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那老板甚是欢喜的问道。
那位公子似乎有些羞愧,拱手说道“告辞。”便一溜烟的不见了。
老板这才将那把扇子双手奉上,笑着说道“不知公子与那位董公子可是相识。”
“相识。熟悉的很。”皇上笑笑。仍记得当初哄着乌灵珠给他画扇面时的样子,娇嗔可爱的很。
“既然是董公子的朋友,今日在下请客,请公子楼上一观。”
皇上也不推脱,跟着老板便上了二楼。
弄书楼的一楼嘈杂的很,不同身份学识的客人皆有。二楼却是与众不同,更像是文人雅士的交流场所,没有粗俗不堪,仿若人间仙境一般。
除此之外,竟有一位和尚在讲经。
那老板介绍道“这人乃是天目山主持,玉林通大师。今日特地请来讲经,公子也可听一听。”
皇上扫了一眼众人,似乎并不觉得讲经乃是枯燥无聊之事,竟个个听得心迷神往的样子。
而那老和尚则神情淡然,说话声音虽轻,却可以传音千里,无论哪个角落都能听得清楚。
那老和尚淡淡说道“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一切悲喜皆由心来,心静,则万事万物不受影响。若能做到心静,便是参禅。若能做到无悲无喜,便是悟道。”
皇上不觉竟然也入了迷。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人人皆可参禅悟道,便是大奸大恶之人,一心向善佛祖仍然会收留他。”
皇上竟然觉得精神一下子清爽了许多,仿佛漂浮在红尘许多年,今日才真正找到归宿一般。
那老和尚还在讲经,一字一字清晰的传入耳朵,又从耳朵直激心灵,竟然让皇上产生了一种他原该如此,早已该如此的想法。
那老和尚却已双手合十,微微欠身,转身离开。
“大师。”皇上追了出去,竟不知他这一追,从此便是不同。
第九十章 一心出家
“大师。”皇上一下子追了出去,虽然他也不知道要对那位大师说些什么,却总觉得心中尚有疑问,非要一问才能满足。
那玉林通却并没有停下,仿佛没有听到皇上的声音一般一个劲的往前走去。
“大师。”皇上脚步匆匆,嘴里仍然不停的喊着。
那玉林通仍是充耳不闻的样子,并不理会皇上的呼唤。
小勤子有些不满起来“主子,说不定那和尚就是个骗子,您又何必要去追。”
皇上却并不理会小勤子,仍是急着要赶上。只是那玉林通却仿佛会轻功一般,脚步越走越快,拐过一个弯,竟然在皇上眼前消失了。
皇上疾走两步,拐弯,却看到玉林通就站在那条小巷子里,似乎在等着皇上。
“大师……”
话还为说完,那位大师已经双手合十,微微鞠躬,“贵人身份尊贵,贫僧不敢轻易与您谈经论道。”
皇上倒是一惊,问道“大师怎知我要谈经论道。”
“刚才,贵人双眼充满迷惑,必是对某事仍有不明,匆匆追来自然是为了辩论清楚。”
“不错不错。”皇上肯定的点点头,“我确实有事要问大师。”
玉林通却又是微微一鞠躬“贵人问的事,只怕贫僧也不能给出答案。”
“不,大师必然能为我指点迷津的。”皇上不等玉林通再说什么,已经开口问道“大师刚说,无悲无喜,便是修道。只是这人,如何做到无悲无喜。”
“无欲无求,便无悲无喜。”
“无欲无求,这世上之人,只怕难以做到。”
“此乃相生相克之法。无欲无求,便无悲无喜。无悲无喜,亦是无欲无求。”
皇上认同的点点头,又说道“照大师这样的说法,参禅悟道后,人还有喜怒哀乐吗”
“逆水则怒,顺之则欢。”玉林通淡淡的说道。
福临欣然笑道:“若是如此,参禅还有何难?岂不是人人都可参禅,人人都可以悟道了。”
“此事,说难便难,说易便易。庞公云:‘难,难,千石油麻树上摊。’庞婆云:‘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灵照云:‘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
“如此看来,却是灵照胜过庞公庞婆。”皇上淡淡一笑,又说“朕久闻无明和尚与湛然和尚高名,果真悟道善知识吗”
“二老知真行卓,名符其实。无明和尚有偈云:‘冒雨冲风去,披星戴月归,不知身是苦,惟虑行门亏。’至于湛然和尚,则云流天空,事过即忘,尤称无心道人。”
“还有个雪峤和尚,听说他性情真率,从不事事;末后示寂又十分超脱。大师可知此人?”
