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上与那位大师聊了许久。”
太后心中顿时也升腾了去了一股不知名的担忧,却始终不明白自己究竟在担忧什么。
小勤子又将脑袋垂了下去,不知该说什么。
沉默了良久,小勤子已经害怕的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身子已经开始瑟瑟发抖,总觉得这沉默让人害怕。
“皇帝可还说了什么。”
小勤子突然一下子跪倒在地,将头埋得更低,有些犹豫着说道“皇上说,皇上说,他想出家。”
“什么?”
乍然听了这样的消息,何止是太后,竟连乌灵珠都疑惑起来,问道“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朕不过是说见了那位大师时的想法。当时竟突然觉得出家才是朕最好的归宿。”
乌灵珠颤抖的喘息着,甚至连身子都开始微微发抖,好像马上都会因为撑不住而倒下去。
皇上抬手摸了摸乌灵珠,想要说两句安慰的话,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朕现在自然不会出家的。”
“现在不出家,便是说以后是要出家的。”
本想否认的皇上终究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朕早说过,你若不在了,朕便不能独活。”
“那么皇上现在就杀了臣妾吧。”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皇上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总以为乌灵珠懂他的这种感受的,难道她竟然也不是他的知心人。
“臣妾不想皇上因臣妾而抛弃天下。既然要做罪人,臣妾来做就好。”
原本还站着的皇上呆呆的坐了下去,看着乌灵珠却一句话都不说,可乌灵珠的声音却还是清晰的传入了他的耳朵。
“皇上若是现在不愿意杀了臣妾,便请皇上彻底抛下这个念头吧。臣妾不能眼睁睁看着皇上做出这样的事情。”
皇上原本呆呆的表情突然变得生动,看着乌灵珠一字一句的问道“难道,你觉得朕这样做,竟然是不对的。”
乌灵珠的脸上已经滚下了泪珠,声音微微有些颤抖的说道“若是一般的人,自然是不会错的。愿意皈依佛门,本就是积善积德的事情。可是皇上却不行。您不是一般人,整个天下皆要您来做主,难道皇上真要抛弃天下人而只为一人快活吗。”
皇上叹了口气,说道“你说得对,朕不该只为自己着想。”
乌灵珠突然跪下,看着皇上,认真的说道“请皇上打消这个念头吧。”
皇上点点头,自此以后,皇上确实再没有对乌灵珠提起此事。
听完小勤子的叙述,太后终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也终于放了下来,双手合十念了十几声“阿弥陀佛”,这才欢喜道,“好在有皇贵妃还明事理。”
苏麻看着太后这样也是淡淡一笑,说道“太后此时可是觉得,幸亏还有皇贵妃。”
太后却只是瞪了苏麻一眼,对小勤子说道“皇帝的事情,你还要处处留心。”
“嗻。”小勤子答应一声,匆匆离了慈宁宫往乾清宫去了。
只是谁又能料到,也不过几月之后,曾被人刻意遗忘的事情便会再一次被提起,而这一次,究竟要怎样才能回转。
第九十一章 乌灵珠生病
自从后宫的众人听说皇上喜欢上了佛学之后,便人人都捧着一本佛经看,仿佛那才是世上最美的文字,别的早已不能引起人的注意。
可偏偏皇上却已经许久不去后宫,每日里除了乌灵珠,旁人更是连面都见不到。众人不免有些抱怨起来。
“那个什么劳什子和尚,也不知与皇上到底说了些什么,以往皇上就不怎么愿意来后宫,现如今更是一下都不来了。”
璃秋听了这话笑笑“蓝姐姐是想皇上了吗。如此,倒不如你去瞧瞧皇上。”
依蓝撇一眼璃秋,有些羞涩的说道“莫不是你就不想。”
璃秋仍然笑着,说道“妹妹不似姐姐,没有姐姐那样想。”
