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没事就好,也是你姐姐自己的福气。”
秦忠和见安夏和安家业两人都不居功,对二人印象越发好了。
“我听说开学后,安夏没去上学,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被秦忠和问到这个问题,安夏不想说林荣伟什么,笑笑岔开话题,“是我家里有点事才没走,我想让我舅试试经济作物,种粮食不挣钱,一年辛苦到头,赶上个灾年还要赔钱,所以我回来跟我舅商量下半年种地的事来了。”
“我听我爱人说,安夏成绩很好,一定要读书,不能半途而废,事情如果忙完了,就早早回去上学。”
说完后,秦忠和见安家业跟安夏都不做声,尤其是安家业面露难色,跟此人接触后,他感觉这是个很朴实的农民老大哥。
“老哥,是不是有什么难处?有事跟我说,我也许能帮上忙,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木材厂的子弟学校,教学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有点其他的事,孩子现在不愿意回去。”
安夏没做声,秦忠和多聪明的人,当年她就知道这个厂长不简单,按照以前的历史轨迹,明年秦忠和就成为木材厂的厂长,一干就是七八年,而且他上台后,具有长远的投资目光,木材厂占地面积大,可规划落后。
秦忠和上台后,首先就是修路,把以前不宽的马路拓宽,两边儿全都修成两层楼的门面房,然后重新规划整修了市场,把后面一大片堆破烂垃圾的泥巴塘填平打水米地面一整圈全都改成落地玻璃窗的大展厅,作为家具展厅,周围还有一个个门面,最后木材厂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效益下降的时候,这些展厅和门面全都租了出去。
整个木材厂成为集合家具、建材、装修、水电暖一体的大型装修市场,随着地皮涨价门面房租也水涨船高,虽然最后木材厂效益不好,可工人的工资全都没有少发,逢年过节各种福利发放,全都是当年秦忠和打造的钱篓子,赚来了大把的房租钱,给大伙补贴了工资。
只可惜,红火的木材厂就像一块肥肉,在九八年的时候,被刚刚兴起的房地产商盯上,因为在秦忠和的经营下本来一般的地段,随着生意的红火,车来人往十分热闹,加上学校也不错,隔着马路盖了一个大商场,一个国营企业竟变成了商圈。
房地产商打通了上级部门环节,借着当时的政策,把木材厂定位亏损企业收购,秦忠和顶着上级压力据理力争,最后还是胳膊拗不过大退,收购之后,房地产商就把木材厂厂房全部推平盖成了楼房,而连成片的家属区居民的房子也被房地产收回,要求大家集资住楼房。
住不起楼房的人拿着补偿款租房子,而集资楼房的人,就四处租房子,等楼房盖好住楼房,整个木材厂全都变成了商品房,成为一个巨大的小区,开发商卖房子不知道赚了多少钱。
而木材厂最上坡尽头的荒山,多年被单位植树造林修路,最后便宜了开发商,他把上面本来可以让大家随意进出散步的山林全部盖上围墙安上大铁门,变成森林公园,里面原本是木材厂职工种的枣树、桃树、枇杷树、枸杞等各种果树变成了农家乐,木材厂的职工反而进不去了,进去就要花钱,大家只能隔着铁门看着。
安夏犹记得,秦忠和走的时候,流了泪,说对不起全体职工,可哪里是他对不起职工,是上面的要求他没办法违抗,最后过了十几年,这个违法操作才被查出来,当时的领导判了重刑。
可这又如何,木材厂当年的职工全都下岗,日子过的不知道多艰难,那时候外面没有多少事情做,市场并不活跃,一般除了吃公家饭就是当工人,私人企业非常少,一下子出来这么多没工作的人,而且这些人在工厂待久了,技能单一,文化程度不高,所掌握的技能也是偏门,需求很少,以至于很多下岗的人家妻离子散,非常凄惨。
当然那时候林荣伟过得很好,因为林月娇攀上了霍家,林荣伟在霍家的安排下,找了份医院保安的工作,许美凤依旧在家,林月娇倒也孝顺,每个月都给许美凤生活费,最后还给老两口买了一套楼房养老。
