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清穿之皇长子(197)

作者:因果定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等季兰继续问,他自己笑道:“额娘不知道,书房里小舅舅们虽然同我们年级差不多,可都不在一块玩的。皇子们是一群,皇孙又是一群,儿子自然和皇孙们玩在一起。”

季兰当然明白这是为什么,皇上的小阿哥也是正经皇子,不止辈分,论身份也高过皇孙们。可话又说回来,他们将来的前程就一定比几个侄子更好?

未必罢。

得寿、弘晰哥俩不说,那是太子的儿子,太子妃生的四阿哥还没出痘,这俩一个是太子的长子—生母是正经旗下官宦出身,另一个是同母所生的“预备役”。太子对这哥俩一向看重,如今只看一条,这两个孩子的出身和排行,将来封爵亏不着他们。

而其余的皇孙,不是直郡王的嫡长子,就是三贝勒的嫡长子,注定是两府承爵的那个。就不说老三的郡王丢了,可修书的差事没丢,听额驸说,皇上对他也不那么喊打喊杀了,将来还不好说。

单说直王府,保清封亲王是必定的事,以他的功劳,又安安稳稳这么多年,但凡脑子清楚的,弘晗这个世子都是稳稳当当,亲王世子位比郡王啊。

而如今的小阿哥们,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起步就能封个郡王?何况迟早要出宫开府,要哥哥们帮衬,要看太子的脸色……既然如此,现在作夭那是有病。

不管是真的早熟,还是身边奴才规劝,宫里的小皇子都会做到井水不犯河水。如果有一天海亮和人闹气,闹不愉快,也必然是和同辈人闹的。

季兰本想多说几句,可回忆一下当年保清和保成……算了,让他们自己解决罢。如今瞧着几个孩子性子都还好,就算有小摩擦,发生在小时候反倒是好事。

想想保清和太子今年夏天那些传言,想想万一闹大了,他们真的撕破脸会引起多大的动荡,而汗阿玛可能会做出的举动……季兰揉揉额头,一时自顾自的陷入沉思,而海亮拉着弟弟德克,不许他打扰额娘,直到外头传来一串通报。

伴随着“给额驸请安!”“额驸回来了!”的通报,班第踏进屋子,还没顾得上两个儿子,就赶紧问道:“公主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季兰这才回过神摇摇头,又看着两个儿子给阿玛行礼,看着他们告退,然后才道:“我不要紧,你不是说要去老八那边,怎么回来的这样早?没去蒙古王爷那边?”

班第把外头的大氅脱了,抱着暖炉坐在妻子身边,深深的叹口气:“怎么没去,唉!喀尔喀的人冲撞了翰林院的学士,还夹带着太监……”

“这什么一团乱,都碰到一块了?那怎么解决的,”季兰赶紧问道:“是老八出面,还是你出头了?”

班第一脸无奈:“都不是。直郡王从永定河回京,正好撞见,他给处理了。老八……过去怎么没看出来,这简直是个滑头!哎呀,这么滑头的人,方才我在汗阿玛跟前虽然没有添油加醋,可如实说明,会不会得罪他?”

“老八?”季兰摇摇头:“不会,你放心,哪怕他心里不舒服,也会把这事翻篇,巴不得大家都不记得。不过,他到底怎么滑头了,你别没头没尾的,倒是原原本本告诉我呀!”

次日,八贝勒同大姐夫班第在西华门外会见诸位蒙古藩王,并传达康熙皇帝的旨意,以及带领有资格面君的几位亲王郡王进入大内。八贝勒带着喀尔喀三部的亲王和郡王进入西华门,未奉旨的班第要打道回府的时候,却被一位老熟人拦住了。

“额驸这些年日子过得不错,想必早就不记得咱们这些堂兄弟了罢?”博尔济吉特氏的多尔济贝勒站在西华门外,笑道:“额驸在博格达汗面前有体面,是不是也能拉一把兄弟我?”

多年未见,多尔济也老了不少,他虽然嘴硬,可眼睛里都是恳求。回想当年在草原上,多尔济背靠着达尔罕亲王,还想要给大阿哥添堵,班第有些唏嘘,但依然警惕道:“这里是皇宫,天子脚下,有什么事情是我能管的,贝勒说笑了。”

“……这也不只是我的事,若是额驸肯出手帮忙,多尔济与达尔罕亲王都会感激不尽。”多尔济发觉班第想走,急急说道:“昨日城中与朝中官员起了冲突的人里……你还记得亲王的那个儿子吗?”