依蓝娇羞的哼了一声,低下了头。
看着这一切发生的孟古青却突然开口,说道“你们该是求,那老和尚可千万别让咱们皇上出家了。”
“出家”皇后惊呼一声,不可思议的看着孟古青“怎么可能。他都是皇上了,还有什么不满。”
孟古青却冷笑一声,说道“就是因为是皇上,才会有诸多不满。倘若是普通人,哪里有那么些需要操心的。”
皇后仍然有些不解的看着孟古青,却不知还应该说些什么。
她自然不知道,此时,皇上正请了那位玉林通大师进宫来讲经。自从那日一别,皇上便对玉林通念念不忘,总觉得唯有他才能点化自己,唯有他,才能明白自己究竟在想些什么。
那玉林通似乎对于面前之人是皇上这件事并不惊讶,或许他早已知道这位贵人非同一般,所以并没有惊讶,仍是如上次一般平淡,就连讲经的语气都没有一丝一毫不安。
皇上也一点都不会摆架子,与玉林通皆是席地而坐,认真的听着,更是连眼睛都忘记了眨。
“人这一生都逃不了贪痴嗔,财□□便是一切的源头。若能戒了这财□□,何人不能成佛,何人不能修仙。”
“可这三字,有些人怕是一世都戒不了。”
“欲念太多,终难成事。”
皇上认同的点点头。
那玉林通又说道“乞皇上早为珍摄休养,则天下臣民幸甚。”
皇上听了这话却突然叹一口气,说道“财宝妻孥,是人生最贪恋摆脱不下的。朕于财富固然不在意中,即妻孥亦觉风云聚散,没甚关情。若非皇太后一人挂念,朕早已出家去了。”
此言一出,不只玉林通吓了一跳,更是吓坏了小勤子,生怕皇上就此真的出家,他可如何是好。
“常人剃发染衣,不过是机缘使然。皇上并非凡人,自当保国卫民,普施大慈大悲的懿行。如果只图清净无为,自私自利,任他万劫修行,也到不了诸佛田地。若皇上不现身帝王,则这番召请耆年、弘扬佛法的盛举由谁来做故而出家修行,愿我皇万勿萌此念头!”
皇上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玉林通所言正确,却仍是不能放下心中所念,又说道“不出家也罢,大师收朕为弟子吧!”
“这……”玉林通有些犹豫。
“想来,朕与佛门有缘,亦与大师有缘,大师何必推辞。”
玉林通叹息一声,缓缓说道“既然如此,贫僧自然不敢推辞。”
皇上便又高兴起来,说道“师父赐朕法号,必得拣一个最丑的字才好。”
“皇上既入我师门下,自然要从我辈。皇上这一辈刚好是行字辈,便叫‘行痴’如何。”
“行痴。”皇上默默地咀嚼了这两个字几次,终于大笑着说道“好,此发号甚好,师父以后见朕,便要如此称呼。”
玉林通双手合十,微笑着点点头。
“终究还是走了这一步。”听完小勤子的叙述,太后却只是淡淡的这样说。
苏麻有些奇怪的问道“莫不是太后早知道会这样。”
太后点点头,“哀家的儿子,哀家总是清楚的。他既动了这个念头,便是一定要做的。如今只是认了个师父,倒也算两全了。”
乌灵珠知道这件事却什么话都没说,只是亲手倒了一杯茶,端到了皇上面前。
皇上看到乌灵珠像往常一样笑笑,仍旧低下头,皱着眉,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
“皇上可是在为什么事烦恼吗?”
皇上看着乌灵珠点点头,“是秋决书。其中十多人,只等朕报可,就置于法了。”
乌灵珠听了这话叹息了一声,说道“这些罪犯大多愚昧无知,又不是陛下一一亲审的。妾度陛下之心,即使亲审也还惟恐不得真情,何况刑司审问,岂能全无冤屈陛下还是应谨慎从事,在其中尽量寻求可矜宥者全其性命,以称上天好生之仁。”
皇上认同的点点头。
乌灵珠又说道“民命至重,一死不可复生。陛下千万留意参详稽察,不然,他们还能指望谁呢。这样的有关民命的生死大事,与其失入,毋宁失出。”
皇上听了这话,竟然大笔一挥,写下了重审两个字。
乌灵珠笑笑,“皇上自从认识了那位玉林通大师,果然心肠更软了。”
皇上却一把拉住乌灵珠,淡淡的说道“难道不是更心狠了吗。朕已经快三个月没有去后宫了,听闻后宫那些人都快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