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回答刚刚杨大人质问他为何看奏折的话了,只不过话一出,不止杨大人,在场的所有大人都像被教导主任逮住了让叫家长的差生,心虚的不得了。
以往那字再丑,只要递到陛下的案前,陛下虽然会斥责他们几句,但是意思总是能看明白的,但如果以后他们的奏折先让谈小公子过一遍……
就今日那“裹果女十人”来说,他们都感觉眼前一黑。
陛下没看过他们的奏折,直接看到“裹果女十人”,就是他们也不会以为那是自己写出来的玩意!
见底下站着的人没意见了,池七殊又从太监那里抽出一本奏折,翻开……
随着他的动作,底下站着的大臣们小心脏一抽一抽的,生怕这位嘴上不留情的毛头小子抽到的是自己的奏折,公开处刑。
第9章 废柴的逆袭
“呵呵,这本写的也不错,我给大家念念,”说着,池七殊不等大臣反应就念开了,“口口马贝了腿脚,不错,腿脚两个字写对了,”念了一句池七殊还评价了一句,然后继续,“不匕首,王……陛下猎犬大肖富土也……”
“谈小弟,别念了别念了,我也回去改改,回去改改……”
陆大人越众而出,用手遮面,简直没脸见人。
“也回去改?”池七殊问。
“当然当然,要改的要改的。”不改还等着你继续念吗?以前还感觉自己一个打仗的,字写的丑点怎么了?可现在让一个文化人当着众人的面开始念的时候,才发现真不是那么回事。
池七殊满意了,他将奏折放到陆大人的手中,抬头问道:“还有谁想要再改改的?”
“我也想起来,奏折里几处似乎写的不对,我也回去改改……”
“是啊是啊,关于地名,我回去还是再查验一番,省得让陛下为难……”
“再改改再改改。”
看着下面一众说着再改改的大臣们,池七殊也没为难,干脆利落地让贴身太监将他们的奏折发了下去。
一直到走,这些大臣们都是互不搭理,面红耳赤。
等人都走完了,崔忠升才从后面出来,当池七殊让周公公端着他挑出来的奏折往外走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位小公子要干什么,但是看到刚才的那一幕,连他都要忍不住捧腹大笑!
高,实在是高!
这些老将军一个个军功累累,陛下对他们也颇为敬重,让他们去练字也不能明发诏令,反而谈小公子这样一个意外的方式,不用说,这些老将军自己就将奏折拿回去了。
“那些奏折你真看不懂?”
池七殊冷冷地哼了一声,“连蒙带猜,大差不差吧。”
“在城外剿匪数十人,因军备不足,战马损伤腿脚,不能再用,望陛下寻大肖当地工匠,”池七殊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自此以后,凡是写的奏折都会经过嘴巴奇毒的谈家公子,这个消息一夜之间传了出去,再一听这位公子毫不留情“公开处决”的丰功伟绩,好多感觉“读书少”的大臣们都感觉屁股一紧。
而回到现在,郭兆的话音一落,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落在了池七殊的身上。
或许是感觉目光刺挠,池七殊一挑眉,不客气地开口,“都看我干什么?”
坐在上首的衍砚嘴角翘了翘,好险差点笑出来。
哪里知道池七殊话一出口,众位大臣居然纷纷将目光收了回来,只有郭兆傻不愣登地还看着池七殊,对他的放肆言语感觉不可思议。
于是池七殊就怼上了,“郭大人办差不愧是精工出细活,哪怕是原大肖的驻军被打散了,工匠跑了八九不离十,顺着籍贯找总能提出一串来,您倒好,数月才找十三人。”
众位大臣们暗暗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心说幸好他们低头的快,否则这怼的就是自己了!
