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天行九歌同人)青鸾(143)

作者:霍朝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嬴政以为此举会巩固他的帝国,殊不知,只会更加激励反秦志士。

“你当年来桑海时,是由我引荐入门的,”伏念倒了杯热茶,递给他:“可现在看来,你的性子并不适合儒家。”

“大师兄若是为了保全小圣贤庄上下而将子房逐出师门,子房,毫无怨言。”

那边伏娉婷已经叫醒了弟弟妹妹,和大弟弟一人牵了一个小的,站在门口不敢进去。

三师叔要被逐出去了吗?

可这不是他的错!父亲实在是迂腐,甚至,甚至有些欺软怕硬,不敢同放火之人计较,却把所有过错归到三师叔头上!

伏念站起身,走到门口,看着几个孩子。

娉婷和修齐还精神些,另外两个小的困得睁不开眼。

他把四个孩子挨个抱了一下,最后转身朝着张良道:“孩子们,就托付给你了。今夜就走,马上走。”

“父亲!”伏修齐最先反应过来,紧揪着伏念的腰带不放手。

做出这样失礼的动作,放在以前都是要被父亲斥骂的。

可今日伏念没有板起脸说教,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用最温和的声音嘱咐他:“修齐,照顾好弟弟妹妹,还有姐姐。你是长子,以后全家人都靠你支撑了。”

这话像是告别,伏娉婷哭得伤心:“父亲别赶我们走……”

伏治平和伏婉兮也跟着闹起来,他们都明白了,父亲是要把他们交给三师叔。

“几个孩子最喜欢的就是你,尤其是娉婷,”伏念对着错愕的张良笑了下:“走吧,小圣贤庄已经呆不下了。”

孔知仁拎着一个包袱,从后院走出。

“母亲,您快劝劝父亲……”

一向慈爱的母亲并没有如孩子们预想的那般劝阻父亲,而是把那个包袱交到三师叔手上。

“带着他们去找我的小徒儿吧,”她笑得恬静,好似并不惧怕分离。

“当今皇帝尊崇的是‘法’,这就意味着其他学派必会遭受重创,”伏念拉过妻子的手,继续道:“前有墨家,如今,也轮到儒家了。我的性格古板,你又过于激进,怎么看,这个掌门都该由二师弟做。”

二师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又机敏过人,他继任掌门一定可以在帝国中保全儒家。

可正是他过于与世无争,伏念才不放心把孩子们留在小圣贤庄。都是惹祸的好手,一旦出了什么事,他怕二师弟护不住他们。

倒不如,叫他们和三师弟一起离开。

张良的心沉到了谷底,却还是问:“定要如此吗?大师兄。”

他不能理解大师兄的执念,为什么非要赴死?嬴政没有降下罪名,荀师叔也没有追究藏书楼焚毁的责任……

“我身为儒家掌门人,理应对藏书楼的损失负责。好在典籍并非孤本,否则我又有何颜面去见诸位师祖?”

话说出来,心中郁结也纾解了大半。

伏念自嘲般地摇了摇头:“走吧,你是有大才能的,离开儒家或许会有更加广博的天地。”

屋内焚了香,伏念穿戴好衣物,手中攥着一条白绫。

“子房已经带着他们离开桑海了,”孔知仁推开门走入,身上还带着夜里的寒气。

“你没有走。”伏念朝她伸出手,二人紧紧抱在一起。

“我了解你,你也了解我,不是吗?”她笑笑,鼻间满是他衣物上的沉香味,让人心安。

她知道伏念的想法,所以收拾好包袱,送孩子们离开。

伏念也知道她的想法,所以没有立刻上路,而是在这里等她。

“孩子们是不是总在背后说我的坏话?”伏念叹了口气:“我对他们太严厉,可他们还小,不懂得我的苦心。尤其是娉婷,明明她受的罚最少,还是整日说我古板迂腐……”

孔知仁突然想到什么,柔声道:“娉婷喜欢子房。”

“看出来了,”伏念眯起眼,似是要打人:“从小就黏着子房,比同她父亲还亲近。”

也不知道他们夫妻俩怎么生出这么个离经叛道的孩子来,平日最不省心的就是她,最受父母偏爱的也是她。

二人又说了许多。

修齐的学业、治平的习武天赋,还有婉兮那个小丫头,长大后会是什么模样、长得像谁多一些……

最后的最后,孔知仁从剑架上取来太阿。

“你是儒生,我是剑客,人活一世,当各有死法。”

