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低头,脸上浮现一丝红晕:“知道妹妹是一腔好意。我自然不会去揽祸上身,只是瞧不过罢了。嫂子来往信件早劝过我。”
两人又说一回贾琏和凤姐夫妻的现状,得知凤姐如今身子保养得当,一儿一女环绕膝下,贾琏又爱重凤姐,她俩都为嫂子高兴。
因着夜深了,黛玉便歇在迎春这里,两人刚睡得迷迷糊糊,却听得外头有人扣门,黛玉先惊醒,推醒迎春。
下面的丫鬟就来报:“是大太太和太太的陪房,领着一众婆子,不知道要做什么。”
黛玉心里一跳,这可不是查抄大观园?算算时日,还有些日子哩,她就没怎么提防,没想到倒提前了。早知道如此自己今晚是就不住下了,黛玉心里暗暗懊恼。
却见周瑞家的与吴兴家的、郑华家的、来旺家的、来喜家的现在五家陪房还有王善保家的气势汹汹而来,对黛玉和迎春还算客气,说是园子里丢了东西,因而要查访一回。
迎春自然点头称是,于是这些人开箱倒笼抄检了一番,可能因着司棋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儿,倒没有大翻检,不过一会子就告罪往别处去了。
黛玉心里知道,这般翻箱倒柜的满园子抄检,一则肯定是寻那十锦春意香袋的主人,二呢,是趁机整顿园内的风气,也好撵走几个人节省开支。但她又不好跟迎春多说。
这般一来,两人哪里睡得着觉?聊了一会子,好容易天露出鱼肚白,才闭上眼睡了一会儿,等天亮又着人出去打探消息。
果然丫鬟们来报。
道是探春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还打了王善保家一个大耳刮子。黛玉的东西放在潇湘院,因着是亲戚她们便没有抄检,惜春那里只找出个入画,却不过是收着她哥哥的一些体己银子,惜春自跟太太求情,她如今深得太后爱重,时常与太后礼佛,在贾家也颇有些地位,因而王夫人允了,算是救了入画一命。却没想到宝钗也被抄检了。
黛玉一愣。
怎的与原本的不一样?
她记得明明是没有抄检宝钗的。怎么会突然变了呢?
是因为宝钗如今常住在贾府,贾府上下便当她是自己人?
应该有些关系,从前那书里有言,凤姐亲口说“要抄检只抄
检咱们家的人。”可扭头就去了潇湘馆抄检了黛玉,还找出不少宝玉的寄名符儿和荷包并扇套,虽然在王善保家的存心找茬时说出“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撂下再往别处去是正经”,可到底是抄检了黛玉啊。
说不定就是因为这个同样的原因,这些陪房才不见外的大咧咧抄检了宝钗。
黛玉又仔细一想,是了,还有一个缘故是凤姐不在,昨夜里抄检的是邢夫人和王夫人的陪房,勇猛有余,可智谋不够,压根儿没想到亲戚那里不应该抄检,何况邢夫人和王夫人两人不和,便是王夫人的陪房们有心想要包庇宝钗,也禁不住王善保家的要兴风作浪。
至于为什么同为亲戚,黛玉却免了被抄检,多半是因为一来林家如今势大,他们谁都得罪不起,二来呢,黛玉昨晚住在迎春那里,也算是抄过了。
迎春想不通这些关节,犹自有些惶惶不安,黛玉便陪她去寻李纨讨主意。
进了门却见李纨拥衾倚枕坐在床上,和尤氏在闲聊,不知道是不是尤氏也知道了这件事,早上来寻李纨出主意。见了迎春和黛玉,尤氏自让她们坐下,又吩咐丫鬟赶紧上茶。
正寒暄着,却见宝钗进来。脸上连个笑模样也没有,干巴巴就说:“只因今日我们奶奶身上不自在,家里两个女人也都因时症未起炕,别的靠不得,我今儿要出去陪着老人家夜里作伴。要去回老太太、太太,我想又不是什么大事,且不用提,等好了,我横竖进来呢。所以来告诉大嫂子一声。”(引号中为原文)
黛玉一听,想必是宝钗心虚了,如此生硬的找了个借口便要回家去住,当然是给贾府先前查抄她的举动做回应。
不过黛玉仔细想起来,从前没抄检宝钗的时候,宝钗也是这么跟李纨说了这一番话要自己回家去。只不过当时是因着要在人前避嫌,也不知道这回是因着什么。
李纨听说,只看着尤氏笑,尤氏也看着李纨笑。
两妯娌相视苦笑。还是李纨因笑着向宝钗道:“既这样,且打发人去请姨娘的安,问是何病。我也病着,不能亲自来瞧。好妹妹,你去只管去,我且打发人去到你那里去看屋子。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别叫我落不是。”
黛玉暗暗点头,李纨可真是个谨慎的,一点都不得罪婆婆,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她也不跟宝钗客气,明晃晃说“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别叫我落不是”,实际不就是是说“我知道你在撒气,不过我懒得理会你的花招。我只是个办事的,你别在我当值的时候让王夫人挑我刺就是了”,可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宝钗。
她何出此言?是知道了什么?还是身子倦怠所以一反常态懒得跟维护宝钗?