达尔罕亲王与端敏公主只有一子,就是亲王世子罗布藏衮布,但是,虽然时隔多年,班第也不会忘记,达尔汉王和妾侍还有一子!那个孩子当年就交给了多尔济来抚养,这在博尔济吉特氏中,算是一个少数人知道的秘密。

涉及达尔罕,班第没有直接拒绝,他假作思索片刻,而后才道:“昨日事情闹到了皇上跟前,直郡王当机立断宰了那个挑事的混账太监,可到底如何处置,也要看皇上的意思。”

多尔济知道班第说的是实话,一脸黯然的抚胸点头,就在俩人说话的功夫,八贝勒已经带着几位蒙古王爷走进了乾清宫,令老八没想到的是,他大哥正在皇上跟前。

第152章 :冲突(中)

按说胤禩应该满心不是滋味, 可这会他也就剩心虚,因为昨儿出事的时候他正好不在,听说消息之后一下没想好该怎么办……头回自己做主办差,他想要圆圆满满的把差事办下来。

就这样, 胤禩打算让大姐夫先顶住, 让他想想再出来收拾残局, 顺带在皇上跟前领功。

谁曾想他这是自作聪明, 运气又不好, 正赶上直郡王从永定河回来。他大哥哪里能容得下蒙古人和朝廷官员闹起来, 中间还夹着太监的烂事, 当场就把太监给打死了。

等他听人报信, 赶着跑过去的时候, 好家伙,一伙人已经被他的好大哥送到步军统领衙门去了。而直郡王直接拉着大姐夫进宫面君,胤禩灰头土脸又赶着也进宫, 却被拦在外头,就等到了梁九功的一句话“皇上忙呢, 八贝勒先回罢。”

康熙跟前不止有直郡王在,简亲王父子也在, 而且雅布全程赔笑。胤禩带蒙古王爷们进来的时候, 皇上正对直郡王说道:“就照方才商量的办, 你去罢。”

乾清宫里,八贝勒只是颔首示意, 而他身后的蒙古王爷们也都微微点头。说起来, 因为几次战事和会盟直郡王都有参加, 蒙古那边倒是和他更熟悉些。

等直郡王与简王父子离开了乾清宫地界,简亲王雅布才道:“还要多谢郡王在皇上跟前, 为我们府上周全,要不然……那作死的奴才!”

不怪简王在宫里爆粗,这事就是一场无妄之灾,摊在谁身上都够倒霉的。

胤禔昨儿才从永定河回来,赏赐也颁了、这段时间干的好的,他也许诺给他们某个好前程,又决定让旗丁分批次回城,这些事交给各位佐领就成了。于是直郡王与雅尔江阿就先一步结伴回京,不成想两个人带着随从刚刚进城,就撞见了蒙古人和一伙看上去是家丁的人围着个官员吵了起来。

“勒格安?”雅尔江阿居然认得这个人,他对胤禔道:“这是翰林院学士勒格安,也是镶蓝旗下,不过是科举出身。我阿玛想让他教我几个弟弟读书,怎么和蒙古人闹起来了。”

既然是镶蓝旗下,胤禔微微颔首,道:“来人,去把他们分开!”

等两个人的侍卫冲上去把双方分开,又将看热闹的赶走,胤禔带马上前,呵斥道:“天子脚下,首善之都,你们也不懂自矜身份?成何体统!”

勒格安不是直郡王门下,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后裔、奉国将军阿尔苏门下。勒格安在镶蓝旗也是少见的读书人,因此本主虽然籍籍无名,可到底是简王一脉,勒格安也一直盼着什么时候能攀上简亲王这颗大树。

至于直郡王……他倒是想,却苦于毫无门路。是以,当简亲王传话要见他,勒格安就赶紧奔着简王府去了。谁知道简王府这样的门第,外头管着传话的太监常六儿活脱眼睛长在头顶上,张口示意要传话钱。

勒格安囊中羞涩,然后传话太监常六儿回来就硬邦邦甩下一句:“王爷没空见你,快走、快走!”

这摆明了是敷衍,这、这,勒格安气的说不出话,原想说自己是王爷请来的!可想想自己的身份和品级,宰相门房七品官、打狗还要看主人,这太监也有七品了,自己才六品……说王爷“请”自己过来,勒格安也不敢说这种大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