秦忠和见安夏盯着自己,目光仿佛瞟向远方出了神,以为她想到了在林家不愉快的事情。
“安夏同学,我一开始确实出于答谢你的目的,想着你有什么困难,我尽力帮你解决,但我没想到你救了人,和谁都没有说,当时你应该知道我的身份,我虽然是个副厂长,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还是可以给你一定帮助的,你什么都不要,还给我一瓶药,我才明白,你帮助我姐,不图回报。
如果你不想回林家,可以住我家,也方便上学。”
“不,秦叔叔,您太客气了,这太麻烦了。”
连莲看出安夏眼中的犹豫,拍了下丈夫,“你回去跟老林谈谈,让他赶快来接孩子回去上课,安夏,以后家里有什么事,就找我,或者找你秦叔叔,单位有工会,就是保护妇女儿童的。”
安夏想了想,点点头。
第四二六章 弄清原因
当天秦忠和在安家吃了一餐午饭,吃了到灶火蒸熟的米饭,吊在房梁上的腊肉炒青椒,农家土鸡蛋炒大葱,还有晒得萝卜干咸菜,安家业赶忙去买了条鱼,安夏做了一大盆红烧鱼块,带着浓厚鲜香的汤汁。
秦忠和吃了三碗米饭,一向注意身材的连莲都忍不住吃了两碗米饭,实在是太好吃了,两人没想到安夏小小年纪,做的菜比饭店里的大厨都好,再加上农村大火大灶,全都是木头和秸秆烧出的饭菜,带着一股烟火香气。
这次回去后,连莲跟丈夫谈了谈,这件事情肯定是林荣伟亏待了孩子,连莲把自己侧面打听来的消息告诉丈夫,安夏是林荣伟下乡时候生出来的孩子,他回城后就跟许美凤结婚,顶了许家的指标进厂当工人,然后这个月安夏才跑来投靠林荣伟的。
虽然中间还有很多细节,连莲不了解,比如林荣伟当年为什么要抛弃安家母女,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农村有个女儿,又或者安家当时怎么没有闹,可不变的事实是,安夏是林荣伟的私生子,这么多年从没见过,突然投奔他,许美凤这个后妈自然不痛快,想来是苛待了孩子。
她还听说,安夏一直住在林家的火房,夏天那么热,火房一天三顿做饭,哪里能住人,夫妻二人一分析,猜测是林家对孩子不好,要不孩子也不会跑了,上课这么大的事,当初连莲可是看到安夏为了上学多么努力拼命,这样的孩子,怎么会轻易放弃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
秦忠和想起徐总工说的话,对林荣伟的不满加大,第二日一早开了会,他就让劳资科长把林荣伟叫到自己办公室来。
劳资科长不明白,如果秦厂长讨厌林荣伟,为何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他说话,只能点头称是,刚要走被秦忠和喊住。
“林荣伟是你科的人,除了关心工作,也要多关心职工家庭。”
劳资科长得了莫名其妙的一句话,心里委屈极了,自己关心职工家庭,那不是工会干的事吗,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而他看着秦厂长提起林荣伟厌恶的模样,以及耳边儿冰冷的声音,他突然觉得,林荣伟一定有问题,等会儿他非要问个清楚。
林荣伟惶恐地跑去秦忠和办公室,轻轻敲了敲门,微微弓腰听到进来的声音后,赶忙推门进去,小声又谦卑地道“秦厂长,您找我?”
秦忠和正在签文件,头也没抬说了声,“坐。”
林荣伟小心地坐在皮沙发上,不敢坐实,微微低头,一双眼睛却紧紧盯着秦忠和,时刻准备着在秦忠和抬起头望向他的时候,露出恭敬笑容,给秦忠和一个好印象。
“老林,我昨天见到安夏了。”
林荣伟望着秦忠和,心里暗暗叫苦,不知道安夏说了什么,肯定没好话,毕竟她是在自己这受气走的,可话说回来,一点说不得,这孩子气性太大。
“孩子不愿意回来。”
“秦厂长,那天确实我脾气大了点,说了孩子几句,可安夏这孩子也太犟了,说走就走。不瞒您说,我跟爱人去山坡村找孩子,不光孩子没见着,我还被安家业,哦就是安夏四舅揍了一顿,实在是太不讲道理了,话都不让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