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妆(50)

作者:姚霁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东平郡王这么些年都不曾与他生份了去,会说话这一项,以及听话这第二项,都是极好的。

当然,还有最要紧的第三项,便是他始终如一地愚蠢着,这些年闲散下来,越发成了废人。

不过,他膝下那个幼子,倒是有点意思。

建昭帝笑容微顿,两眼眯了起来。

难为那孩子怎么想的,竟能够想出这样一个法子,在行宫走水之后,立时便生出嫔妃逾制之事,而后再将这两件同时置于朝堂,端看风向如何。

明面儿上看,护卫皇后的那八百御林军,半个京城的人都瞧见了,其声势之浩大,实在是现成的攻讦利器;

反观行宫走水,因火没怎么烧起来,便也不曾闹得满城风雨。但是,该知道的肯定都知道了,就算不知道,过两天也能听到风声。

逾制在明,走水在暗,当这两件事同时出现,满朝文武、衮衮诸公,又会作何选择?

舍明究暗?

还是弃暗逐明?

更有甚者,以明掩暗、推明压暗,将皇后逾制之事闹得天下皆知,而行宫走水便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果然有趣。

建昭帝扬了扬眉,笑得天真而纯粹。

他怎么就想不到这种损招儿呢?

若单只行宫走水,没准儿那些“直臣”就能给他扣上个“享乐”的帽子。可如今,嫔妃逾制这么个大幌子放在前头,现成的理由,不谏简直没天理啊。

而最有趣的是,那孩子竟在祖训里找到了一句话,有了这句话打底,皇后就算带上八千御林军回宫,那也是合乎祖训的。

到时候,不知道这些“正直无私”的官员们,那脸被打得疼不疼?

而籍由此事,那铁板一块的朝堂,说不定就能撕开一条口子,让人看清一些东西。

这是真正的阳谋。

建昭帝舒心地笑了,随后便转向东平郡王,带着几分好奇地道:“说起来,你家那小五子,对咱们宗室的祖训竟是倒背如流么?若不是他提了一嘴,就连朕也没注意到那祖训里竟还有那么一条。”

东平郡王此时再不敢相瞒了,一脸诚实地道:“回陛下,这不肖子从前老犯错儿,臣就常罚他抄书背祖训,臣想着,他许就是这么着把祖训给背熟了,这才跟臣说了那个法子。”

说到这里,他又有点不甘心,觉着这功劳怎么着也得算他一半儿,便又乍着胆子小声道:“不是臣说,这小子也就说了个大概,余下的都是臣给他周全了的,臣可废了老大功夫呢。”

建昭帝忍笑点了点头:“是,朕知道郡王有功,朕只是这么一问,正所谓雏凤清于老凤声,若没你这聪明的爹,也就不会有聪明机灵的徐小五了。”

“陛下谬赞,臣不敢当。”东平郡王立马高兴了起来,恨不能手舞足蹈,以示开怀。

“无论如何,你们都立了大功。”建昭帝站起身,在案后踱了两步,负手望向窗外微雨的天空,神情感慨:“从你算起,你家王妃,朕的淑妃,还有你家小五,都是有功之人,待回宫后,朕必定有赏。”

言至此,忽又转首,目注东平郡王,眸中映两点幽幽烛焰:“特别是你家小五,委实是个不错的孩子,何时有空,带他进宫给朕瞧瞧。”

歇一拍,又挥了挥手:“还有王世子他们,朕也好些日子没见了,到时候也一并带进宫来罢。”

第067章 木屑

东平郡王大喜过望,忙恭声应是,心下却生出了两分可惜。

可惜了,这一份大好前程,竟不曾让他或他的嫡子们得着。

便宜了那孽障。

说起来,东平郡王的两个嫡子——长子徐直、次子徐肃,如今皆无职在身。

至于剩下的庶子们——三子徐珩、四子徐瑞、五子徐玠,就更是白身一个了。

而他方才与建昭帝所说的“小五”,自然便是五子徐玠了。

事实上,就连东平郡王自己,也不过是个空头王爷,俸禄虽然不低,却也远还没到富贵滔天的地步。

有时候,看着那些文臣们一个个清清贵贵地,吃的用的却比他这郡王好了不知多少,他就会特别地羡慕。

若他手头也有实权,又何至于过得如此紧巴?

