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房早,结束的就早,李敏跟着陈文强去ICU,看白天做的那个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洪主任还没有走,在做下班前的最后查房。
ICU的患者不多,四个大病区只使用了两个。入目就是身上插着各种管子的沉默患者,以及各个床头滴滴作响的心电监护仪。正是交接班时候,不仅洪主任在查房,夜班护士也在进行交班查房。低低问询 低低回答的声音,从一个床头到另一个床头。
陈文强和李敏在护士站那儿,悄悄翻看那个患者的病程记录 医嘱单,然后去患者床前,却见患者闭着眼睛仰躺,不知道是还没有从麻醉中苏醒过来还是睡着了。床头的心电监护仪上,心电图的波形很完美。心律 血压也都在正常范围。
负责这个患者的护士,守在患者的床头,见他俩过来就站起来问:“陈院长 李主任,有事儿吗?”
“没事儿,我们就是来看看。”
李敏翻看护理记录,对照输液架上挂着的已输入的药液单,陈文强歪着脑袋 就着李敏手里的东西看。
“如何?”
“也就这样了。”陈文强低头认真给患者做了一个简单查体,以明确患者脑血管栓塞的情况。
洪主任远远看到他俩,匆忙把手头的事情交代给值班大夫,然后疾步朝他俩走过来。
“陈院长,患者回来ICU后有清醒,周主任又给一些药。”
“让她睡着也好。三点的生化结果我都看了,五点有复查吗?”
“有。估计差不多也该送结果回来了。化验室孙主任说了,若有异常他会先给我电话的。”洪主任向陈文强汇报了患者的术后情况,
“那就好。这个患者你费点儿心,让夜班大夫也多费点儿心。这样的患者能痊愈,也代表了咱们医院多科室合作的能力和成绩。”陈文强很诚恳地勉励洪主任。
“嗯,我明白。”洪主任表示自己理解。这样的重患若能痊愈,是ICU存在的意义和骄傲。再则能让干诊赵主任陪去手术室 并带了外人进去看手术的人,其份量就不是一般“赖”住在干诊病房的人能比拟的。虽然赵主任没说什么,但自己能感受到他的感谢心情。
然后洪主任跟着陈文强走出ICU。
到了小走廊里,他转回头说李敏:“小李今天的手术做得不错啊。手挺稳当的,没受什么影响。”
李敏摘了口罩笑笑,说:“洪老师,我只管做缝合,不用去担心别的啊。所有的压力都在你们身上,有你们扛着呢。”
陈文强也笑着说:“小李是因为有我们给她做依仗,她是什么事儿都不用担心,自然手稳了。”
洪主任感慨:“年轻就是好。有依靠,心里就不慌。遇事儿可以去找上级医师,然后找主任,无忧无虑无所畏惧。像我们现在,就只能自己抗起来了。”
陈文强调侃道:“你现在是主任了,全院的重患都等着你呢。有没有后悔过来抗大梁?”
“男子汉大丈夫,说后悔多不好听啊。”洪主任开玩笑。
“后悔你也回不去医大了。”陈文强也开玩笑。
“我回去干嘛啊。只要我这辈子想争上游,早几年,晚几年,早晚都要自己挑大梁。再说我抓住了你给我的这个扛大梁的机会,万事自己做主不说,还不用再挤在筒子楼里了,何乐而不为呢?三室一厅住着,比集体宿舍好的,是不是,小李?”
李敏把隔离服挂好,抿着嘴 笑着点头。
*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李敏挺高兴地坐在饭桌边,她一手按在婴儿车把上,一手逗潘嘉。留着涎水的潘宝宝,笑得和不拢嘴,他脖子下面的围嘴很快就湿了。
李敏解下他的纱布围嘴,递给严虹说:“换个新的来。”
潘志站起来,从严虹的手里接过纱布围嘴,回房间拿回来一个后,他弯腰把围嘴系到潘嘉脖子上。潘嘉躺在车里,抱着软皮球使劲儿啃。
潘志爱怜地给他擦去口水,点点他的鼻子说:“傻小子,啃到什么了,笑成这个模样。”
潘宝宝没理会他爸爸的亲昵动作,全部注意力都在嘴里的皮球上。严虹拽过婴儿车上为他预备的小手绢,擦去啃湿的皮球上向下流的涎水。
“敏敏,潘志说你中午上了一个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累不累啊?”
