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是个恋爱脑+番外(144)

皇帝觉得自己年纪也不大,怎么就不理解现在的这些年轻人了。

“还好栖栖这孩子是个懂事的,知道分寸,为了不让自己和朋友的友谊蒙上金钱的铜臭味,就和许家哥儿签了契约,不让娘子军为他谋一顶点儿私利,让他们以保护百姓作为报答。栖栖真不愧是我们清流之家书香门第出去的哥儿。皇上,有这样的哥儿,老臣这心里比宁安候还要自豪。”还好哥婿当初知道劝栖栖写个契约什么东西都没要,否则这次的事情还真不好解决。

不过栖栖肯定不知道许家哥儿在领兵上天赋这么强,能立下如此大的功劳。

裴尚书想将这件事定性为小孩子之间的玩闹,然后两个熊孩子凑在一起不小心做出一件大事来,让皇帝怀疑他和宁安候文武勾结的想法揭过去。要是不行的话,裴尚书就决定把他的杀手楚王拿出来。

告诉皇上他没有野心,当初为了不参与夺嫡,连皇上您和楚王都得罪了,哪里会很宁安候勾结。

皇帝却注意到裴尚书一直在强调自己是清流之家,之前耳闻裴尚书被清流给除名了,皇帝还在幸灾乐祸,现在想靠哥儿的名声找回场子?

休想!朕决不会让你得逞!

近来自己烦恼也不想别人快活的皇帝狗狗的想。

“如此说来,裴家裴栖,许家问澜,两个哥儿情同金兰,互相帮助,这才共同培养出我大齐第一支骁勇善战的娘子军,两人都应该嘉奖才是。”

“皇上,许家问澜的功劳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我家栖栖只是出了些银子,哪里当得起您的赏赐。”裴尚书谦虚地道。

“嗯?刚刚裴尚书提起你家的小哥儿还滔滔不绝,怎么夸都夸不够,怎么朕一提到封赏就贬低起自家的亲骨肉了。”皇帝疑惑地看向裴尚书。

裴尚书苦着脸,“皇上,栖栖这孩子大手大脚,花起钱来心里没数,用去了夫家将近二十万两银子,老臣还不知道怎么和亲家交代呢。”

想到裴栖败家,将赵疏桐羊毛铺子的分成花的七七八八,皇帝心里平衡了,这赵疏桐能赚钱,但是裴栖更能花钱啊。要是赵疏桐赚钱的速度赶不上裴栖花钱的速度,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皇帝发现,自己竟然十分期待这样的事情发生。

“行了,你别愁了,你家哥儿和你哥婿两个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银子都是你哥婿捧你家哥儿面前的。你当初的眼光还不错,给你家哥儿挑了个怕媳妇的。”皇帝想,等到将来嫁公主嫁哥儿皇子时,他也要给自己女儿、哥儿选择惧内的夫婿,让那些人将自己的哥儿女儿捧上天。

感觉自己这一关过的裴尚书立刻眉目舒展了。

等裴尚书走了,皇帝问四皇子,“皇儿,你觉得裴尚书刚刚说的如何。”

四皇子板着一张小脸掉书袋地说,“裴尚书和他家的小哥儿都是一片赤子之心,友爱朋友,是值得相交的人。”

皇帝用你还太小需要朕好好教导的眼神看向四皇子,皇儿太单纯了,容易被老狐狸们牵着鼻子走。

皇上也知道裴家没有和武将勾结的意思,将裴慎叫来,一则是迁怒,再则也有警告的成分在里面,让他们不要做越界的事情。甚至商人拿钱财支持军队中人发展养私兵的事情,都要严厉制止。

否则将来的军队,就是豪商的军队,不是朝廷的军队了。

许问澜他们此举也算是给朝廷找出了一个漏子。

“裴家人的确挺有意思,皇儿将来可以出宫到他们家做客。”

“真的吗,父皇允许儿臣出宫?”四皇子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皇帝眼角露出一丝笑意,还是个小孩子呢。

“许问澜生擒了羌人王子,皇儿说该不该赏?”皇帝突然问四皇子。

“有功当赏,有过则罚,不是应该的吗?”四皇子黑白分明的眸子看向皇帝。

“可是许问澜是哥儿。”

“哥儿就不赏了吗?”四皇子疑惑地问,父皇和母后一直教导自己对下人要赏罚分明,现在怎么就因为许问澜是哥儿就不赏了。

“皇儿,这个天下,自古以来是男人的天下。权利都掌握在男人手中,他们不会允许哥儿和女人分走他们手中的权利。”

“会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但是改变太难了,皇儿,父皇这一生,你们下一代的一辈子或许都完不成这个变革。”皇帝道。

四皇子的想法已经从皇帝该不该赏赐许问澜跑走了,他听皇帝说,皇帝还有他们这一辈可能都完不成一件事,眼睛一亮,“父皇,这个问题儿臣知道怎么解决,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尽。”

皇帝揉了下四皇子的头,哪个帝王不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的传下去,可是哪个朝代能做到呢?

