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父女:……
“咳,”嬴政轻咳了一声,打断他们的偏题:“第二件事,姬无夜挂帅带兵,去了边境,准备与魏国开战。”
二人神色一凛,尤其是韩非,表情变得十分认真。
“突然开战……是因为什么?”
大公主尉宣成婚,嬴政暗中筹军队
“公子膺酒后失手,将韩国兰皋公主推下了台阶。公主重伤不治,去世了。”
这可有点血/腥。
青鸾赶紧捂住嬴欢的耳朵,不让她听。
“姬无夜已经多年不曾领兵……”韩非犹疑。
韩国和魏国的边境,唯阳翟守军最足。姬无夜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亲自带兵上了前线?况且从各方面来看,阳翟守将“姬一虎”都是比他爹更好的人选。
“根据寡人的消息,姬无夜父子之间生了嫌隙,”嬴政虽对着韩非解释,可余光一直落在青鸾身上:“他想架空‘姬一虎’。”
其中细节,他也知道不少。
“姬一虎”处处忤逆姬无夜,包括上次到秦国送贺礼。回去后,更是对姬无夜的命令阳奉阴违。姬无夜要他暗/杀朝中大员,他也不肯。
上个月,他们父子大吵了一架。最终“姬一虎”扔下兵符,独自告假去了寿陵散心。
青鸾没有细听,因为嬴欢被捂住耳朵后一直在卖萌,她只觉得自己的心都要化了。
要不是九哥哥还在,非要把阿媛抱起来亲个够不可!
嬴政对此很满意。
姬一麟上次离开时显然已经死心,现在小鸾也对他的事毫不在意。
他们二人之间的感情,确实已经结束。
元曼今年十三岁,嫁人,也差不多了。由王夫人和嬴政商定,元曼在花开得最好的时候出嫁。
大公主出嫁,是宫里一等一的大事。嫁妆和陪嫁的事务由王夫人独揽,青鸾便跟着芈夫人学着计算开销、布置婚仪。
管事确实太累了。算开销倒还好,她学过算筹。布置婚仪就很麻烦,又要顾着国库开销,又要有体面,细枝末节的事太多。
大公主出嫁那日的婚仪上,人是最全的。两宫太后、嫔妃、所有的公子公主,全部到场……赵姬没有如王夫人担心的那样,在婚仪上发疯捣乱,反而备了礼添做嫁妆。
元曼和驸马尉宣在华阳宫拜别王族,此后尉宣骑马,引着公主轿辇至长安宫,在尉氏族人的主持下完礼,一同出宫至尉府。
礼成后,秦王在蕲年宫设宴。
虽是歌舞升平,可青鸾心里有些难受。
大公主出嫁,秦王将华阳作为她的封地,同时授予尉宣华阳县守一职。他们夫妇新婚几日后,就要去封地就职。
华阳离咸阳有三、四日的路程,王夫人久居深宫,除非大公主主动回京、入宫拜见,她们母女将很少能见到面了。
尽管王夫人已经很满足——元曼能留在秦国已是王上的恩典,若是嫁去别国,只怕这辈子都回不来。
嬴欢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娃娃,在宴会上只知道吃,还有和其他孩子玩。玩累了才乖乖回到母亲身边坐着,看歌舞。
青鸾抱紧她,不知道到了阿媛出嫁的那一日,自己会不舍成什么样子。
她很贪心,不禁希望阿媛能留在秦国,更希望她和女婿能留在咸阳,离自己近一点。
五月底是嬴欢的周岁宴,这次是青鸾第一次尝试独自置办宴会。虽然过程很曲折,所幸最终办的还可以。
席间,紫女悄悄地把她牵到角落里。
“怎么了,嫂嫂?神神秘秘的……”
紫女拉着她的手,放到自己平坦的小腹上。
“呀?”青鸾终于反应过来,比孩子的亲娘都要开心:“有小外甥了?”