“没累着我。我只做了瓣膜置换的缝合部分,都没等缝合心脏,石主任就让我就下台了。”
李敏接过小芳递过来的汤碗,用长颈的咖啡小匙轻轻舀了汤搅。经过穆杰连续几个月 坚持不息的努力,李敏接受了广东人的餐前喝半碗汤的习惯。
严虹又给这种行为锦上添花,她用最小的四寸骨瓷金钟小碗 配上长颈的咖啡小匙喝汤。俩人一小匙一小匙地喝着清鸡汤,说着白天的工作。潘志从开始的不习惯 不参与 不反对,到偶尔也加入她俩的这种喝汤方式。
半碗温热的鸡汤进肚,精神头是好了很多,也有了食欲。
“师妹,听说今天那个手术挺难做的?”
“手术本身不算难,已经做过快十例了。难在患者的一般状态不好。周主任整个人都紧张得不得了,ICU洪主任也陪在手术室。其实不仅是石主任怕患者下不来台,就连陈院长和赵主任也怕的。”
“这么多主任围着她打转,是什么重要人物?”严虹随口问道。
“她的药费是赵主任签字的。还不够资格住干诊,但赵主任全程陪着的。麻醉周主任紧张是因为上台前的会诊,那患者就有左心衰,休克,血压一直靠升压药维持的。洪主任紧张是因为ICU在之前死了一个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大家都怕下不了手术台。”
“你刚才过去ICU了?”
“去啦。”李敏把最后一点儿汤喝完,自己去厨房盛饭。等潘志和严虹也都盛饭回来,李敏把患者术后的情况说了一下。
“我看洪主任写的病程记录,患者在麻醉时就出现脑梗塞,左臂肌力下降,但下班前我跟陈院长去检查,肌力有Ⅲ级,也还算可以吧。”
“是血栓还是脱落细菌栓子?”
“虽然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有血栓形成的迹象,但洪主任考虑是脱落的细菌栓子。就患者目前的状态,明天或者后天会给她做磁共振,看栓塞了哪些血管。”
“会开颅吗?若是脱落的细菌栓塞。”
“不会,上抗生素了。剂量够大 杀灭了金葡菌,栓塞自然解了。若是血栓的话,依目前受累的程度,也不会开颅的。过后慢慢溶栓或者中医治疗了。”
“那会不会晚?错失最佳溶栓时机?”
“会啊。但她今早那左心衰 休克都要命的。后来在手术台上,肯定不会给她溶栓的。先救命再说了。”
李敏耐心地回答了严虹的提问,然后问潘志:“潘师兄,那个法鲁氏三联症的患者,住进来几天了?”
“上周二进来。那是石主任亲自管的患者。”
李敏略吃惊:“是吗?我看全是苗粤生写的病历 下的医嘱啊。”
“那大病历写了两回,首程写了三回,医嘱是石主任口述的。”
“噢,这样啊。我还以为苗粤生进步了呢。”李敏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严虹追问李敏为什么。
李敏就说:“苗粤生实习的时候,他的病历书写等照现在差很多,我还以为他突飞猛进提高了呢。原来是石主任修改之后的。”
*
潘志又添了一碗饭回来说:“师妹,你说我要是心胸的手术都上台,你觉得有可能不?”
“那有什么不可能。那些基本缝合你都做得很好了,只要给你机会,有体外循环的时间逼着,你自然也就能快起来了。那缝合瓣膜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儿。”
“还说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儿?!柳主任和石主任都让你去缝瓣膜的。”潘志无比艳羡。“我不说三年五年,我就是十年八年能去缝合瓣膜都好。”
“你真想?”
“是啊。谁不想啊?不在心胸外科也就算了,过来了不能上心脏的手术,实话实说啊,我这心里和面子上肯定是过不去的。”
“你真想就和彩虹一起练呗。只要石主任看到你的速度快起来了,能超过他且稳当,他肯定会要你上心脏手术的。真的!
你看上次血管置换,他都给你上手的了,说明他还是信任你的。”李敏放下饭碗,认真地对潘志说:“下个月我开始上课,以后每周也就二 三 四这三天能上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