不过,他很快便又想开了。

谁教他儿子多呢?无论哪个儿子得了前程,于郡王府皆是好事不是?

不是他吹牛,旁的他不敢与建昭帝比,唯独在生儿子这件事上,他可是压着皇帝陛下一个头的。

他有五个儿子呢。

东平郡王腆着肚皮抚了抚颌下的胡须,两眼眯成了细缝,心下挺大逆不道地觉着得意。

成不成器的且不说,只看这儿子的数量,那还是相当可观的,且五个儿子也都大了,但凡有一个能够立起来,郡王府也就立起来了。

再者说,除了这五个儿子,他膝下还有好几个丫头,到时候联上几门好姻亲,不就又能得些进项?此外,徐直前两年还给他添了一双孙子孙女,这日子越发有了盼头。

儿孙福也是福么,东平郡王心宽体胖地想着。

“你家小五,今年满十五了么?”建昭帝忽地问道。

东平郡王醒过神来,忙俯身道:“是,陛下,臣那不肖子文是咸安二十八年六月生的,今年正好十五岁。”

咸安乃先帝年号,先帝在位恰好整三十年。

建昭帝点了点头,又开始出神。

东平郡王见状,自也不敢再说话,便也跟着发呆。

直到现在他仍旧觉着,他这个幼子,是个挺神奇的存在。

说来,徐玠的生母出身是极低的,且很早就病死了,东平郡王事情又多,这孩子小时候又顽劣,没少讨打,后来他烦了,干脆丢开不管。等到这孩子长成文不成、武不就的纨绔子弟,东平郡王再想管教,却已经太迟了。

他打断了好几根藤条。

越打,这孩子就越淘坏,大有踏上歪路一去不返的架势。

可谁想,打从半年前起,也不知徐玠通了哪一窍,居然莫名其妙地便将那六十四卦给精通了,头一次出手,就让东平郡王赢了与定国公的赌局。

紧接着,这孩子在学里也渐渐弄出了名堂,竟是一通百通,连带着那提笼架鸟、招猫逗狗的坏毛病,也一并改掉了,竟成了宗室勋贵中百年难得一遇的读书料子。

自此后,东平郡王对他的看法大为改观,而这孩子也争气,除了书读得好,卜卦更是一卜一个准,从没错过。

不过,他个怪毛病,举凡占卜,必须是他“心有所感”,强求却是求不来的,就算拿刀子逼着他,他也不会卜。

他说“此乃天人感应,岂可强求?天若不予,取亦无取”。

东平郡王先还将信将疑,不过,这半年来,徐玠时不常地便要“心有所感”,而郡王名下那十几间铺子,便这“天人感应”之下大赚特赚,不过半年时间,竟把那积年的窟窿都给补足了,还有大笔盈余。

东平郡王直是乐得不行,自是越看这孩子越顺眼。

七月初七那天,徐玠一大早便白着脸跑来告诉郡王,他昨晚忽然心悸,遂起床占卜,竟卜出行宫将会于七月初八晚上走水,且卦中有变,主小人作祟,若这场大火不能阻止,则“紫微星黯”,天下亦将动荡。

东平郡王犹豫了一整天,到底架不住那“富贵险中求”的诱惑,壮着胆子连夜赶赴行宫,将此事源源本本告知了建昭帝,就此免去了行宫的一劫。

“朕这些年来忙于政事,倒是与亲戚们都生份了,你也是的,也不说提醒朕一声。”建昭帝的语声终于出完了神,开口说道。

东平郡王立时拉回了心神。

听来责备的一番话,却透着股子亲近劲儿,显是要与他拉家长。

他登时满身的肥肉都轻了几斤,谄笑着躬腰道:“陛下每日为百姓操劳,微臣又怎敢拿这些家长里短搅扰您呢?”

建昭帝便笑:“家长里短才有意思,一家人也热闹。”

“那是,陛下圣明。”东平郡王乐呵呵地道。

又扯了两句闲话,建昭帝便撩袍坐下,神情渐渐变得郑重起来。

“如今,还是要查清这火是怎么烧起来的。”他道,眼底光焰不住跳动。

今天早上,他收到了一份密函,金执卫并内府密探经查发现,在连接长春、永华、玉清等主要宫殿的宫道上,散落着大量木屑以及少许硫磺。

上一篇:夫人世无双下一篇:第一女王[末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