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渺烽烟(312)

作者:西元的伊南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田单双膝跪地,叩拜道:“效忠母国,外臣义不容辞。然外臣身负赵王之恩,不可罔顾,恳请齐王与太后依约援赵!”

太后笑盈盈的颔首,道:“安平君放心,你既已回国复职,哀家母子便定当帮助赵国度过难关,这也算是哀家母子答谢赵王多年来对安平君的厚遇。”

田单叩头道:“微臣多谢大王,多谢太后!”

田健满脸堆笑,指示田单平身。

虞信拱手道:“齐王,太后,事不宜迟,请两位赶紧调派兵马支援敝国!”

太后燕眉稍蹙,唇畔的笑容微透苦意,道:“白起之锋,锐不可挡,纵然大齐调十万兵马援助赵国,想来也是无济于事的。”

虞信一听这话,惊得挢舌难下:“这……”

太后转过脸庞,问田单道:“安平君乃是沙场名帅,你认为哀家所言可有道理?”

田单抿了抿嘴唇,脸上呈现出无奈的情状,喟然道:“太后言之有理。”

虞信面色煞白,身板往后一晃,险些摔倒。

太后目睹虞信的窘状,原本的苦笑突然舒展开来,道:“要结束一场战争,并非只有兵来将挡、殊死搏斗这一个途径。既然我等在战场上全无胜机,那便在战场之外使些手段,另辟蹊径,使秦贼罢兵。”

虞信浑浊的双眼内光彩渐明,礼揖道:“外臣素闻太后智谋过人,不知太后是否已有妙策?”

太后凤目凝注虞信,口中清晰响亮的说出四个字:“赵国求和。”

虞信登即摇手道:“不成,不成。倒不是我们赵国固执逞强,而是秦贼得势、绝不肯善罢甘休。长平之战时,我们就试图向秦王请和,可结果怎样,天下尽知。”

太后道:“时移世易,如今形势已有巨变,你们现在求和,未必不能趁愿。”

“形势……巨变……”虞信仔细思索。

太后不卖关子,笑着说道:“功高震主,君王大忌也。”

虞信沉吟道:“白起于长平一战全歼我赵国四十五万精锐大军,这份战功,天下震骇,秦王也不见得能泰然视之。若白起又攻破邯郸、灭亡赵国,那就是立下比长平之战更大的功勋,届时无论是封赏或是辖制,皆是秦王的难题。”

太后笑道:“即使秦王临时易帅,秦军灭赵的战果也是得益于长平之战的余威,战后论功,依然是白起功劳居首。哀家久居王室、常伴君侧,甚是明晓君王的心思。白起威若战神、战无不胜,诚然是秦国栋梁,却也最受秦王忌惮,白起屡立奇功,绝非秦王喜闻乐见之事。”

虞信仍然踟蹰不定,道:“秦王虽忌惮白起,可灭赵之战也攸关秦王自己的功业,眼见功业将有大成,秦王真会因为忌惮臣下而半途罢休?”

太后笑道:“君王虽贪功业,却并不会时时刻刻都把功业放在首位。”

虞信见太后俨然成竹在胸,当下也不好再加以质疑,遂侧过脸望着田单。

田单对太后道:“太后妙计,下官附议。既然大齐已允诺支助赵国,若赵国去向秦国求和,大齐也应当给予赵国必要的帮衬。”

太后道:“哀家与大王早已谋划好了,我们大齐借一员策士给赵国,务必说服秦王息兵。”

田单问道:“哪位策士?”

太后笑着回答道:“安平君的老朋友,苏代先生。”

第193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公私

策士苏代跟随虞信、田单来到赵都邯郸。

虞信向赵王赵丹、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等人转述了齐太后的计策,赵丹心里没底,问赵胜和赵豹道:“两位叔父认为如何?”

赵胜拱手道:“大王,此际别无他法,不妨一试。”

赵豹也点了点头。

赵丹又问苏代:“苏先生可有把握?”

苏代悠然道:“七分把握是有的,但还需赵王您提供一些物事,以助功成。”

赵丹道:“苏先生需要什么?”

苏代答道:“既是求和,少不得要给秦王送去厚礼。”

赵丹爽快的道:“珠宝美人,赵国多得是,苏先生估摸着需要多少,寡人如数供给。”

苏代捋一捋胡须,笑道:“财色乃是其次,相比赵国的财色,秦王必定更喜爱赵国的城邑。”

赵丹一怔,旋即面泛愁容,道:“苏先生此去求和,纵使能顺利说服秦王,也将是一两月之后的事情了,那时皮牢、太原两地定已失陷。赵国既损失重兵,又连失上党、皮牢、太原,你还要寡人再割让土地吗?”

