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懒汉村村长(61)

作者:棠梨煎蛋/蔻红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王壮山走在最后头,临出门被王大伟叫住了,说了和粮行商定的新米换劣米的事儿,叹道:“这事儿紧急,昨日便该告诉你了,也是让我给耽误了……你跟着吴高树交接完甘蔗地,要是觉得这价格合适,就赶紧的收拾粮食,下午还来得及去一趟粮行。”

“合适!当然合适!这叫啥耽误!村长你都这样了,还惦记着我们换粮食的事儿!”王壮山简直要虎目含泪了。从王大伟家出来,又看见一群村民在王家院子里嘀嘀咕咕:“原来傻哥儿叫小雪……雪花的雪么?他确实挺白的。”聊完八卦又感动起来:“村长头都那样了,还惦记着村里没菜种呢……有这样的好村长,何愁日子过不起来!”一群汉子回家拿上农具,卷着袖子奔向后院,立誓要拿出绣花的精细劲儿,必要细细的给村长开出二分菜地来。

※※※※※※※※※※※※※※※※※※※※

抱歉,之前三次元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断更了很久,非常对不起大家【默默跪下

不敢立flag了,以后就是尽力更_(:з」∠)_

第52章 教导村民

王大伟在床上躺了两天, 就开始觉出了无聊。地里的活儿不用他干, 宋樰又被他瞎撩给撩怕了, 这几日都有些躲着他,导致王大伟无聊到和咸鱼也没甚区别, 甚至因为头上的伤还不能随意翻身。

于是王大伟只能躺在床上规划未来。他如今这个样子,肯定是不能亲自熬红糖了。劳累是一方面,熬糖的过程中烟熏火燎,并有水蒸气, 也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好在他原本就打算教导给村里人,如今只是时间提前了,也不算太麻烦。

不过还是要礼节性在心里痛骂一遍砸他头的混蛋。

于是趁着吃饭的时候,王大伟便和宋樰说,打算把红糖的制法教给村里人, 问一问宋樰的意见。

宋樰自打那日被王大伟送过小爱心, 面对王大伟时便时不时的脸红心跳,此刻更有些不自在,低着头戳碗里的米粒:“原本就是你的法子,你想教就教啊,跟我说什么呢。”

王大伟假装不知他在别扭什么, 只说:“这不是你见多识广, 可以给我出出主意么。”

宋樰别扭了半天,方道:“你自己的主意便很好, 不用怎么问我。”

确实, 王大伟已经准备把红糖的熬法教给村民了, 来问问宋樰,就是找着借口跟宋樰搭话呢。

这两天宋樰除了送饭的时候基本不往他跟前凑,他又卧病在床,也不能主动去找人。

唉,还是家里活儿太多了。

然而实际上,家里并没什么活儿需要宋樰操持……但他却是也不闲着。昨日王大伟受伤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也就罢了,今日村民们回过神来,便对忽然不傻了的傻哥儿好奇起来。

三不五时就有人找借口上门来跟宋樰闲聊。

古代娱乐业匮乏,家长里短就算是新闻了,像这种傻子忽然好了就是爆炸性新闻,所有人都想得到第一手消息,好去跟别人吹牛去,搞得宋樰不胜其烦。

这样一想,他倒是赞同王大伟把熬糖的方法传授给村民了……这样一来也能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不是?

有闲工夫聊八卦,还是活儿太少!

于是在王大伟的授意下,宋樰把王壮山和几个难民里有主意的人叫了来,一共六个人。

听说王大伟要教他们熬糖,还给工钱,都十分欣喜。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是要熬制红糖,还以为是石蜜或石蜜的进化版:他们加入村子之后,已经从原住民口中打听到了这村子的前世今生,甜杆儿村原本就是做石蜜发家的。

甚至很多人心中已有猜测,王大伟早晚会把造石蜜的方法教给他们,带领村子在造辉煌,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不过这也是好事儿,大家乐呵呵的应下了,当即就动起手来,把王家后院的石辘抬出来,去山上伐了新的木头来修整。

可惜村里太穷没有牲畜,不过这石辘人也拉得,不过是辛苦一些罢了。

刚刚有一些苗头,石辘还没修好,村里人就听说了消息。很是有些人心里不是滋味,帮王大伟家干活不仅能学手艺,王大伟还给工钱呢!

