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太后懂金环的意思:“杀子非常人能为的。”
“太后也说了,非常人。”
沈太后神色不明。
兰烬落
她的事越发甚嚣尘上,从都城蔓延到宫内,每一个人都在议论。长乐能察觉到周围人对她的轻微目光,察觉到顾姐姐不经意的深意凝视。
“也许你该回一趟沈家。”
长乐一语不发。
顾氏轻抚着她的手,宽慰地道:“沈家是母后的母族,你是她的女儿,她不会不帮你说话的。只需要出来解释一下,就好了。”
“所以在顾姐姐眼里,我便是有罪的吗?”
顾氏解释:“我当然相信你,只是人言可畏。”
“人言再可畏,我相信我的哥哥不会害怕的。顾姐姐,我没有杀沈霄佑,也没有嫉妒成恨绝了他的后。事实上,如果母后肯听我解释一句,今日的传闻根本不会出现,所以,要害怕的不是我的,而是以言语为刃的人。”
顾氏端坐在黄木上,目送长乐消失在帘后。
她控制不住地咬着指甲,嫉妒在灼烧她的心,恨不得追上去,掐住那段像天鹅一样脆弱的脖子。
明乾宫内,温炤坐在龙椅上想着事情,在一位文官提到某个字眼才抬头看他一眼。
官员道:“防民于口,甚于防川。众口铄金,积是成非,望圣上早日决断。”
“如何决断?”温炤问,“一次妥协,然后次次妥协。明明无理的要求,只因谁说话声大便判谁有理吗?”
“圣上,堵不如疏。曹举人无辜枉死,必须要妥善处理,安抚众学子更是当务之急。”忍受着温炤的目光,官员继续说,“圣上,可将此事拖至会试之前几日,越是临近会试,越忙碌,一心只读圣贤书,久而久之便忘了此事,只是在此前,需要长公主稍作配合。”
“处罚她吗?”
官员连忙解释:“并非严厉处置,可以重拿轻放。待会试临近,再由沈家出面,为长公主说情,讲明缘由,施粥行善等等,长公主只需明哲保身几年便可了。”
这时,冯腾从外面走来:“陛下,陆大人来奏,前几日抓人的官差死了。”
温炤皱眉,突然道:“陆安成既然管不住,全权交予刘寿,朕要知道到底是谁在都城内搬弄是非。”
官员慌张:“圣上使不得呀,按祖制,交付刑部与大理寺共审,由都察院稽察,焉能由一个内阉掌审理?这是乱了礼法呀!恳求圣上收回成命。”
“朕只想要一个真相。”温炤缓缓地道。
“他想要个真相。”
温炤的话从内宫传进杨书迟的耳朵。
他念了几遍,看向旁边的人:“圣上还是没变啊。”
汪浴问:“不知阁老如何看?”
杨书迟默了半天,才精神不济地瞄了他一眼。
那老态龙钟模样,同街边迫衰的老头哪有什么差别,但谁也不敢真把他当做街边老倌。
汪浴扬了声音:“阁老,此次徐崇年猛然出招,又恰逢举人枉死,卑职彻查发现那位曹姓举人去过明林书院游学,就怕徐殷二人联手啊。”
“怪不得长了一张鸡嘴。”这次杨书迟的精神跟上了。
“阁老慧眼如炬,那人跟殷庚泠一个模子,天生好啄人。”汪浴半倾身子,拍了个马屁,“阁老,觉得该如何处理此事?”
