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康熙那样态度暧昧,但给毓庆宫赏赐的时候,四阿哥得到的赏赐相比哥哥们依然略高半格。康熙有些避忌不假,但对于年幼的嫡孙也依然有三分疼惜,也就是这份心思,让太子和他的属臣抓了个正着。
胤礽近来还算稳得住,与此大有关系,并不是说胤礽要打这张孙子牌,只是这个新发现让他有了新思路。这些年来,总归是索额图,乃至于长泰舅舅挡在前面,皇太子本人从未与皇帝当面闹的不愉快,尤其在立储等关键问题上,所以他总还是皇上的好儿子。
“几个小孩子已经到宁寿宫了?”
康熙散了早朝,见了部院大臣、批了几本要紧的折子,就将梁九功叫过来问道:“只有三个孩子在宁寿宫?如此你去传话,朕一会去给母后问安。”
“回主子话,”梁九功就道:“除了大格格、得寿阿哥、弘晗阿哥、弘晰阿哥,弘晋阿哥同毓庆宫四阿哥也都在,太子妃并直王福晋、大公主也在宁寿宫陪着太后说话呢。”
“……哦?”康熙手中的毛笔顿了一下,季兰也就罢了,她常入宫陪太后,直王福晋送孩子们入宫也正常,可太子妃带着弘晰也就罢了,怎么把毓庆宫的孩子都给带出来了?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带着孩子们来给太后问安?
“你去传话,就说朕……半个时辰之后过去。”康熙还是这么吩咐道。
等到皇帝过去的时候,就只剩下季兰同胤禔带着孩子在太后跟前了,直王福晋告退去了延禧宫探望婆母惠妃,太子妃也回了毓庆宫,顺便把弘晋与四阿哥带走。
此刻留下的四个年级相仿,就比较能玩到一起,但这会都规规矩矩的排好队等着给汗阿玛问安。就连康熙瞧见他们就马上自然的流露出笑意,谁不喜欢满堂平安、儿孙遍地呢。
等四个孩子见了祖父,挨个得了垂问,又给了赏赐,等他们退下的时候,康熙才看向了一双儿女。
“你们能陪着太后,朕很欣慰。”康熙微笑的看着一儿一女,一边对太后道:“也省着母后在宫中闷得慌。”
仁宪太后赶着叫人给皇帝儿子端芝麻糊来:“冬天要保养,喝这个。”然后才道,“咱们季兰不说,太子妃、保清他媳妇,还有几个小孙媳都是常来的,我在宫里也不少人说话。瞧瞧你们汗阿玛,还得操心这些。”
这就是操心的命,胤禔和季兰碰一下眼神,都是偷笑。康熙笑道:“怎么也不能让母后常日无聊,诶,老九、老十也到了择妻的年纪了,明年有博尔济吉特氏的格格入宫参选,母后要不要仔细瞧瞧?”
哟,这就是提示了,太后先是楞了一下,季兰此刻就道:“恭喜妈妈又要娶孙媳了!”老太后这才连连点头,这是皇帝对蒙古的态度放松了?太后来不及想这些,那边胤禔也来凑趣:“妈妈,九弟、十弟也娶了媳妇,您可不能疼小的,把,譬如大姐姐忘在脑后。”
气的季兰用手帕要砸他,胤禔佯装躲开,殿内一片祥和。等笑声渐落,才听康熙问道:“对了,方才梁九功说毓庆宫三阿哥、四阿哥都在,怎么,跟着太子妃回毓庆宫了?”
“……”原本热闹的笑声戛然而止,胤禔看了眼季兰,不得不硬着头皮解释:“禀汗阿玛,是这样的,四阿哥摔了一下,太子妃这才将他带走。”
时间退回到一个时辰以前,苏日格姐弟与弘晰兄弟俩说的兴高采烈,还约好了改日一起去景山跑马。但四阿哥被冷落的不太高兴了,就抓着弘晋想和三哥说话,不想弘晋一门心思听兄姐叙话,弟弟一抓他,给他吓了一跳。
就那么一甩手,四阿哥也吓了一跳,不由自主的退后一步,左脚绊右脚的摔了一跤。
其实这不是什么大事,小孩子之间的意外而已,但四阿哥摔了一下之后大哭,弘晋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得寿与弘晰的表情当时就变了。
几个小主子们说话的时候,乳母太监都不敢太靠前,这里毕竟是宁寿宫,不是旁的地方。小主子们在院子里玩耍,他们都远远看着,免得碍事。
所以当四阿哥绊倒的时候,太监乳母迟了一步拥上来,这个时候得寿已经把四阿哥扶起来了,而且高声道:“没事儿,四弟绊了一下,没受伤,你们去禀告额娘,我送四弟回去!”
