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大佬回村搞事[八零](37)

作者:己亥之冬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季德茂在院子里转悠转悠转悠,想凑近了在墙上踹一脚。来的人都事先得了季海明嘱咐,跟防贼似的不让季德茂靠近刚垒的墙。

季德茂气不过,左转转右转转出门遛弯去了。

过来看怎么垒墙的季小冬悄悄跟季海明说:“这才是个老头该有的样子嘛!”

并不是个正常老头的样子,季海明已经习惯把季小冬当大人看,忍不住跟她叹气:“你爷爷昨天晚上问我要养老钱,再加上给你大娘的地租,咱家日子,唉,难过了。”

“你忘了咱家的小草莓么。”季小冬说:“那结的哪是草莓,那是一张张的大团结啊!”

“一共没结30个果。”季海明一直把它当成小孩子瞎捣鼓,根本没把那几棵弱儿吧唧的草莓秧子放在心上:“你当是金的呢。”

“物以稀为贵,越少越好呢。”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季小冬在自己的世界里可没少经历包装营销。多少身经百战深谙套路的人还都不能避免一个个的坑,如果在八十年代搞这么一出,绝对是有奇迹般的作用。

“你就瞧好吧。”季小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说不定能把盖大棚的钱给搞定!”

“你知道包下来你大娘的,咱家一共多少地了!全盖上大棚得多少钱!”

“咱村一个人八分地,包下我大娘家的,一共才四亩。”季小冬撇撇嘴:“我还嫌少呢。”

季海明:……

自己闺女什么时候多了个吹大牛的毛病。

“我先走了。”

季小冬给季海明摆摆手,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第33章

季小冬依葫芦画瓢, 努力回忆着自己见过的种种营销炒作手段。

什么是炒作?炒作,其实就是讲故事。

自己的小草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它产在冬天, 占尽天时。冬天大家白菜萝卜吃的脸绿, 苹果梨橘子都难得一见, 这时候竟然有草莓上市, 能买的起的是不是都想买来尝尝。第二, 它占尽地利。宁泽这边还没兴起越冬日光温室, 别说十里八乡, 周边的地区, 有一个算一个, 没有种草莓的, 季小冬家这草莓,只此一家, 别无分号。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人和——它是季小冬种的啊!

季小冬在这里, 还有什么搞不定的!

讲一个关于草莓的故事。

季小冬想着“后世”的平安果, 平安夜吃“苹果”,这是多么天才的炒作!

那么多苹果,穿上件透明装,扎上朵蝴蝶结,分分钟身价倍增。

她那时候可不缺苹果,也不缺水果,供应量极其充足的情况下,平安夜一个包装好的普通苹果都能卖10块钱,我这么稀罕的小草莓, 全市今年一年还没有1000个,我一个卖10块钱有错吗,有没有错,太合适了!

对,按个卖。“奸商”季小冬准备把她的小草莓一个个的按个卖出去!

她一点儿也不考虑,苹果一个得吃好几口,她的小草莓一口好几个。

货卖识家,没有我他们有钱也买不到。正在编故事的季小冬良心一点儿也不痛。

草莓找谐音,“草”是坚决不行的,找不到,不要想!所以要在“莓”字上下功夫。季小冬这时候太感谢宁泽地区的方言了,让这个“莓”跟“美”谐音。

现在春节过完没多久,正月十五还没过!

多好的机会!“莓好,美好”,草莓又红又圆,象征生活红红火火团团圆圆。上面的籽那么那么多,多子多福,你瞧瞧是不是多子多福!跟正月十五简直是绝配!那些白不拉几的小元宵怎么能配得上红红火火的正月十五!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炒得好,挤掉小元宵!

季小冬对未来野心勃勃。凡事都有个开始,炒作的开始在哪里呢?当然在传播途径,得先打个广告,把这个故事讲给人听。

在哪里讲呢?

季小冬叫出系统小笨蛋,问了一下宁泽地区各种传播途径的覆盖面积和广告价格。在宁泽市,宁泽广播覆盖面最广,宁泽日报次之,宁泽电视塔覆盖面最少。而广告价格却反过来,宁泽广播最便宜,宁泽电视台价格最高。

选哪个,当然选覆盖面最少价格最高的宁泽电视台!