宝钗笑道:“落什么不是呢也是人之常情。你又不曾卖放了贼。”
黛玉听得眉头一皱,可也奇了怪了,宝钗素来说话稳重,讲究四平八稳端庄持重,却不知道为何今儿个忽然这般咄咄逼人?
难道是因为她被抄检了?不应该啊,原书里她没被抄检也是这番说辞,当时黛玉急着看过去,压根儿没有将这段放在心里,如今置身其中就觉得奇怪。
这般口不择言,难道……她真的是贼?
说起来抄检对外的借口是“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怀疑是园中丫鬟偷去的”,宝钗素来又治家有方,薛家的丫鬟压根儿没可能偷东西,她自己想必心里也有数,这时候难道不是跟黛玉一样,同情问候下贾家,同时作壁上观优哉游哉看戏吗?
为何这么急赤白咧要走?除非是她知道贾家要查抄的压根不是什么偷东西的贼,而是绣春囊?
迎春因问黛玉:“适才大嫂子不似平日和蔼,只呆呆的坐着,是不是也被抄检之事吓得?
黛玉摇摇头:“大嫂子当着东府的家,什么风波没有经过?哪里就因着这些小事吓着了?”于是凑到迎春耳边小声说:“听人说,甄家有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的拿些东西去了上房,你莫要声张。”
迎春唬了一大跳:“前日里听人说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她跟着王熙凤身边教养过几年,也不是个傻的,一下子就想通了其中关节,“难道……”
她与黛玉四目相对,黛玉冲她摇摇头:“这些事家中大人一意孤行,你在闺阁中不要操心,赶紧收拾日子嫁出去正经。”
迎春到此时才明白为何哥哥忽然要科举入仕,又为何嫂子带着她避开贾家住在京郊田庄,又为何他们夫妻二人放着贾家的权势不去利用反而自己撇的远远的,又到底为何给自己寻了个远在青州的婆家。
迎春有心要劝,可从何说起?谁会听她的话?是贾母呢还是王夫人呢、只怕她话还没说两句就被逐出去。
到底心里不忍,她寻了个时机去见贾母,趁着她老人家高兴,才委婉拿别人家的事情劝贾母:“**家本来败落了,可子弟争气,考上了进士,家里复又兴旺起来,如此看来家里子弟到底要读书,有个支应门庭的才好。”
贾母点点头,可没两天这话不知道被谁传到王夫人耳朵里,被王夫人误以为是迎春在贾母跟前上宝玉眼药,王夫人火气上来,趁着吃饭寻了时机暗暗刺了迎春几回,迎春又不是个傻子,自然听出来,面上装作没听懂,可等回去,心里难受,自哭了一场。
她不是哭王夫人讽刺自己,而是哭偌大一个贾家,竟然连个清醒些的当家人都没有,事到如今还想着自相缠斗。
作者有话要说:被榨干了……
今天吃了麻辣拌。
本来是吃白水煮豆皮、宽粉、各种蔬菜,美其名曰减肥
但太寡淡了所以加了辣椒、花椒油、生抽、醋、蒜泥、白糖等等,让它彻底变成一碗好吃的麻辣拌。
呃,少油了算是健康食品吧(自欺欺人中)
第121章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避嫌隙辞别荣国府
仍回到那日, 黛玉与姐妹们在李纨房里坐着,看宝钗冷着脸口不择言与李纨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