紫女点头。
“小外甥多大了?应该还很小吧,嫂嫂你腰还是这么细。”
“两个月了,”紫女也摸了摸肚子,低声嘱咐道:“你九哥哥的意思,是先别说出去。”
“为什么?”青鸾满是不解。
“王上和你九哥哥好像有一个什么计划,有些危险,”紫女神色凝重,显然很担心:“他怕我们遭到迫害……”
具体的,她也不知道。
只知道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或许,还和他曾经预见的死亡有关。
青鸾蹙眉,“那我……”
“别,”紫女知道她想说什么,连连摇头:“别去问王上,对他们来说,这个计划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自从过了年,嬴政的政务愈发繁忙。
他很少有时间踏入后宫,就连去梁山宫的时间都越来越少。有时青鸾带着嬴欢到园子里摘花、扑蝴蝶,他会抽出一点时间过去看看,陪女儿玩一会儿,再回咸阳宫去。
嬴欢总是戴着母亲编的花环,可怜巴巴地问他,父王要做什么去?父王什么时候再来陪阿媛玩?
他无法回答,因为答案他自己都不知道。
韩非的严法,在咸阳城上万人中,已经真正做到了“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这是他图谋天下的第一步。未来,不止咸阳,秦国、乃至整个天下,都会做到韩非先生的“法不贵阿”。
而下一步……
秦国国库充盈,更是通过先前的调节赋税使百姓安居乐业。有了数额庞大的军资支撑,又有军功制下的百姓踊跃参军,秦国军力强盛。
他正在重新划分军力。
朝中可用之将甚多,想要扫平天下,需未雨绸缪。先将带兵将领与兵力重新搭配,蓄势待发。
秦国与韩、赵、楚三国接壤。
韩国军事并不强大,何况姬无夜还带兵去阳翟与魏国开战,韩军必衰。至于韩国最强的银甲军,血衣侯已死,失去强大秘术支撑的银甲军与寻常军队无疑,平阳重甲军即可处理。内史公孙腾已经调任平阳,统领平阳重甲军。
赵国步兵、骑兵皆强盛,故而他整合了一支新的军队——百步穿甲兵。弓兵克制骑兵,百步穿甲。这只弓兵,以王贲为将,如今正在城郊日夜训练。
楚国军事完备,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步兵有王翦将军统帅,但他仍需要强大的骑兵队伍。先前借着护送青鸾的机会,将蒙恬召回都城,已经暗中组建了一支黄金火骑兵。蒙恬统军有方,黄金火骑兵战力强盛。
这让他更加有信心,并认为仅一支黄金火骑兵还远远不够。秦国几十年前攻灭义渠,已有大量的战马供应。
骑兵,将是秦国最大的优势。
韩非城外别妻儿,暗藏逆鳞赠韩广
咸阳城外,紫女坐在马车中,而韩非则站在马车旁。
“真的要这样吗?”她撩开车帘,紧紧地拉着韩非举起的手,二人十指相扣。
明明,之前还好好的。昨日竟突然叫她收拾行装,准备离开秦国。
好在,九义会在咸阳也有势力,她回去这一路上有九义会护送,也能安全些。
“我之前提到的那个计划,风险再次增加。我不能让你和孩子陷入危险之中……”
计划制定于一个月前。韩非认为,秦国近百年来过于亲楚,秦楚屡有联姻不说,就连朝堂之上都有着楚人的一席之地。
前有昭襄王母舅魏冉、芈戎把持朝政,后有华阳太后的兄弟与吕不韦争权。虽然华阳太后的兄弟最终没能斗过吕不韦,可终究是留下了隐患。
“所以先生认为,寡人应该疏远昌平君一脉?”
嬴政对此还是颇有微词。昌平君,自他少年承袭王位时起便已为他效力,忠心可鉴,如今已官至相国。
一个来自韩国的人,劝谏他疏远楚国的人,究竟是出自真心,还是……
“王上莫急,且听我讲完,”韩非目光坦荡,后背挺得笔直:“秦国因商君变法而广纳人才,不论出身哪国,只要有才,皆可得到重用。此举虽好,依旧留有弊端,而且是会让王上如鲠在喉的弊端。”
“愿闻其详。”
“王上有扫平天下之心,可朝臣来自不同的国家。秦国欲攻灭他们的母国,王上认为,他们会否袖手旁观,并帮着秦军攻打自己的家乡?”
嬴政沉吟片刻,认为他言之有理,便追问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我有一个危险的计划,当然,这是对我而言的危险计划,”韩非故作轻松地笑笑,眼中却依旧是担忧之色:“由我设计,替王上查出究竟谁是有异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