玉林通点点头,说道“雪大师乃老僧的法叔。那年八月十九染微恙,次日亲书一纸示众徒云:‘小儿曹,生死路上须逍遥,皎月冰霜晓,吃杯茶,坐脱去了!’至二十六日酉时,果然索茶而饮,口唱雪花飞之句,奄然坐化。”
皇上听着,却仿佛已经坠入这样幻境之中。他不再是红尘纷扰之人,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涤与净化,那些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神秘意境,竟如山泉缓缓趟过他心灵的每一处角落,使他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宁静。
玉林通看皇上的样子便知道此人具有慧根,却无奈生于最俗的地方,便说道 “于心无事,于事无心,才能虚而灵、寂而妙。皇上但遇大小事务,不妨随时支应,事后仍然返回修炼参禅,念念不舍,自然事事无碍。”
皇上微微点点头,竟恨不得此时此刻便随着和尚去了。
那玉林通又是双手合十,微微一鞠躬,转身离开,竟对这红尘俗世没有一丝留恋。
夜已深,皇宫里到处都点起了灯,却还是抵挡不住那浓浓的沉静。乌灵珠站在乾清宫门前,不停的看着宫门的方向。
沁墨从外面匆匆跑进来,大气还来不及喘,便听到乌灵珠问她“怎么样了。”
沁墨摇摇头“还是没回宫。”
“这宫门都要关了,怎么还不回来。”乌灵珠又焦急的走来走去,甚至脚步也变得更加琐碎起来。
沁墨又忍不住宽慰道“娘娘也别急,皇上不过是出宫了,过一会肯定会回来的。”
乌灵珠摇摇头,却不说话,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仿佛有那么一个人,住在那里许久了,今天却突然不见了。
“娘娘若是不放心,奴婢再到宫门口去看看。”
沁墨话音刚落,正要离开,却听到不远处小勤子的声音传来“主子,您今儿怎么还跟那和尚聊上了,可吓死奴才了。”
“你吓什么。莫不是以为朕从此就不回宫了。”
小勤子嘿嘿笑笑,也不说话。可他当时看皇上那心向往之的样子,是真的以为皇上要就此跟着那和尚去了,不再回来了。
皇上不免又想到那和尚,好像真有些后悔没有就此跟着他去了。
正想到这里,却看到乌灵珠匆匆走来,关心的问“皇上这是去哪里了,可教臣妾心焦。”
皇上突然觉得,他还是抛不下红尘俗世的,毕竟乌灵珠还在这里,她的一颦一笑都是那样的牵动自己的心,又要如何才能抛下她离了这红尘。
乌灵珠扔在喋喋不休的说道“皇上下次若是出宫,还是早些回来才好,叫臣妾等了这许久,生怕出了什么事情。”
皇上突然一把拉住乌灵珠的手,目光温柔的看着乌灵珠,问道“你可是舍不得朕。”
乌灵珠的脸瞬间变得绯红,竟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皇上却紧紧的盯着乌灵珠,又问了一遍“若是朕离开了这里,你可愿跟随朕。”
乌灵珠抬头看着皇上,坚定的点点头“无论皇上去哪里,臣妾都愿陪着皇上。”
皇上突然仰天长叹一声“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慈宁宫中,太后坐在榻上,低着头,皱着眉,却完全不知该说什么。
小勤子跪在地上,也不敢抬头,只是用耳朵听着太后的动静,生怕一不小心惹恼了太后。
太后端起了手边的茶,想喝一口,送到了嘴边,却终究没有喝下去,只是看着小勤子,又问了一遍,“你是说,皇帝今日出宫,遇到了一位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