很简单,因为有电视机的人里面,才有她的目标客户。

不然像牌坊村里的乡亲们,让他们拿10块钱去买个小草莓,他们只会觉得你脑子进水。

时间不等人,现在草莓已经进入盛果期,离大批量的采摘没有几天了。

第二天一大早,季小冬兜里揣上张大团结准备上城。

万里长征第一步,还没出门,差点被季海明“围剿”在自家小院里。

“不能去!”季海明一听季小冬去市里,立马反对:“大年节下的,让人拐走怎么办!”

爹你能不能盼我点好。

季小冬无语:“放心,我机灵着呢。你闺女不拐别人就是好的。”

“这是你机灵不机灵的事儿吗。”王荣花也在一旁帮腔:“一个麻袋把你套上,再机灵也没用。”

“不上城草莓怎么卖?”

季海明诧异:“你还真打算卖?总共摘不了一筐。”

“爹,这不是论筐卖的。”

“那论啥卖,论斤?论两?”

要知道,宁泽市位于……大葱一人高白菜按车买的北方地区,到“两”这个重量单位,已经是季海明想象力的上限了。

“论个。”

“噗!”季海明一口水喷出来:“论个,一个多少钱?”

“十块。”

“啥玩意儿?多少?!”季海明抬头看看天,明晃晃的大太阳挂在天上,再看看季小冬,这不醒着吗。大白天发什么梦?

“十块啊。”

季小冬又说了一遍,说得理所当然。

十块钱一个是什么概念。他们家地里的麦子,一亩地一年能收不到400斤,一斤能卖两毛钱左右,也就是说,一亩地小麦一年,不算人工化肥农药浇水,毛收入不到80元,买不了她8个小草莓。

“你知道十块钱是多少吗。”

季海明觉得小孩子嘛,自己喜欢的东西,总觉得值很多很多钱,她自己种出来的草莓,肯定心里喜欢的紧。理解,能理解。

化身“李姐”的季海明,当然不会把小孩子瞎胡闹放在心上,他现在一心扑在村里的工作上,说着就要出门。

“你等会儿!”季小冬知道,她想上城必须得过季海明这一关,季海明不同意,王荣花必定会把自己看的死死的。

季小冬拉住季海明,跟他算了笔“经济账”,种粮食一年多少钱季小冬心里门儿清。种菜都远比种粮食挣的钱多,不然蔬菜瓜果能叫“经济作物”吗,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作物啊!

季小冬一番话把季海明震惊了!

季小冬看着季海明越来越吃惊的眼神,心里得意:是不是我的主角气场全开,快快快,拜倒在我的王霸之气下吧!

震惊的季海明说了句话:“你想钱想疯了吧!”

季小冬:???

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

在季海明看来,小孩子不知道钱多值钱,是能理解的。但你季小冬现在粮食、蔬菜、肉禽蛋奶油盐酱醋价格门儿清,你特么还跟我说你一个小草莓问人要十块,是你疯了还是我疯了。

季海明认为自己活了四十多年,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凭吃苦耐劳,省吃俭用给家里盖上两间大屋,肯定不是疯的那一个。

“你是觉得十块钱太多?”季小冬明白了结症所在:“那你觉得咱得要多少钱?”

“卖啥卖。”季海明不赞同卖:“给邻居百舍的分分吃得了。”

“不行!我一定得卖!”

硬的不行来软的,反正小孩子是有权力使小性子的。

季小冬转过身去撅着嘴,头上的小辫子都气得一颤一颤的。

刚刚还跟自己针尖对麦芒小嘴吧啦吧啦的闺女一下子眼眶都快红了,季海明瞬间服了软:“好好好,卖。等忙完这两天,我带你上城。”

“不要。”季小冬依旧气鼓鼓的。

“你爹也是担心你。”王荣花赶紧过来劝和:“我跟你爹刚进村部,这两天太忙,等忙完这两天,咱家一块儿上城怎么样。再顺道买点你喜欢的东西。”

不要。

季小冬眼泪啪嗒啪嗒下来了,做点儿事咋就这么难呢!什么什么都想好了,咋能想到一开始就有个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