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没有办法,肖家庄的奶粉加工厂里仍然只是这么多人手,加班加点所制作出来的产品也就这么些,所以再收回了第一批投入款以后,肖遥召开了一个股东大会。
应邀来的股东有肖大林夫妇,肖大贵夫妇,许大茂也就是边塞来的那派汉子的头头,肖望才以及代表的肖家庄百姓,老刘还有林清隽。
见长桌上坐的满满当当,肖遥才步步踏入主位。
她这一来,原先还交头接耳的众人就自发停了正在议论的事情看着坐在主位上的肖遥。
现在肖遥的做法非常有章程,且将加工厂管理的井井有条,任谁也不管因为年纪的原因去忽视他。且现在因为奶粉加工厂仍然是个作坊式的营业,所以没有办法,因为人手的问题,这些股东也都在岗在线。
财务在今年入夏的时候肖遥也请了一位在随县来说都以公正出名的账房先生,所以为了此次会议,账房先生也将这段时间以来的流水都写了出来作为这次会议的参考文件。
“大家也都知道这段时间以来我们肖家庄的奶粉非常走俏,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经常断货的原因。”肖遥起了个由头。
肖望才好大喜功,当即就开始吹嘘起他们奶粉多好多好,下面人默默听着,林清隽也挑了眉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知道一向以高效率要求自己的肖遥不会有这么闲心雅致,花这么多心思来召集他们做这种售后总结,一定还会有别的目的。
“很好!”等到肖望才说完,肖遥还特别捧场的给了他一个很好作为结尾,这让肖望才又高兴的红了脸。
“所以这次喊大家前来,是想要听听大家的意见,首先再听这个意见之前,先让我们的账房先生将今年的账目以及每人到此时此刻起会分得多少利润发给大家过目。”说完,肖遥冲账房先生使了个眼色,账房先生点头将手里的账册和核算后每人分得的利润细册发给了大家。
此时账房心里也在感叹,不过一个加工厂,就让这么多股东赚的盆满钵满,若自己是肖家庄人的话,现在哪还需要这么大年纪还要出来讨生活,早就是个富足的田翁了。
肖望才接到手里的细册后咋一看瞪大了眼睛,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直到被金钱的狂喜冲昏了头脑,去问一边平日里自己敬畏的林大人:“林大人,你看我这分红真的是五十两?”
林清隽看了看他的细册后点头确认,目录微笑道:“的确,恭喜村长了。”
肖望才得到了林大人的确认后更觉得自己置身在云雾中不可置信了,嘴里一直嚷嚷道:“天呐天呐。”要知道他今年本金才投了七十两不到,只半年时间就赚回了一大半的银钱,况且自己现在拿的这还是分红,本金还在厂子里动都没动。发财了发财了!他的双眼血红,身子都激动的发抖。
应该说是场上看到细册的每个股东,脸上都是不可置信的模样,面面相觑的同时,不免看着对方确认,似乎在问真的赚到这么多了?
林清隽看着手里的细册,足有百两银子的分红,面上不露声色,内心对肖遥的敛财能力敬佩不已。
“遥丫头啊,我们这真的能分到那么多银子?”老刘就忍不住问到了,他身边坐着的就是草原汉子许大茂,也是求知欲极强的看着肖遥。
肖遥笑道:“对啊,这次接着这股东风,可让咱们肖家庄的奶粉在天乾狠狠的出了一次名,很多货物都供不应求,尤其是幼儿配方的奶粉,市面上经常性的断货,养活了不少黄牛。”
提到黄牛,在坐的人心里都不喜,一个个都非常厌恶将自家平价多销的奶粉卖出这样的天价,肖大林就问道:“遥儿,可有解决之法?”
“有倒是有,只不过……”肖遥话说了一半,故意卖了个关子。
其他股东的好奇心果然被吊起来,纷纷嚷嚷着让肖遥将办法说出来。只有林清隽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看着肖遥。
肖遥只当是没有看见他那戏谑的目光。
肖遥很像大家都在提问,自己一副盛情难却的模样,向大家提问道:“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产品为什么供不应求呢?”
“味道好啊!”
“新奇吧。”
“僧多粥少,咱们的货物紧俏啊!”
“是不是咱们做奶粉的速度不够快?”