而郭兆被怼的直翻白眼,他本能地去看陛下,想要让陛下为他说句话,可他不在宫中的这段时间并不知道,他们陛下的那心眼,早已偏到天上去了。
“咳,谈公子,慎言。”
被郭兆哀怨的小眼神瞅着,衍砚不能作壁上观,于是干咳一声,不轻不重地训斥池七殊。
池七殊收回目光,果然不再与郭兆为难。
见下面的人都不再言语,衍砚看向郭兆,“既是郭爱卿办事,朕自然相信,外面的那些工匠们郭爱卿一定要妥善安置。”
“是,陛下。”
这件事商讨完毕,衍砚打开一本奏折,看了眼上面的字后,将之置于桌案之上。
他微微上前倾身,众位大臣莫名感觉一股威压袭来,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池七殊身上。
“谈公子,你可知朕手里这本奏折上写的什么混账话?”
大殿之上所有的大臣都因为陛下那句“混账话”心里颇不是滋味,这里面有鄙夷同时也有惧怕。
毕竟不是正经帝王教育教导出来的皇帝,言行举止总有些市井之间的粗鄙,但是正是这样的一个市井皇帝,偏偏带着他们打下了十几年不曾打下的大肖。
而此刻,这位大衍的皇帝,居然将他们的政事询问于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统理礼部事宜的李大人自然也是如此想的,他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哪里知道他还未站出来反而居然让人点了名。
“陛下问我奏折上写的什么,李大人,你可知道?”
池七殊那眼神一勾,正正勾到了李大人身上,他心说难道自己刚才想的什么都表现在脸上了,以至于被这小煞星发现了?
心是如此想,池七殊的性子这段时间他是领教了的,不敢怠慢连忙出列。
“陛下……”
只一个眼神,谈光谷那小子居然就知道自己所想为何,衍砚想到这里就心生愉悦,但是他的面上却丝毫不显。
“李大人,今日你的奏折写的可是让朕十分头疼,今儿众位大臣都在这里,连郭兆都回来了,说说你的想法吧。”
郭兆:……
“臣……”李大人不知陛下到底是何意思,他下意识去看池七殊,想从池七殊的脸上获得些启发。
池七殊抬着头,眉眼下挑,嘴角讥讽,却并未发一言。
看到池七殊的这个表情,李大人心想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居然把这小煞星得罪了,想到那苦逼的练字史,他想哭……
“启禀陛下,臣以为……大肖境内多心怀不轨之徒,此时加开恩科实非明智之举,容易被宵小之辈趁虚而入……”
他话还未说完,旁边传来一声讥笑。
这笑声太熟悉了!
“李大人这说法倒是可笑,这大肖与大衍之间的区别,哪怕是原大肖的人忘记了,却还被你们这些朝廷重臣时不时拿出来鞭策一番,怎么,嘴里说着大一统,放出来的屁却是花哨的?”
“谈公子,陛下面前,怎能如此不雅!”
衍砚不在意地摆摆手,“哎~你们吵,朕听着热闹。”
郭兆算是看出来了,陛下这是中了谈公子的毒了,还不轻。
第10章 废柴的逆袭
其实早在郭兆禀报事情的时候,池七殊在大殿当中站的就有些无聊了。
前些日子估计发力太猛,导致现在谁都不敢过来招他惹他,以至于连个怼人的机会都没有。
大臣们将开设恩科的事情还能议论个一二三四五六七,听的池七殊忍不住露出讥讽的笑容。
他在这个位面的原身本身是一个极为合格的纨绔,文不成武不就,性格上还有几分张杨,但是池七殊思前想后,如果他继续原身那纨绔的性格,少不了要多挨几顿削。
所以他将张杨的性格保留,只不过将这份张杨包裹在了才华横溢之外,这样他挨削的风险没了,还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在大殿当中,内忧尚未解除,外患逼近家门,大臣们还能斗得你死我活,他也就不客气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敢问司大人,你极力推崇推举,那到时候推举制代替了科举制,您所推举的人与您又有何种关系?”
大家都知道推举制是要推举自己的学生或者姻亲,本来就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但是却有个二愣子居然在朝堂上问了出来!如果是别人,司大人还能辩驳一二。
比如为了国家社稷、比如熟识之人的能力更能放心,再比如推举制废除了科举繁杂的科考取士时间,可以立即走马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