依旧没从他那松皮脸上看出什么。
杨书迟起了身,汪浴连忙搀扶。待稳了身子,离了他的手:“你先回吧。”
汪浴迟疑着应了一声,走得十分不情愿。刚过了屏风走到门槛处,冷不丁背后响起杨书迟的声音:“这曹举人有大德啊。”
汪浴差点被门槛绊了一脚:“阁老是说……”
他并未回他
汪浴行了个礼离开了。
翌日,原本冷落的曹家猛然间来了个有官气的人,虽穿着普通衣服。
曹家人上去问,只听那人擦着泪道:“曹举人大德啊。”未留下名姓便离开了。
之后,越来越来的人前来悼念,从穿着不菲到长袍举子,再到平头百姓,人人都来,人人都要喊一声“大德”。
从坊间传回宫内除了那句“大德”还伴随着对长乐的弹劾。如同寒风将温炤淹没。
温炤坐在龙椅上注视着匍匐着的众臣。
“圣上,长公主坏祖宗礼法,丧期锦衣玉食,不居丧礼,此为不忠;抛弃重病母亲,此为不孝;残害幼儿,断绝夫婿之后,此为不仁;不忠不孝不仁,坏天下风气,损天下之德,更辱天下之节。恳求圣上以正国法,以全国体,还天下女子贞节。”
“圣上,吂州某地御赐的贞节匾额被拒了,且女子甚至自缢身亡,说是受不得如此侮辱。”
“圣上,随州那边也出事了……”
冯腾的声音在耳边闹哄哄,温炤分不清自己身在何处。
他只觉得阳光充足,将一切照得白亮亮,以致只看到一片黑色的轮廓。
所有的轮廓在大声呼喊着:“恳求圣上严惩长公主。”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说道:“是朕命长公主伴驾回宫。”
大殿内的声音一顿,接着道:“圣上被人蒙蔽,罪不在圣上,当尽快肃清风气,还圣上清明。”
先前明艳的大殿刹那间像是笼上一层灰纱,黯然失色。
“哥哥。”
眼前长乐的身影逐渐清晰,他定定地注视着她,仿佛想从她的面容读出其他的含义。
长乐不懂他目光的深意,但那种像是来自神佛的审视,让她有些寒颤。她带着某种试探地道:“哥哥,以后不要太劳累了,刚刚你批奏疏时都睡着了。”
温炤的脸上带了些烟火:“以后不会了。”
长乐见他恢复如初,轻轻地道:“这几天宫里有些忙,顾姐姐要忙着祭祀,这是她第一次准备这样的大事,说要我帮忙,以后我很少能过来陪哥哥了。”
温炤没有说话,他朝她伸出手。
长乐顺势靠在他怀里,声音被他身上的龙纹吞没:“我没有做这些事……”
“我知道的。”
杂沓的脚步声渐渐靠近,直到停在顾氏面前。
顾氏放下手中的礼章,看见长乐微红的眼角,一股快意涌上来,可她不得不言不由衷地安慰这位小公主:“这事很快会过去的。”
在顾姐姐的宽慰中,长乐感受不到一丝温暖。事实上,她唯一能确定的是,在这漫长的缠斗中,不管她以何种姿态夹杂其中,最终将走向毁灭,会是她的哥哥。
长乐走后,温炤的神色变得沉静。
“真相永远是真相,它不应该被掩埋的。”他抬起头道,“摆驾俪坤宫。”
温炤穿过两侧恭立的宫女,向沈太后走去。
沈太后似乎早已料到他的到来,她立在窗边。
温炤盯视着他的母亲:“母后要如何才会收手?”
沈太后维持着平静:“你和她一样没有将我当做母亲。”
“天下没有像母后这般狠心的母亲,将自己的孩子牢牢地栓在自己手上。”他的声音饱含某种情绪。
“这是你第一次在我面前表现出愤怒,就像个被人欺负了的小孩,身为你的母亲我真是高兴,但是你该明白欺负你的不是我。”沈太后厉声地道,“你该看清楚你的敌人到底是谁!你像防贼一样防备着你的母亲却将那些贼当做朋友!他们偷你的家产时你默许,因为他们理由充当,我呢?我不过是提个小小的要求,你便反驳。”
沈太后步步逼近:“你比娴娴还懦弱,还耽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你瞧瞧她不过一步走错,便换来满朝指责,更何况你。如果大鄢有一日灭亡,它一定是毁在你的手上,没有人会和狗做朋友,你偏偏做了。你让那群人误认为他们从你这里得到的任何东西都是理所应当,现在他们反抗你了吧,要将你最爱的妹妹杖责。”
“这个世界需要公正与真相。”
“但皇帝不需要!”沈太后看着自己的儿子,“我以为当年在你选择为徐崇年掩护时,你已经抛弃了你的幻想,事实上你仍然这样天真,你没有从你的父皇身上学到任何东西。”
“难道和你们一样任意剥夺他人的性命便是合格的皇帝吗?那是何其得悲哀!”
“你想要的真诚在这样的地方只会断送你的性命。你不想这样做,为何不想想我和娴娴寄托在你身上的命运?你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活的,你担负着我们的命运,担负着大鄢的将来,这是你生来便注定的。”沈太后握住他攥紧的手,“现在,你应该带着你的愤怒去做你任何想做的事,这是你的与生俱来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