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帐里有糖(76)

作者:一只甜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儿靠着潞河,风景多好!”他拿手巾麻溜地在桌上擦着,“二楼雅间儿,今儿被贵人给包了。”

“说是打帝京来的勋贵,专来大悲禅寺还愿的!”堂倌儿端来了碗筷,嘴里说个不停,“那位夫人,好生娇矜的模样,说话细声细气地,很是矜贵,便是下来点菜的仆妇,都是极为文气……”

青陆专心听堂倌儿说话,一双眼睛明澈清透,堂倌儿说着说着,就有点不好意思起来,“您长这么好看,盯着小的看,怪难为情的。您三位坐着,小的给您催菜去。”

青陆托腮望着河面上的船帆,窗外是远山碧水,小闺女眼睫纤长,勾勒出一副安静的美人图。

潘春给她倒茶,说些闲话,“……我那姑娘出了门子,也没什么牵挂的了,跟您出来这么一遭,也长些见识。”又给青陆续了茶,“别喝这么快,仔细一会肚肠不舒服。”

青陆果然听她的,慢慢地喝了,“有娘的孩子有人疼,您闺女享福了。”

“她享福呐,不操心。”潘春面上挂了一丝儿的慈爱,“等她怀第二个孩子我再回去,女人家生孩子得有个娘在。”

青陆想到了她养娘。

这回内迁,她托人往家里捎了二十两银子,可半个口信都没有拿回来,养娘一家就那么头也不回地内迁了。

虽说养娘嘴狠,养兄心狠,嫂娘又是个混不吝,可到底是收留了她五年,是她在世上唯一可称为家的地方。

想到这儿,青陆有点儿难过,眼眉耷拉了一下,往窗外看了一眼,却见有一条帕子自上头飘飘荡荡地落下来,青陆手快,一伸手就接住了手帕。

应当是小二楼临窗的客人落下来的吧,青陆把丝帕捏在手里,蚕丝的质感柔软,肌理细腻,角落里绣了一株海棠。

丝帕有轻柔的香,温润内敛,有清桂的味道,青陆把帕子握在手心,挠了挠脑袋,“我给人家送上去。”

蹬蹬蹬没上几步楼梯,便见转角处走下来一位款款的妇人,青色衣衫,眉眼柔婉,看了眼青陆手里的丝帕,莞尔一笑。

料是丝帕的主人,青陆殷勤地递上帕子,指了指头顶,有点儿不好意思,“……我就坐在窗边,正巧接住了,您说巧不巧。是您的吧,给。”

那妇人举手投足十分的雅致,双手接过了丝帕,正待要说什么,便听楼上有轻轻柔柔的一声唤,那声线和软,沁人心脾,“舒蟾?”

大约这妇人叫做舒蟾吧,这样好听的名字着实叫青陆啧啧了一番。

妇人轻轻应了一声,向着青陆致谢:“多谢小哥,受累了。”

青陆笑眼弯弯,摇摇手,“不累不累,举手之劳。”

那楼上的柔婉女声又再度响起,轻轻杳杳的,实在动听,“为小官人奉茶。”

舒蟾点了点头,上了几步台阶,端下来一盏茶奉上,“小官人勿怪,楼上皆是女客,不便邀请您坐下来吃茶。”

青陆只见这妇人的做派,便已然心生好感,再闻听那楼上的柔婉女声,更加地心向往之,摇摇手说不碍的,这便接过茶盏,喝了一小口。

那名叫舒蟾的妇人微笑着接过了青陆递过来的茶盏,这便莞尔一笑转身回了小二楼,那雅间儿的门半敞,一个清雅的女子临窗而坐,侧脸的弧线美好,连接着纤长的脖颈,身姿雅致的,像是一幅画儿,有种清澹柔婉的况味。

舒蟾进了雅间儿,将门轻轻关上,这才笑向女子,“……是楼下临窗而坐的一位小哥,只是生的实在是好,俊的像个姑娘家。”

那女子微微侧脸,使人看清了她的长相,女娲造人实在是心偏,竟能捏出这样的颜色。

花貌月神,玉骨雪肤,便是一颦一笑,都好似秋水一般动人。

唇畔勉强牵了一丝笑,那女子嗯了一声,“……大凡绝俗之人,通常不辩男女。”

舒蟾笑着应合,见自家夫人仍是郁郁寡欢的模样,便握着她的手,轻声宽慰。

“……今儿咱们还愿,您高兴点儿,说不得姑娘过些日子就回来了。”

