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番外(484)

三人上前一步,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尤其是拓跋宏,觉得自己这道坎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深深觉得自己被重用了。

等他离开,姜秋明靠过来小声说:“将军为何选他,他性格冲动,万一贪功冒进,带着西北军全军覆没也是有可能的。”

寇骁解释道:“派他去是接应贾平的,算算时间,那个时候贾平肯定还在王庭附近,有我们的人去接应也好让贾平顺利撤回来的,他是性格冲动,但贾平很稳妥,放心,贾平知道怎么做的。”

提起贾平,姜秋明没话说了,在他熟悉的众位将领中,贾平确实是罕见稳妥的将军,做为先锋也许差点锐气,但做后盾绝对可靠安全。

“还是将军想的周到。”姜秋明夸赞道,然后说:“算算时间,咱们最多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来得及吗?”

寇骁舔了舔干涩的嘴唇,摘下水囊灌了半壶水,“放心,一定来得及的,这可是一辈子一次的大事,本将军不会让王爷的登基大典留下遗憾的。”

有了这个动力,寇骁这次带兵出征讲究的就是个“快”字,迅速占领目的地,迅速建立防御工事,等匈奴反应过来并且集结人马,他们这边可是连援军都有了,这一战,必胜!

匈奴兵的营地里,努哈儿亲自带队,打听到前方的西北军东西,愤怒地说道:“这个寇骁,还真是个人物,竟然敢主动出兵,是谁给他的胆子?”

他的幕僚是个汉人,也是这个人一直给他出谋划策,使得他一统了大草原,此时他说:“当然是大燕的顺王给他的胆子,听说寇骁和顺王有一腿,两人感情甚笃,有这么个大靠山,寇骁必定是个张扬跋扈的性子,他会主动出兵也不奇怪。

而且臣早说过了,大燕去年突然给我们送来了大批的粮食,虽然是正常交易,但肯定是有阴谋的,大王就不该与他们达成协议,不仅卖了战马给他们,还让他们拖延了我们匈奴的最佳战机。”

也有匈奴将领不赞同地反驳:“放屁!什么叫最佳战机?去年草原是个什么情况王先生没看到吗?因为常年内乱,各部落都缺衣少食,虽然统一了,但兵力战备不足,就算攻打大燕,也未必能赢。”

王先生冷笑道:“可当时的西北还是一盘散沙,大皇子被剥夺了兵权,接任的寇骁还没能掌控西北军,没人会听他的,我们只需要有几万人马,就能各个击破他们,是你们胆小而已!”

匈奴将领本就不太喜欢这个大燕人,一个背叛自己国家的小人,凭什么得到他们大王的尊重?

不过他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只是大家都不支持他而已。

“不说这些了,过去就过去了,还是想想怎么应对寇骁带领的西北军吧,一年时间,难道他已经能全权掌控西北军了?”努哈儿愤怒地问。

王先生叹了口气,摇了摇羽扇,这东西是从大燕传过来的,连带着三国的故事,王先生一直自诩诸葛亮,可惜生不逢时,没有遇到好的君主。

“之前就查明了,寇骁确实已经掌控了西北军,并且将西北军分块训练,实力肯定大涨一截。”

“那他以为凭借这些人就想攻占草原?野心也太大了。”

王先生暗暗嘲讽,这努哈儿粗鄙蛮横,脑子里装的都是草,“顺王登基在即,我猜测寇骁不会对攻占整个草原有兴趣的,就算有,也不会找这个时间,在大燕,登基大典是大事,文臣武将们都是要参加的,寇骁作为李煦的亲信,必然是要回去的,所以,最大的可能是,他们的目标仅仅是现在那片平原,再多的地盘他们也守不住!”

“果真?”将领们纷纷开口询问,他们根本不想打仗,这几年打仗打的太累了,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他们只想搂着美人带着财宝舒舒心心地过几年好日子,否则大好的财宝美人没有命享受也是白搭。

如果西北军果真不打算继续进攻,他们也未必不能让一步的吧?

大家用希冀的眼神看向努哈儿,后者虽然心里有想法,却表现的很愤怒,“就算只是一块小平原,那也是我们匈奴的地盘,寇骁敢占我们的地盘,就要做好被铁骑踩成肉泥的准备!”