作者有话要说:9.1,今天人品爆发,哈哈,大家都开学返校了,去学校比在家中遭人嫌弃是不是要轻松的多。

番外决定改一改,我也舍不得栖栖另嫁他人受伤害。

感谢在2020-08-31 00:14:05~2020-09-01 00:02: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有雨听晨钟 30瓶;37001574 11瓶;唐乔陆宋 10瓶;迹时归 4瓶;哥斯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3章

许问澜的封赏还算较为公正地给了, 皇帝破格封赏他为正三品的昭勇将军,命他和娘子军继续守卫边关,抵御外敌。

不是每个哥儿都能成为许问澜。

少数的顽固派虽然依然反对许问澜获封, 不想开这个先河, 甚至建议把许问澜的功劳赏赐给宁安候其他儿子。但许问澜本身有功绩打底, 朝中包括楚王在内有不少大臣愿意维护他,大部分人都同意了皇上给许问澜封官职。

许问澜封了将军, 虽说年纪大了,但是前去宁安候府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喜得宁安候府夫人跟焕发了第二春似的。

在宁安候夫人以为许问澜的婚事马上就要有着落了,却发现向许问澜提亲的人,都是冲着他身上的官职或者身后宁安候府去的,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这些人选各有各的瑕疵、各有各的毛病, 让宁安候夫人不满意。

宁安候夫人没高兴几天, 又开始忧心忡忡了。

尤其是在拒绝了许多不合适的婚事后,京城中开始流传许问澜杀人像是砍瓜切菜、杀人不眨眼、哥儿魔头之流的传言后,宁安候夫人的心态崩了。

她这是造了什么孽, 嫁了一个不着调的相公,把好好一个哥儿给培养成杀神不说, 这都二十好几了,还嫁不出去, 难不成将来招赘不成。

想到招赘, 宁安候夫人灵光一闪,放弃了在矬子里选高个子的想法。

许问澜嫁不出去,她可以给他招赘呀,将来分了家其实和把哥儿嫁出去也什么两样了。不管许问澜是喜欢小白脸还是身体强壮的, 她都能给他找到。

宁安候夫人下定决心要给许问澜挑选合适的招赘人选,许问澜一年之内必须要成家。

皇帝给裴尚书说会给裴栖赏赐,虽说是戏言,但也是金口玉言。只是裴栖做的事情,实在是不能放在明面上提倡,正好赵竹心在京城,皇帝就找借口,赏赐了赵竹心一些文房四宝。

送赏赐的太监到赵府的时候,赵老汉慌忙地教导赵竹心谢恩。

还好隔壁裴府的裴晗和裴旭来帮衬的及时,不然赵老汉都不知道怎么送走宫里来的公公。

裴尚书因为裴栖资助许问澜的事情,数落教训赵疏桐和裴栖的信,比赵竹心给裴栖报喜信的早到。

这还是裴栖为数不多次的挨他父亲数落,裴栖虽然有些小愧疚,但他的愧疚是因为差点连累了他爹,对于资助许问澜的事情,是一点都没后悔。

皇上亲自下旨封了许问澜将军,那他们就胜利了。开了这个先河,也许将来还能有哥儿当将军或者做官。

赵疏桐没有坏心思地戳破裴栖乐观的想法,人的心中,还是有些希望,有些目标的好。也许数百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但如果现在什么都不做,数百年后的人们也许还在过今天的日子。

战场没有推进到大齐境内,西北百姓生活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

如今还不到政绩考核的时候,最近赵疏桐从上官哪里得到玉米马上就要推广到西北的消息,他要留在甘陇县推广玉米,暂时还不能回京。当初甘陇县因为玉米之殇,险些发生灭顶之灾,对再次种植玉米十分抵触。赵疏桐在推广玉米的时候,并没有强制各家各户都要参加。新作物的推广,本就是个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事情,拼了这个政绩不要,他也不敢威逼甘陇县的百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