手指轻抬,捏了捏自己的眉心,夫人闭上了眼睛,泪水便涌了出来。

“那时候,惠航师父说雪团儿是观世音娘娘身边的仙童,八岁上有一道坎,渡不过去便收了性命,回娘娘身边儿做仙童去,”她喃喃地说着,像是有无尽的懊悔,“……瓶中甘露常洒遍,无漏圆满,可见那玉净瓶一分用处都没有。”

舒蟾叹了一口气,“八千两银子呐。”

夫人拿丝帕拭泪,有些绝望地看着那座大悲禅寺,眼神里有些怨怼。

“为了那玉净瓶,我还搭了两王八。”她想起当年惠航说的话,便气不打一处来,“说什么玉净瓶须千年王八看守。现下可好,惠航跑了,我女儿至今没个下落。”

“……雪团儿怕黑,从来不敢一个人睡觉,要拱在我怀里才行,还怕那种小小的飞蛾子,她最是爱干净不过,脚上沾不得一点儿泥星,还不经饿,一饿就要哭鼻子的……她在外头,该怎么活啊……”

夫人喃喃地说着,眼泪拭了又拭,像是擦不尽似的。

“……七年了,该十五了吧?”她茫然地看着舒蟾,“若是在外头成了亲,谁给她置办嫁妆,给她梳头呐?若是再有了身子……我的孩子啊,没有娘在身边,谁给你伺候月子啊……”

舒蟾默默地陪着掉眼泪。

夫人这样絮絮叨叨的,想起来便说,好像说出来心里就能舒服一些,夫人从前那道仰月唇,生生地哭的垂了下来,整个人都像是褪了颜色。

外头忽的有些骚乱,有人在外头喊:“有娘俩跳河了!”

夫人茫然地往河年看,果见临着酒楼的这一侧河边上,许多人甩着手看,那河面上泛着涟漪,好似有人在里头翻腾。

“这些人愣着做什么?救人啊!”夫人拭了泪,急道,“打发人去救。”

舒蟾应了一声,刚想吩咐下去,便见楼下有个小子从窗子里跃出去,再往河里纵身一跳,去拉那一双母子。

可惜那小子势弱,将那孩子捞起来,便捞不动那女子,舒蟾叫了一声,“哎呀,这是方才那小官人!快去帮他。”

好在,那河里又跳进去四五个壮汉,有人去捞那女子,有人去救那小子。

夫人舒了一口气,坐回了椅子,“……拿一条手巾并一套干净衣裳送下去。”

舒蟾忙应了,匆匆下了楼。

青陆湿淋淋地站在酒楼的门前,把那孩子置在膝盖上倒水,好一会儿那孩子哇的一声儿哭出来,这才算脱离了危险。

那女子在地上委顿着,似乎是哭的一点儿力气都没了。

“您这是遇上什么事儿了?这么想不开呢?”青陆把孩子递到她手里头,潘春立时就拿手巾给她擦水,“还带着孩子,多大的委屈啊?”

那女子把孩子搂紧了,见着周围围的全是人,委屈的直掉眼泪。

“我是被略卖的,才逃出来,回来找家,可我爹娘都不在了,哥哥嫂子也不认我……”

青陆心一下子就软了,刚想让她跟着上马车,便见方才那位叫舒蟾的妇人拿了换洗的衣衫过来。

“夫人敬您良善,让我送下来的。”舒蟾望着地上的母子俩,叹了一口气,“她也着实可怜,我替我家夫人做个主,为她妥善安置,小哥先去拾掇拾掇吧。”

周遭人围的越来越多,青陆湿了身,怕人看出来不妥,便道了谢,自回马车上擦身换洗不提。

到了傍黑,青陆依旧扮了男孩子,领着潘春同彭炊子,捐了二十两香油钱,这才在佛堂见着了大悲禅寺的知客僧惠空。

惠空不过五十多岁,宝相庄严,得知了青陆的来意,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

“……惠航大师许多年前便四处游方,早已离开禅院,施主怕是一时半刻等不来她。”她接过青陆手里的那枚小小的玉净瓶,只看了一眼,便道,“惠航那一年为七十九枚玉净瓶做法开光,想必施主也是那个时候得来的这玉净瓶吧。”

青陆心里咯噔一声。

七十九枚玉净瓶?这惠航师父大概率是个骗银子的吧?

她失望地把玉净瓶收了回来,塞在了兜里。

“您这里可有惠航大师发玉净瓶的名录?”她报了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惠空斜斜乜了眼青陆,“施主,玉净瓶是佛家圣物,开了光的法器,怎么能用发这个字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