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永寿宫。
景娴抱着自己那只养得像个小猫一样的白狐狸,看着宫人进进出出,无聊的直吐泡泡。
凤衣大咧咧的下令:“把这些内务府送的东西都另找库房收了,换成咱们的。对了,后院的花草树木都换一下,空出一片地方来建咱们的冰屋和听雪轩。”
景娴就着凤翎的手看看她拿着的规划图,问:“怎么,又有脏东西了?”
凤翎摇头:“永寿宫之前大火烧的利害,重建后东西都很新。内务府被几个王爷把持,送的东西倒也干净,只是属下嫌这些东西粗糙不配主子使用。咱们从前吃用自理,现在到了宫里,再不用内务府的东西就说不过去了,索性全换了,以后让凤鸣拿去卖。”
景娴哦了一下,低头摸摸狐狸,正好看到手上的血玉扳指。
雍正驾崩的时候她本想趁机吸点龙气,但是……雍正竟直接化成一条奇怪的东西上了天。那究竟是什么?还有,她分明感觉到了弘时的气息,弘时的修为都快突破魔境了,这才多少年啊?他也修的太快了吧?他到这里干什么?
“主子,长春宫传出旨意,自明日起,每日辰时请安,巳时会齐向太后请安。”凤衣说。
“说了侍寝的规矩没有?”景娴问。
说这个,凤衣如数家珍:“定下来了。皇帝每日下午翻牌子,皇后,皇贵妃,贵妃由皇帝亲至寝宫。妃与嫔由春恩车接到养心殿后殿,最多可以待到半夜。嫔之下的贵人等脱光了用被子包好,由太监背进养心殿侧殿,最多一个时辰。”凤衣说着就笑:“据说是明朝的规矩。还有,皇帝下了铁律,有包衣女子承宠者,位准至贵人。包衣女子得封贵人后,其家人不得在内务府及皇商行里为官。另外,包衣女子不得生子,有孕者去之,赐死。”
“我的个乖乖,这么狠?那汉人呢?”景娴吓得直咋舌。弘历这一手可真是够狠,这么一来,他记忆中那个魏氏还怎么往上爬啊?
凤衣说:“汉人女子同包衣例。现在,慧贵妃抬进正白旗,纯妃抬进了正红旗,其他的如金氏嘉嫔,婉嫔等都进了正蓝旗而且都是只抬一人。这么一来,顶数高贵妃算好的呢。”
景娴点头,弘历这一手算是防患于未然吧。满八旗中,只有正黄、镶黄、正白三旗是上三旗,里面都是勋爵老姓,都与皇室有亲。余下的就是下五旗,都是后来立功提进去的,没什么地位,就连上三旗下的包衣都比下五旗的旗人地位高。高氏位份高又没生孩子,进了上三旗也不怕什么,反正就她一个。苏氏金氏各有二子,弘历却把她们都丢进了下五旗,正是不想让她们坐大的意思。这么一来,苏氏和金氏算是让弘历踩到泥里去了。
为这两个辛辛苦苦生孩子的女人悲哀了一下,景娴就丟一边去了。她算算时间,吩咐准备做饭。
麻辣香锅
此时的养心殿里。
乾隆皇帝坐在龙椅上,正在发呆。
他在想一个很重大的问题:今天晚上该去哪里呢?
高氏那里?算了吧,她又要嘲笑自己了。纯妃的病更重了,别去了。愉妃身体也不好,金氏生了两个孩子却进了下五旗,见到自己只怕会哭的,算了吧。皇后……今天又不是初一十五,不去不去!那就剩下了……景娴……想到景娴,弘历就忍不住叹气,他倒是想去,可是人家却不见得欢迎啊……唉……
皇父为什么要把血滴子给景娴呢?他难道是想让自己和景娴翻脸吗?皇父难道没看出来景娴不待见自己吗?废君之权啊……这要是上辈子的自己,早就……可是景娴为什么不喜欢自己呢?弘历真是想破了头也想不明白。上辈子自己是有错,但这辈子他没干什么坏事啊?可是无论自己如何做,景娴依旧还是当年在咸福宫后院里见到的那个景娴,那样淡漠冷酷的目光依旧没有任何改变。
但是围绕着这个景娴,一切都变了。大清变了,海禁开了,国民富了,军队强了。那些兄弟们肯帮自己而不是拖后腿了。孩子们变了,永琏没死,还多了好几个孩子。现在才快到乾隆三年,儿子就排到了第八,女儿也排到了第六,当年的儿女都是谁生的来着?五女儿被戴佳氏生出来了,万一十二也换了娘可怎么办?