但是难民心里不是滋味不敢说,村民们可没什么不敢的,几个人就找上了王大伟的门。

王大伟都不明白他们闹什么:“我倒是想让你们赚钱,一个个不抽不动弹,抽了也不动弹的,我能使唤得动你们?”

说的几个村民有些尴尬:“哪就这么懒了……”

王大伟翻了个白眼,“我还不知道你们?都是千年的狐狸,就别跟我这儿唱聊斋了。晾石蜜是咱们村祖上传来的手艺,你们要真想干也不用我组织人,问问自家的老人先学起来。不是真想干就一边去,我家帮工招满了,别在这儿碍眼闹得我伤口疼。”

几个村民面面相觑,再一次意识到这个村长已经不是以前好拿捏的村长了,只得灰溜溜的离开,唯有王小二留了下来。

“你还待着干啥?你转了性了,打算当个勤快人?”王大伟瞅他一眼。

“那不是!我压根儿就没想给自己揽活儿!”王小二连连摆手,让他干个活儿跟要他命似的。“不过村长你找难民们干活儿,那也不能厚此薄彼啊……”

王小二挠了挠头:“我老丈人也能干的很嘞……”

王大伟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这人居然是来为寄居自家的难民说项的。要知道这些村民,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向来是懒得连门都不想出,路都不愿意走,今天居然为了难民来到了自己家。

王小二说着也有些不好意思:“我媳妇说了,我老丈人为了我,都跟别的村的人动手了,我也得拿出做女婿的样子来……我娘也说是这个理儿。”

能让王婆子也赞同可不容易。

不过来说项的,也只有王小二一家而已。说到底,这还是赵秋秋的本事。王大伟心里另有一番想法,嘴上仍道:“我那儿有五亩地的甘蔗呢,总归会让大家都学会。不过是分批次来罢了,这回是王壮山他们,下回就能轮到你老丈人了。”

王小二得了这个话,也觉得能和媳妇交代了,喜不自胜的走了。

王大伟也不是唬他,他打算让村里愿意干活儿的,有一个是一个,六个人一队,两个人一组学习熬糖,直到全村人全部学会为止。

今年自家只付他们少许力气钱,到了十月收获了罗汉豆,旱地就全种上甘蔗,明年就让他们自行熬糖,再由王大伟出面去和各个药铺谈生意,从中抽一成利润——他也不是白教本事的。

这样弄上一年,难民们家家都盖得起新房了,而他不用亲自熬糖做体力活儿,也能有收入。说到底,王大伟自认为还是一个靠脸……不是,靠脑子吃饭的人,干体力活儿不是他的强项呀。

说干就干,这日下午石辘刚刚修好,王大伟便让王壮山等人去地里砍些甘蔗来。

“也不用太多,砍个十来根,一百斤多点儿吧……”地里的甘蔗粗壮,一根就有十斤上下,汁水丰沛,再用上石辘,一百斤甘蔗能榨出来五十斤左右的甘蔗汁。

村里人家用的大铁锅,一锅整好能装五十来斤。

王大伟让他们六人小组自己商量,两两一组,一组人去山上砍柴,一组人负责榨甘蔗汁,一组人熬糖,轮流着来,保证每个人都能学会没个步骤。

每日工钱都是一样的,一人一天给五文钱。在村里算是不少了,盖因榨汁、熬糖都是体力活儿,一刻也不能停的,耗力气。

大家听了他的安排,也觉得十分合理,并没有人争抢,十分妥当的排好了顺序。次日一早,六人便在王大伟的指挥下开始熬糖,先从榨汁开始。

有了石辘,榨汁的速度和效率都提高了不少。一组人分工明确,一人拉石辘,另一人休息顺便撇浮沫和杂质,拉上半个时辰便轮换一番。

村里有空的人也跑来围观。他们已经从王小二口中听说以后自己也有机会学习,但对于这些第一批学员,还是十分羡慕眼热的,便站在一旁观摩。

看着看着便有人觉得那石辘眼熟:“我们家后院好像也有一个?”那东西是他们寄住的主家随便堆在后院的,他们还以为是懒怠挪动的废石料,上头木头都糟了,看不大出形状……

王大伟便道:“是的,按理说村子原来是做石蜜的,这石辘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你们若是得空,可以去山上砍些木头提前修整一番,榨汁费时,要是能两台石辘一同榨汁,便可以省不少时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