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八年十月初一,雍正太上皇在圆明园吐血昏迷。新帝大悲,携满蒙众臣,各级宗亲至圆明园探视。
弘历初登基,尚未改元。他的后宫目前还是住在毓庆宫里。在没有正式的册封之前,富察氏还不能叫皇后,而是嫡妃娘娘,景娴与高氏等侧福晋改叫侧妃,庶福晋是庶妃,格格是夫人。太上皇病重,富察氏与景娴等人做为正牌媳妇是必须去圆明园侍疾的,但苏氏身体不好,所以只有富察氏带着永琏,景娴带着永璜,高氏带着永璋及永珹立在圆明园雍正居所宫门外等候,同时等着的是弘昼的后院。
血滴子
雍正爷居住的地方叫天地一家春,此时人来人往,忙碌异常。那些人要么严肃要么悲痛,弄得气氛非常压抑。
景娴正在推算雍正离世的时间,突然袖子被拉了一下。她低头看,永琏正抓了她袖子,红着眼睛看她。
景娴探出这个孩子的想法,叹了一口气,拍拍永琏的头,对他做了个禁声的手势,摇头。
正在这时,内殿一片大乱,所有人都听到在内侍疾的皇帝大吼:“快叫那拉氏进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住了景娴。那富察氏脸色苍白,若非高氏见机快扶了她一把,她几乎也要冲进去了。为什么,皇上就这样不顾自己的脸面吗?她才是正妃啊!
一个太监出来:“皇上宣侧妃乌拉那拉氏入殿侍疾。”
景娴叹气,找她有什么用?罢了,再见最后一面吧。她对高氏打个眼色,将手中领着的永琏永璜交给她后独自进门。
内殿里,雍正躺在床上,弘曕趴在他身上哭,地上跪着泣不成声的弘昼,弘历一见她进来,仿佛看到了救星。扑过来抓了她问:“娴儿,娴儿,你的优昙花还有没有?有没有?你救救皇父吧……我求求你……”他一边说一边就要跪拜,可见他是真着急了,连皇帝专用的那个朕都不说了。
景娴拉弘历时在他手掌上打了个清心决,而后甩开弘历,扑到雍正面前,轻轻的叫:“姑父……”眼里酸痛,一滴眼泪掉了下来。这不是她的眼泪,是这个身体的自然反应。从记忆中可知,原本的那拉氏是极为敬重雍正爷的。
雍正虚弱的笑:“小娴儿怎么又掉金豆子了?再哭,姑父就被你冲跑了。”他大约是回光返照吧,开始说从前的事儿:“那时啊,你还那么小,总是哭,非要朕哄才行。一晃眼,娴儿都长这么大了。可是从你姑母去了后,你就再没叫过朕姑父。朕知道,娴儿是在怨朕。娴儿,别恨姑父,姑父当年,是真的想让娴儿一生平安的。”
景娴叹了一口气,心中侧然,这话说的没错。雍正当年纵然想把她纳入宫多半也是为了她好,一来可以躲过储位之争,二来做个太妃同样可以维护那拉家的荣耀,以后若有心上人大不了假死出宫也不会引人注意。雍正爷这个人啊,说他心狠也只是对自己狠,对别人尤其是亲人,他最心软不过了。
忆完了当年事,雍正这才开始正式的交代后事。他先吩咐弘昼不要荒唐,尽心辅佐皇帝,而后下旨将八岁的六阿哥弘曕出继果亲王允礼为嗣。
最后,才算是皇帝的事儿。雍正爷看着弘历说:“弘历啊,大清就交给你了,你要用心治理,不可怠惰国事。宁以一人奉天下,莫令天下奉一人。景娴会帮你,你绝对不能欺负她。你这些叔伯兄弟哪个也不能动,知道吗?”
弘历跪下大哭:“儿臣遵旨。”
雍正想了一下,把手腕上的佛珠褪下来套到景娴手上:“娴儿,此珠为圣祖所赐,朕赐之于你。日后若是弘历负你,你可以此珠示之,他必不敢为难你。”
景娴点点头。
雍正把弘昼与弘历都叫到身边,命苏培盛将粘竿处令牌分成两份,由他们共同执掌。言定,粘竿处共十四堂他们兄弟各占一半,以后做什么事都要互相帮忙……
最后一刻,雍正在胸口掏出一个血红的玉扳指,对景娴说:“娴儿,这是血滴子的首领信物,朕赐之与你,归你调配。今后倘若皇帝昏庸无能,宠妾灭妻,怠慢国政,于国无益之时。你可持此令,集齐宗亲百官,废皇帝而杀之,另立明君!艾新觉罗所有子弟,但有违法乱纪,贪赃枉法,祸及百姓者,你集齐证据也可杀之!”