乾隆爷的思想天马行空飞到了千里之外,最后,被高勿庸一句话就拽了回来,重重的砸在地上。
“皇上,该用晚膳了。”高勿庸说,潜台词就是皇上您该翻牌子了,想去哪儿您快说,奴才好去准备啊!
弘历被惊了一下,砸到地上的是手中的一个折子。他咳了咳说:“到点了吗?那就……摆驾永寿宫吧。”
高勿庸上来捡折子,笑:“那皇上可是去着了,皇贵妃娘娘那里今儿可热闹着呢。”
“哦,什么热闹?”弘历问。他怎么不知道?
高勿庸说:“奴才刚才在外面碰到了大阿哥安贝勒,听他说皇贵妃娘娘新得了西海的石斑鱼,做了好几个鱼锅,今晚招待阿哥所里六岁以上的阿哥们,说是要庆祝大阿哥与二阿哥出宫开府。”
弘历一拍脑门想起来了。今天内务府上折子说大阿哥也就是安贝勒,二阿哥也就是瑞贝勒的府第都已安排妥当,两位阿哥可以出宫开府大婚了。婚期都定好了。
一转眼,这两个小子都能成亲了?
“走,去凑个热闹。”弘历起身说。景娴真小气,有好吃的也不叫自己。他自己去,看她还能把自己哄出来?
永寿宫里很热闹。
景娴的晚饭十分重口味:麻辣鱼锅。西海石斑鱼,用辣汤炖了,加上豆芽,青菜,粉条,蘑菇,茄子豆腐,红红火火几大锅,配上金黄的贴饼子,香得直冒泡。
因为是麻辣口味的东西,年纪小的阿哥们就没请,公主们也算了,所以今晚来的就只有永璜、永琏、永璋、永珹四个阿哥。
永琏今年十五,永璋只有九岁,一个性子沉稳一个温和儒雅,两人一锅边吃边聊。
永璜十七,永珹七岁,一个横眉立眼一个冷若冰箱,两人一锅却是互不相让。两双筷子在锅子上方来回拨打,就是不让对方的筷子落在锅里。目标,都是那个大大的鱼泡泡。
见他们这样,永琏与永璋都黑线。大哥可真是越活越回去了,都十七的人了,马上就要大婚,还跟永珹一个七岁的孩子过不去。咱们可不认识他,丢脸!!!
永璋的主意
景娴吩咐手下给锅里加汤,见这大小兄弟打起来没完也黑线,抬手各赏了个爆栗子才让他们消停。她懒得理这两个吃货,拿了碗凑到永琏那里去和他们聊天。
“永琏,年后你开府大婚,就要入朝办事,打算去哪里啊?”景娴问。
二皇子永琏,现在十五岁,已是个风神俊朗的小少年了。嫡子的身份使他在一众阿哥中地位十分超然。但他自幼得景娴教导帝王心术又学习了诸多外国知识,是以他的风格一向以踏实、稳重、谨慎为准。他沉静内敛,城府极深,武功高强又博学多才,雍正生前曾多次夸奖他。只是弘历因为怕他日后夺了白龙十二的皇位,不愿让他坐大所以总远着他。
永琏苦笑一下:“皇父前日问过儿臣。儿臣说想去跟着理密亲王学习皇父不准,非要儿臣去户部。”他看着景娴,这个皇父口中必定会当上皇后生下太子的女人,说不出心中是敬是恨。自己该敬她不记前嫌几番救命之恩,还是该恨她不但抢了额娘的地位还让自己早早就失去了继位资格呢?说到这个啊,永琮……“娴额娘,永琮也已四岁该习武了,日后儿臣出宫,永琮与和敬还要拜托娴额娘多多照顾了。”
景娴叹气:“和敬被太后养在宫里不肯放,永琮又让你额娘护着,我哪里敢管?你放心,他们的安全是没问题的。要说那太后也不知怎么想的,和敬好歹也是大公主,还是堂堂的固伦公主。她却偏偏要和敬日夜跟着她,做些宫女们捧茶穿衣的事情。”
永璋刚刚九岁。水系单灵根灵清通透,加上得自于纯妃那里的汉家书香之气,所以他的气质是一众阿哥里最好的一个。不过,他也是最腹黑的那个。就听永璜给他个外号叫“笑面虎”,直把他与当年号称“笑面狐狸”的圣祖八阿哥划等号,可知这人有多难对付了。闻言笑:“这有何难?让皇父在今年秋围时下旨,令内务府为大姐姐备嫁。大姐姐不小了,也该学学掌家理事的东西。太后玛嬷还能拦着?到时随便找个丫头顶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