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开孙绍的事情,寇严的眉头又皱起来了:“长沙今年的雨量,少得太不正常了。只怕来年的春汛,会比往年猛烈得多啊!”“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百姓们对治河的事情都是很重视的,毕竟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事情。”徐庶如是说。
“嗯,先前忙了好一阵子,现在闲下来了,忽然觉得有些不适应了。”寇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妍儿,别把自己绷得太紧了,张弛有道才对。”徐庶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老师说的是啊,那么,从明天起,本太守就去长史府上上课吧。”寇严笑眯眯地:“师兄当了校尉之后,好似鱼儿入了大海,再也想不起课业的事了。我可不想像他一样。”
第128章 留人才
徐庶叹了一声:“以封儿的心性,他的确更适合从军入伍。”“可惜,我现在的头衔是长沙太守,事事处处皆受制于襄阳,不然的话,老师做回军师将军,师兄刚好能做您的帐下偏将。”寇严惋惜道。
“这些都不重要,太守不必放在心上。”徐庶无所谓地说。转而沉吟道:“不过,您说起襄阳,属下倒是想起了一件事。刘琮十有八九是荆州牧的继承人,但镇东将军的头衔,却不一定会落在他的头上,到时候免不了会有一场风雨,您不一定能置身事外。”
“嗯,老师所言甚是,不过,现在想这些还为之过早,刘荆州精神不错,至少还没忘记提防我,我还是乖乖地不说话为好。”寇严半开玩笑地说:“再说,刘琮背后有氏族撑腰,刘琦背后什么都没有,即便分家,他能得到什么?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除非……哎,罢了,都是没影儿的事儿……静观其变吧。”
徐庶点头,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言语当中甚是高兴:“太守大人深谋远虑,属下……”“老师……您就不要再夸我了,我能想到的,您一定早就想到了。我是您的学生,即便身为太守,还是您的学生,您训我才是应该的啊!”寇严被夸赞,反而不高兴了。
“为师夸你,不是因为你是太守,是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徐庶解释道:“妍儿,你应该更自信一些。”
师徒俩的谈话戛然而止,谁都没有再将话题继续下去。此后的每一天,寇严都会按时去徐庶府上上课。与马谡,邓艾,马良等同堂。徐庶对此没有发表意见,也没有特殊对待,倒是邓艾他们对寇严的到来紧张了很久。
这天,寇严正在上课,户曹掾马良匆匆而来,一进来就迫不及待地开口:“启禀太守大人,我,我大哥和二哥来了!”寇严一听,心里明白,这是马谡的功劳,故而脱口而出:“此番幼常功劳不小!”马谡闻言也很兴奋,得了寇严的夸赞更是难掩喜色:“大人现在就回去吗?”
问了出来才知道自己僭越了,故而马上低头:“属,属下……”“是啊,我这就回去见见他们……”寇严好脾气地说。
说完便向老师告假出来,与马良一起,回到了太守府。马静和马通(名为杜撰,无考)早已在府中恭候。寇严在书房里接见了他们。马家五兄弟年龄相去甚远。马静年过四十,儒雅温和,与马良相似。一看就是学究派的,离职前一直做小县官,不得志。
马通比马静年轻些,但也快三十了,说话的语气神态与马谡有几分相似,锐气十足。与马谡不同的是,他的锐气更胜,是早已成型的果决刚毅的性格。
寇严看见马通,眼前一亮,此人或许可以!于是,她笑眯眯地:“往日常听季常提起两位,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见面了。”
话是对马静说的,算上这次见面,寇严与他已经见过三次了。马静温和一笑,不矫情,没有废话,只是轻轻地一句:“家中幼弟承蒙太守大人照拂。老夫铭感五内。故而举家而来。”
言下之意,我是因为你把我的两个弟弟安排得很好,出于感激才来的你这里。并不是因为你这里多有前途。
寇严当然听出了他的话外音,不过她并不生气,反而笑着说:“二位的到来,对长沙郡来说,是雪中送炭的事。多的话我不说了,两位都是荆州大才,我这儿什么都缺,文官更缺,建昌刚刚到手,缺个太守,仲常(马通字)意下如何?”