“对了!”肖遥突然的声音将正在七嘴八舌发表意见的大家吓了一跳,她脸色赞许的看着自己的老爹肖大贵:“爹,你说的太对了。可不就是咱们做奶粉的速度不够快,咱们打从建奶粉加工厂的时候就定义了奶粉走的是大众路线,打的是让普通百姓家都能买得起的营养品,但现在呢,大家好好看看!”
第249章 重金投入
接着,账房先生又将按肖遥要求做的一份细册发给了大家。
林清隽了然,就知道这次肖遥没事不会喊他们过来。
看到细册上面的数字的确有点触目心惊,连一向大大咧咧的肖望才都惊呼:“我们卖的不过就六百文一罐的奶粉,怎么到他们手上就卖到了三两多银子,这价格翻了五倍都不止啊!”
肖大贵这段日子自然也知晓了这种情况,并将现在送货途中遇到的事情说了一下:“今日也有不少的商贩直接在半路上就能迎我们,将原先合作商家的货送完以后剩下的都被这些人包圆了。说是一定按照市价卖,不待价而沽,可我们也没人监管着,没法知道他们是否真的这样做了。”
“这就是我要和大家接下来要讨论的事情。”肖遥轻敲着桌面,看向桌子前各个股东的脸色,同时嘴里说道:“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奶粉的产出量跟不上市场的行情,这才养活了一批蛀虫,若是我们的奶粉每月出货量充足,让市场一直是饱和的状态,就不存在别人提价的可能,也能让我们奶粉市场回归到正路。”
“对对,就是这个道理。”肖望才连连点头道。
所以……肖遥看大家都挺能接受的,接下来就真的要说到正事上来了。
趁热打铁道:“所以这次我准备将前期投入扣除成本得来的利润重新投入到生产上去,将我们肖家庄的奶粉加工厂扩建和招纳工人,做成咱们随县最大的工厂,能养活随县的百姓和官府的税收。”
她这话看似豪情万丈,可在坐的除了随县的知县林清隽和一直坚定支持她的肖大贵夫妇,其他人都陷入了纠结的选择中。
因为刚刚赚到手还没摸过和捂热的银子就又要投入了……
其他人面面相觑,就连肖望才都陷入了抉择。
肖遥也不急,若是他们不同意投入扩建的话,她自然还有第二种方法,只是用出来的话,大家脸上都不好看了。
最先表态的竟然是边塞汉子许大茂,对着肖遥道:“东家,我只是一个粗人,但当初说服兄弟们将花牛都入了股,存的也是孤注一掷的勇气,短短几个月不到的时间您带着我们非但将本钱挣了回来还带我们又赚到那么多银子,您的能力有目共睹。我许大茂要钱没有,有的是一把子力气,我们兄弟股份赚到的银子小东家尽管拿去投入生产,我们还拿着工厂里发的工钱,足可以养活自己度日的。”
肖遥心里感到员工对自己的这份信任。
许大茂又憨厚的笑道:“小东家,还要多指望你哩,我们兄弟几个都打算今年年底将边塞的家人都接到这里来定居!”
“好!”肖遥应道:“一定办到!”
他们拿出了所有的信任,自己一定会全力以赴。
有了许大茂做了开头,肖望才和老刘也纷纷点头同意,于是关于加工厂扩建一事就完全板上钉钉了。
自从肖家庄加工厂兴起以后,就有不少灾民无论每天去多远的地方乞讨,晚上一定要回到肖家庄周围,他们可是听说了,现在在加工厂里干活的那些人之前也都如他们一样是无家可归的沧州难民,得亏加工厂的小东家心地纯善,开办了加工厂养活了他们。
自己这一批是后来的,每天只能看着那些人羡慕不已,日日夜夜都有人看在这个地方,唯恐加工厂缺人而自己这些人会漏掉这种机会。
陈海一家也是如此,尽管他每天拖着一条残腿,却再也不敢有一分怠慢的心思,唯恐自己会错失这样的机会。
上次他没有听自己大哥的话投靠了陈驼子,先前陈驼子做的是好,好吃好喝的供着自己一家三口,可在一次和别的势力人斗殴中他被人打折了腿,妻子也因为从他身上见不着希望,将女儿丢给自己后就跟着别的男人走了,女儿三岁的稚龄,他就是再如何想不开,也不能拉着自己懵懂的女儿一起去死,好死不如赖活着,每天靠着乞讨零丁的剩饭剩菜养活自己和女儿,至于陈驼子那一行人,早在他不中用的第一时间就将自己赶出他们的阵营,美其名粮食从不养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