田单笑着朝赵丹作揖,说道:“赵王,您现下向秦王献地,仅是许约而已,旨在换取秦王悉兵。待秦王休战之后,这地您到底献是不献,却由不得秦王了。”

赵丹恍然大悟,启颜道:“是也!父王执政年间,也以相似之法诓过秦王!”但他高兴了没一会儿,又愁眉苦脸起来,道:“当年父王巧取秦国三城,事后秦王怒而伐赵,遂有阏与之战。彼时赵国兵强将猛,尚能力挫秦贼,今时今日,赵国军力却已衰败,若秦王又伐赵,赵国终是难逃大祸哉!”

田单笑道:“赵国献地,秦王须给予充足的时日,让城邑中的赵人迁徙。赵王您正可利用这段时日筹措抗秦之策,总比眼前火烧眉毛的局面要宽松得多啊。”

赵丹一听有理,道了声:“善!”又把目光投向赵胜、赵豹两人。

赵胜、赵豹齐道:“微臣无异议。”

赵丹便提笔蘸墨,写下求和文书,并委任虞信为使臣、携苏代同赴咸阳。

部署完毕,赵丹宽眉深拢,哀叹道:“寡人的数十万精兵、寡人的挚友,尽皆丧生于秦贼之手,寡人非但不能报仇雪恨,还要向秦贼低头乞怜,寡人实在庸懦之极,愧对先祖、愧对英烈!”

赵豹勉励他道:“大王,我等今日求和仅是缓兵之计,若能化解此次危难,我等再勠力同心、集思广益,兴许又可创造挫秦的良机!”

赵丹抿紧了双唇,噙满泪水的眼睛里闪现锐利如剑的凶光,心下暗念:“括兄,寡人定会为你报仇!”

*

虞信、苏代领着使者队来到咸阳,两人沿途已商议好行动的步骤。

虞信和随从们暂于城外的驿馆内休整等待。苏代拣选了一箱珠宝、两名美女,先行进城拜望秦相张禄。

张禄在魏国任职时曾陪同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那次已结识苏代,后来张禄投效秦国,为秦国主持联齐事务,又与苏代有些交往,两人算得上相熟,因此苏代来访,张禄自然不拒,便和郑安平一道出门迎接。

双方见过礼,苏代把珠宝美人赠给张禄,张禄客气的道了谢。郑安平眼珠溜溜转,上下左右打量那两名美女,心道:“还不赖,我一定要叫大哥分我一个!”

张禄将苏代请入大厅,以美酒鲜果招待。等苏代喝了两杯酒、消了渴,张禄屏退厅中侍者,只留郑安平在旁。

“苏先生千里迢迢来至咸阳,又送给老夫厚礼,定然不是简单的访友。莫非是齐王和齐太后对秦齐盟约有什么指教,特命先生来向老夫传达?”张禄挑着眉毛,笑呵呵的问苏代。

苏代脸上也挂满笑容,道:“我们齐王与太后诸事如旧,惟愿秦齐盟约长久延续。实不相瞒,苏某此趟来咸阳,乃是受了赵王之托。贵国伐赵,赵人孱弱不能相抗,赵国灭亡在即,赵王惶恐,欲向秦王求和,又恐秦王执意不允,便托苏某来当一回说客。”

郑安平插嘴道:“哈哈,我们早就收到赵使入秦求和的消息了,原来苏先生是跟着他们一块儿来的啊!苏先生送来的那些珍宝美女,该不会也是赵人的吧?”

苏代向郑安平拱手一礼,道:“美女是赵王选的,珍宝一半是赵王的、一半是齐王的。还有两卷奇绝的弈谱,乃是苏某的私藏之物,今次特意带来献给应侯。”

张禄一听“奇绝的弈谱”,心中大动,咧嘴笑道:“哎哟,苏先生忒也慷慨,老夫多谢嘞!”但致谢过后,他的笑容又微变严肃,道:“苏先生,你们齐国和赵国算不得友邦,赵国灭亡,于齐国无害,甚至齐国还能趁着秦赵相斗、发兵侵占赵国疆土,齐王何必帮助赵国求和呢?”

苏代摇头吁嗟一声,道:“贵国国力强大、军力鼎盛,诸侯谁能不惧?虽齐国与贵国乃是盟友,然而牙齿尚有龃龉,两国也难免碰擦,我们齐人着实不敢与贵国毗邻啊!贵国的陶郡处于齐地,多年来已令周围军民惶惶,若齐国西境再与贵国接壤,我们齐人势必日夜提心吊胆、难以安顿营生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