什么?马通怎么都没想到,刚才第一次见面,寇严就抛出了这么诱人的橄榄枝。建昌在东吴治下的时候,相当于一个特别行政区。所辖能达到县的规模的,只有海昏一地。其他都是零散的小村落。面积和人口都不能达到郡的规模,但它的最高行政长官建昌都尉却是个文武兼修的职位,文职与太守相当。
现在,寇严表示建昌缺文官,又问自己意下如何,明显是要自己去做这个郡守,也就是太守。要知道,寇严自己也不过就是一个太守,她如果再封个太守出来,无疑就是向襄阳那边宣告,她独立了,成为割据势力了。马通震惊之余,忍不住回望大哥马静。
寇严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马静:“至于师伯您,眼下正值夏秋交替,不是治水的最佳时间,但我却等不到入冬,今年整个夏季的雨水都偏少,我担心如果不及时疏淤筑坝,春汛一来会遭殃,您来得刚好,我想请您统筹督促这件事,以期加快进度,及时造福民生。”
“喏!”马静回答得很干脆:“属下遵命。”“好,那我就封您为从事,全权处理此事。”寇严立刻抛出了相应的官职。马静的这个从事和马谡的从事不是一个概念,马谡是长史手下的从事,上司是徐庶。而马静这个从事直接对寇严负责,寇严的私募。
边上马通见老成持重的大哥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对方的招揽,想想自己,面容一整:“属下愿去建昌。”
“建昌城危机四伏,四周都是东吴贼子,你想清楚了?”寇严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属下想清楚了!”马通横下一条心,大有上刀山下油锅在所不辞的架势。“好!”寇严此时方才展颜一笑:“有仲常去到建昌,我无后顾之忧了。
你二人刚到长沙,眼看着很快又要各奔东西,这几天就留在城里,与季常和幼常好好聚聚,顺便孟常(马静字)也可以熟悉一下事务。”话音一落,对面的两人齐齐起立躬身,对寇严行礼:“喏!属下告退!”
虽然马静和马通在历史上声名不显,才能也不能和那些名留青史的人相比。但这是大小姐第一次以主公的心态招揽人才。不管怎样,这个头开得不错,值得表扬。
第129章 吓唬人
兄弟两个进来的时候还有诸多质疑,出去的时候双方都松了一口气。寇严可以放下许多担心,不必再为一些够不到的事情劳神。有了马静,她也不用时时处处都像个没断奶的孩子粘着老师,他也可以脱身出来做更多的事情。
而马通和魏延搭档,可以让黄忠脱身,回来长沙镇守,练兵督军。多出地盘造成的短暂不安定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很快,马通的印信样稿就送到了徐庶的手上,他一看就知道弟子想要干什么,眼神发亮,这算是对刘表的报复么?妍儿真是长了一副男孩儿的心肠,不肯吃暗亏。叫你作壁上观,你存心借周瑜的手削弱我,我就封个太守给你看看,有本事你咬我啊!
寇严还真就是这么想的,刘表在她与周瑜打仗的时候,选择作壁上观。加上南郡驻军兵锋隐隐向南却迟迟不动,让寇严将这笔账全记在了刘表的头上。
于是,马通这个建昌太守的头衔就这么越过刘表诞生了。印信送到马通手里之后,他立刻启程,带着寇严亲笔签发的交接文书离开长沙去往建昌,等他到了建昌之后,黄忠和魏延交接一下军务,就回长沙继续坐镇了。
然而,这个秋天注定多事,送走马通没多久,建昌传来消息,周瑜离开了柴桑。刚想松一口气,却被告知孙权派了弟弟孙翊接替周瑜镇守柴桑,局势看似依旧没有缓和。
斥候进来汇报的时候,正好孙绍就在书房里,寇严正在与他下棋。听见说建昌来了心的消息,头也没抬就让人进来了。当着孙绍的面将消息内容说了一遍。说到孙翊的名字的时候,寇严敏锐地察觉到对面孙绍的手抖了一下,几乎捏不住棋子。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寇严挥退来人,将手中的棋子投入棋盒中:“不下了,你回去吧!”“……你,你怎么都不问我?”孙绍咬着嘴唇,嗫嚅道。“你知道什么?”寇严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