天快亮了,他们相视一笑。

伏念轻抚她的眉眼,像是要将她的样子牢牢刻进心里:“来世,还要做夫妻。”

“好。”

张良踏上逃亡路,胡亥王贲显亲近

一架很普通的马车行驶在小路上。

张良和一夜之间懂事了的伏修齐赶马车,伏娉婷则在里面照顾着年幼的弟弟妹妹。

两个孩子都不大,这会儿早把与父母分离的悲伤忘在脑后,枕着姐姐的腿睡得正香。

伏娉婷却在想,父亲究竟是为了什么。

父亲堂堂儒家掌门人,居天下万千儒宗弟子之首。就为了那些书,甘愿以死谢罪吗?

不是的。她知道父亲对于儒家的发展和天下大事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为天下众生做些有用的事、并辅佐贤德的君王。

可正如父亲说的,当今皇帝陛下尊崇的是“法”。

法曰: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儒家能够保全自身已是极致,如何能发扬光大?这才是导致父亲走上那条路的根源……

她心里难过得不行,又怕吵醒熟睡中的弟妹,只能压下眼泪。

过一会儿,马车停下了。

车帘被修齐拉开,他捧着热腾腾的包子躬身钻进来,递给姐姐。

伏娉婷接过,刚好那两个小的也醒了,她索性抱着包子下了车,朝站在路边的三师叔走去。

张良一直在盯着路边飞过的鸟看。

流沙现在是用鸟儿传递信息,但他不知道具体是哪种鸟,只能多站一会儿,让自己的行踪被它们看到,传递出去。

“三师叔,”伏娉婷同样扬起头,一脸疑惑地看着头顶掠过的飞鸟:“你在看什么?”

“没什么,在想办法和你母亲的徒儿联系。”

原来三师叔也不知道他们要找的人在哪……

她突然有些迷茫:“我们能找到他吗?他,他会收留我们吗?”

如果找不到,或者那个人不收留他们,那该怎么办?她会绣花,不行就做些活计挣钱;修齐认字又好学,他的课业就是挑剔的父亲也夸赞过的,可以当个先生讲学……

“会的,”张良打断了她的胡思乱想,眼神给人一种安心的力量:“别担心。”

青鸾晨起后正和嬴欢一起吃饭,那边宫人通传十八世子求见。

嬴欢让人请胡亥进来,又围着胡亥,献宝似的给母亲介绍。

“母亲,这是我小弟哦!”她仰着脸,一副求表扬的样子:“胡亥最听我的话了,从小到大都是。”

胡亥乖乖地跪地叩拜,行了个大礼:“胡亥见过……娘娘。”

大家都知道这位便是韩夫人,却不能说出来,毕竟韩夫人早去世十几年了。所以胡亥寻思一番,只称“娘娘”,既合规矩,又不失尊敬。

孩子瞧着乖顺懂事,颈上那块玉挂的却是太刻意了些。

青鸾看在眼里,不由得摇摇头。但到底是做长辈的,又不便多说什么,只淡淡地叫他起来。

宫里的日子不好过,胡亥这孩子也是可怜。那玉本就是她送过去庇佑他的,就算胡亥拿它当“争宠符”也是嬴政该管的事,她一个外人,管好自己孩子就是了。

阿媛这“收小弟”的匪气做派,也不知道从哪学来的……她这个做母亲的以前都只有给别人做跟班的份,莫非是嬴政那边传下来的?也不对,说不准是歪打正着,随了她红莲舅母。也可能是随舅舅,她舅舅拉帮结伙的本事可大了……

“本该昨日就来拜见娘娘的,可胡亥昨日到通武侯府上赴宴,回来晚了些,怕扰到娘娘休息,”他侧过身,宫人们端了一堆礼物上来:“这些补品是通武侯和上将军父子托胡亥带回的,布匹则是胡亥挑的。想着娘娘年轻,又刚刚回宫,怕是需要布料做些新衣才是。”

嬴欢对小弟的表现很满意,很是赞赏地朝着胡亥眨了下眼。

青鸾一直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胡亥。

能从不受重视的胡人之子一跃成为皇帝最宠爱的儿子,除了她的玉,定还有其他原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