他不会相信,其实,他自己都不信。

“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凡人如果用一天的视野去窥探百万年的天地,是否就如同井底之蛙。”

“这就是你的答案?”

“这种强大的力量就在身边,充盈了整个天地。当静下心来聆听时,它就像是一首歌。你,听到了吗?”

他似乎有些明白了。所以能够在冥冥中掌握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力量,是时间?

“韩非先生。”男人站在他的面前,神色比刚才被戳中死穴的愤怒平静了许多。

韩非躬身行礼:“韩非拜见秦王。”

男人摘下面具,露出自己真实的面目。

剑眉星目,隐隐带着上位者的气息。

“嬴政,受教了。”

假冒禁卫巧脱身,握剑姿势露破绽

“八玲珑已经到了新郑,”卫庄和盖聂站在屋顶负责戒备,并谈及最近新郑城里出现的外邦人。

“他们虽然行踪隐秘,但还是留下了痕迹。”

盖聂蹙眉,“这样一件用来杀人的凶器,只会带来无数的争斗。”

“他们的目标是谁?”卫庄问。

盖聂想到八玲珑背后的罗网,“八玲珑上一次集体出动,猎杀的是王弟长安君成蟜。这一次的目标,只可能比成蟜更尊贵。”

卫庄的目光落在庭院中的白衣男人身上。

很明显,那个被八玲珑盯上的人,就是他。

“八玲珑背后的罗网,藏匿于七国的阴影里,扎根极深。而他们在韩国的爪牙,就是你们多次与之交手的夜幕。”

卫庄目光落在远处人头攒动的军营,冷笑道:“这次八玲珑在韩国的刺杀,夜幕必然会提供协助。”

“起风了。”嬴政感受着拂在脸上的微风。

“风过无痕,但这风在大王心中,似乎起了涟漪。”

秦国外有文信侯吕不韦把持朝政,内有太后赵姬把持后宫。想来这位秦王的日子,不太好过。

“先生此言何意?”

“风过而浪起千层,说明水面本就不平静。所以,秦国并不太平,大王的处境也不太平。离开故国,去见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是更危险的。”

作为一国之君,宁愿冒着风险来到韩国。

他所面对的,又是怎样的困境?

嬴政对这点危险并不在意。

为王者,如果连这点冒险勇气都没有,那和固步自封的韩王安有什么区别?

“先生自己身处如履薄冰的险境,难以自拔,又如何替人分忧?”

“愿闻其详。”

嬴政在咸阳宫内,早将韩非的文章读了不下十遍,而在列国之中,他对韩国的情势也最为上心。

“先生在《孤愤》一文中曾言,一个国家最忌惮的是臣子威望过高,君王又对左右近臣太过轻信。据寡人所知,现今韩国正是权臣当道,君王有没有主见的局面。眼下的韩国,在野,有百越乱党危害一方;在朝,太子新死,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在外,我大秦铁骑将至而无退兵之策,”嬴政很是好奇,为何韩非还能如此气定神闲地为他的处境担忧。

“先生早已技穷于朝野而受困于内外,却犹自在朝堂上夸下海口,十日之内不能破案便割地让秦,岂非让人哂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