临走的时候,得寿拉了一下苏日格的袖子,眼睛里都是恳求。
他们毓庆宫怎么个情况啊?弘晗也看向了姐姐,这点猫腻被看在眼里,得寿摆明了担心弘晋吃挂落,所以只说四阿哥绊了一下,又让他们姐弟给打掩护。
苏日格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在太子妃询问的看向他们的时候,苏日格与弘晗异口同声“就看见堂弟绊了一下!”
小孩子的记忆很容易被篡改,在大家众口一词的情况下,四阿哥自己也蒙了,对太子妃道:“额娘,是我自己绊倒的。”这事才算告一段落,最后太子妃将弘晋同四阿哥带走,得寿与弘晰还担心的望着他们。
苏日格就悄悄对弘晗道:“他们不同母,简单的小事也那么复杂……”
弘晗却摇摇头,他并不深沉,还带着几分孩子气低声道:“如果四阿哥不是太子妃所出,一定没这么麻烦。”
第141章 :发大水
苏日格有个习惯和普通女儿家不太一样, 她心里有事不会事无巨细的和额娘讲,因为之前母亲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给了她很大的刺激,等闲她不与额娘谈一些带有沉重感的话题。
所以这些话题,苏日格会选择和阿玛聊聊, 就像宁寿宫里发生的事情, 胤禔在回府的途中就知道了, 包括弘晗最后的点评。
“咱们儿子不笨……”胤禔语气复杂的对着道琴叹道, “还真是挺会想事的, 我还以为他不太爱说话, 这段时间又忙, 没空多问问他。。”
那可真是“早熟儿童”。
道琴自然高兴儿子聪敏过人, 只是他们夫妻恩爱, 道琴那种“儿子聪明,日后有靠”的心态并不强烈,所以她马上就发现丈夫的态度不大对头。
“弘晗聪明, 你叹气做甚么。”道琴坐在胤禔旁边,“他自己会想事情比什么都难得, 你不是也说过么?”
“我是说过,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我这不是有点担心嘛。”
这会胤禔可终于找到了老父亲担心受怕的感觉, 过去他总担心把孩子给养坏了、教坏了, 现在他成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怕孩子长坏了”,小时候聪明、大了是个笨蛋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么一想, 对于一个“胸有大志”的男人来说, 太吓人了。
“王爷当年也是少年老成,当初人人都说大阿哥稳重, 汗阿玛不也很信重你。”道琴哑然失笑:“有其父必有其子,你怕什么!”
我这是……
胤禔试图反驳,张着嘴又发现无话可说,他总不能突然和老婆说“我有前世!”这种话。直郡王抓抓头发,最后只能在爱妻一脸“真拿你没办法”的表情里,干巴巴的表示“咱还是先睡罢。”
府中孩子平安归来,直郡王府又恢复了往日的恬淡平静,除了旗下佐领们赶着贺小主子们平安,险些踏破了门槛。
虽然本主直王爷不喜欢不务正业的旗下人逢迎拍马,可因着是小主子们痊愈,王爷倒也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何况敢上门的几位如阿林佐领,那都是身上有差事,等着同直郡王回事的。
“关于查明旗下男丁事宜,奴才等俱已办好。”阿林说道,“这次办差,萨宾图、苏鲁等也出力不少,多赖王爷您多年照拂教导,这差事方能办的顺利。”
胤禔点点头,视线却没有从手里的文书上挪开,阿林嘴上会说,但更会做事。这份文书罗列详细,旗下各佐领,不只是胤禔门下,而是整个镶蓝旗范围内的数字都很精确。
“的确没少下功夫。”直郡王满意的笑道:“此番你辛苦了,你弟弟阿山也办差得力,本王打算晋升他,有功要赏么。至于你,这两年若是火器营有空缺,你愿不愿意补上去。”
当然是愿意的,如今眼看着火器营增增日上,最得皇上的看重,傻子才不想往前填补。直郡王说的当然不是那种简单的战时编队,听王爷的意思,许是让他真正的在镶蓝旗,亦或是其他地方补个实缺。
阿林还在高兴,旁边的苏鲁也不甘落后,说道:“主子,旗下人丁繁衍,原本以为皇上征讨噶尔丹以至旗下死伤不少,不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