封六宫
此物一出,全场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啊!弘历脚下一软,险些栽倒在地,幸好被弘昼扶住了。
这可太厉害了。雍正手中有两个私密组织,粘竿处半明半暗,这些人多半都知道一点。但是另一个血滴子就绝对是机密了,除了几个当年交过手的兄弟,别人见都没见过。这是雍正头一回把血滴子公之于众,而且还把权力给了一个女人!
“四哥……”允禟允俄都大叫,别人不知道血滴子的利害,他们还不知道么?这么个大杀器不给弘历反倒给了个外人,让他们如何不急?何况还有个废君之权,万一将来这个女人……
景娴皱眉。雍正这是在给自己拉仇恨值吗?悬一把刀在弘历头上,却把线拴自己手上,这是逼自己与弘历打仗么?不对,若连宗亲都算在内的话,雍正是在利用自己来让这些宗亲们齐心协力啊。好你个雍正爷啊!临死临死还要阴我一把?
可是这么多人看着呢,总不好不接,景娴只好接过来行礼:“姑父放心,景娴必定不会让弘历昏庸到那个份儿上。”
见景娴接了信物又口称姑父,应该是愿意以自家人的身份帮助弘历,雍正爷总算是放下心来。他又交代了些事情给在场的几个兄弟们而后让众人退出去,只留下了允禟、允俄、允祯三个弟弟,也不知说了什么,反正半天后,雍正爷就驾崩了。
雍正离世,天下皓素,举国同悲。弘历没有如上辈子那般搞什么“心丧”,而是实实在在的守了三年孝,不闻礼乐不吃荤腥不进后宫,做足了孝子样。
满人守孝,说是三年实际上只有二十七个月。雍正爷在十八年十月驾崩,次年改元,那至少也得在乾隆二年正月才能出孝。反正啊,这年是没法过了。
改革事宜一直没停,众家宗亲们依旧忙碌,弘历不进后宫倒也省下了不少时间。守孝这三年里,大清西藏方面的划土分疆之事总算是初有成效,接下来就是那个死心眼的新疆回回族的治理问题了。
转过年的乾隆元年,金氏夫人生下弘历第八子永璇。无奈是在国丧之中出生,又有天生的脚趾头畸形(就是六指),什么好处都没有,徒得一个笑谈。金氏气个倒仰,对这个孩子不理不睬,反而对高氏送回去的永珹关爱有加。为此,高氏几番给她脸色看。景娴只好再派人看顾这个八阿哥,高氏也是颇为照顾,不然只怕这个孩子都活不过来。
这些事儿永珹都看在眼里,但他什么也没说。
就这样,一直到了乾隆二年正月。
乾隆出孝,满宫里去白挂红。皇帝先去祭奠祖先,而后带着宗亲们过了个热闹的上元节。紫禁城这才算真正的活了过来。
乾隆二月时,皇帝颁下旨意,大封后宫。
皇贵太妃钮祜禄氏,封为太后,号为崇庆,入住慈宁宫。余下太妃若干,都在慈安宫。
原嫡妃娘娘富察氏封为皇后,入住长春宫,下赐金宝金册。
原侧妃乌拉那拉氏封为皇贵妃,封号为“娴”,入住永寿宫。
原侧妃高氏封贵妃,封号为“慧”,入住翊坤宫。
原侧妃苏氏,封纯妃,入住永和宫。侧妃柯里叶特氏,封愉妃,住景阳宫。
夫人里,金氏为嘉嫔,住在延禧宫。戴佳氏为怡嫔,住在钟萃宫。马佳氏为忻嫔,住景仁宫。陈氏为婉嫔,住在储秀宫。
剩下没孩子的,什么巴林氏,索绰罗氏,西林觉罗氏,钮祜禄氏等等都封成贵人随主子居住。
如此一来,东西六宫之中,只有咸福宫、太极殿、承乾宫和做为祭祀场所的坤宁宫没住人,别的都满了。弘历的后宫中,一后,一皇贵妃,一贵妃,两妃、四嫔和六个贵人,也不少了。
景娴知道,弘历是想把承乾宫留给将来的白龙,历史上的十二永基。他可不想再把儿子塞进毓庆宫那个小狗窝里去,自己都住够了!
包衣难
册封妃子,行册封礼,皇后贵妃等还要接受百官命妇朝拜。妃子们搬家、内务府送东西、宗人府造玉碟、皇子们进阿哥所、公主们住公主所,纷纷嚷嚷忙了大半年也没消停。连弘历登基后的首次选秀都草草收场,弘历只是象征性的选了个姓叶赫那拉氏的进来封个贵人就丟一边去了,另外留下的是为永璜永琏准备赐婚的。就这样忙着忙着又快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