一夜过后,西北军的使臣来到了匈奴驻扎的军营,带来了寇骁亲笔手书的协议书,上面写着:只要匈奴退兵,将西北军占领的地方划归大燕所属,那么他们也将停止脚步,绝对不踏入草原一步,除此之外,大燕和匈奴可以继续保持友好的双边贸易关系,大燕已经准备好了数百辆车的粮食,只要匈奴退兵,这些粮食立即会被送入草原,供百姓们安然度过寒冬。

已经是下雪的季节了,再过十天半个月,也许草原就会被大雪覆盖,这样的气候,不管是西北军还是匈奴兵都不会想动兵的,何况匈奴兵的粮食有限,除非他们能到大燕境内掠夺粮食,否则十几万大军就要饿肚子了,到时候可是连草根都挖不到的。

王先生着急地说:“大王,不能答应他们,这是他们的阴谋诡计,一旦被他们占领了匈奴的领土,必定会助长他们的气焰,等他们兵强马壮,一定会继续攻打我们的!”

有将领哈了一口气,不乐意地说:“为何要等他们兵强马壮,只需要给我们一年时间休养生息,明年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能将失去的领土抢回来!到时候,一定要让他们见识匈奴铁骑的厉害!”

其他将领纷纷附和,“是啊,大王,今年已经这个时节了,他们已经开始建围墙了,只要他们不出来,我们想攻进去很难,我们粮食不够了,抢不到大燕的粮食,我们只能抢自己人的牛羊,到时候,您刚统一的王庭必定又会四分五裂了。”

这话说进了努哈儿的心坎里,他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是万万不舍得放弃到手的王位的,而且现在匈奴内部还不够安稳,各部族依然有奋力反抗的旧部在闹事,如果全力攻打大燕,后方必定不安稳。

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证实了,下午,有斥候兵急忙来报,发现一支骑兵正迅速朝王庭靠近,人数约两万,看装束是大燕的兵马。

“什么?西北军有动静了,为什么我们的人没发现?”

负责监督西北军的将领立即汇报说:“大王,我敢用项上人头担保,西北军绝对没有动过上万的人马,这支骑兵会不会是从其他地方来的?”

那斥候兵喘匀了气息,继续说:“从旗子来看,似乎不是西北军。”众所周知,西北军挂的是“寇”字大旗。

“是谁的兵?”努哈儿瞪着眼问。

“似乎……似乎是大燕京城来的。”

“不可能!那边从来没对匈奴出过兵。”

王先生想了想,说:“也不是不可能,听说京畿营练了一支骑兵,刚好就是两万人,如果是他们来了,很正常,骑兵速度快,最适合在草原行动,我们后方空虚,他们这是要掏了我们的老底啊!”

努哈儿焦急地走来走去,很快做了决定:“才两万人而已,本王要他们有去无回!分一半人回防,务必将这支骑兵全歼在草原!”

“遵命!”

匈奴兵的调动很快就被寇骁得知了,他大手一挥,三支兵马趁夜出营,准备给回防的匈奴兵一个致命打击。

第369章 大胜

匈奴集合的军队人数在十五万左右,不过据寇骁查实,其中正规军恐怕不足十万,剩余的都是临时拉来的壮丁,凑数的。

不过匈奴的普通百姓也不能小觑,他们一般骑术了得,力大无穷,对上西北军的正规军也未必会输,不过没有训练过的士兵,再强也强的是个体,他们不擅长配合,甚至连基本的军人观念都没有,寇骁原本只打算守着自己占领的地盘不让匈奴人夺走就行,现在却改变想法了,他要给匈奴人致命一击,让他们往后数年甚至十数年都不敢再南下一步。

寇骁召集将领们临时开了个会,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众部下,不少人心里的想法就是:寇将军疯了!

“将军,咱们的人数确实多于匈奴,但战斗力还是有差的,您不能用一比一的比例来判断,何况这是在草原上,没有城墙作为阻挡,面对面冲锋,我们根本不可能赢过匈奴兵。”说话的是姚启雄的小儿子,年纪也快三十了,是他众多儿子中唯一还算有点本事的,这次姚启雄没来,就让自己这个小儿子领了一支万人的队伍,千叮万嘱,只要听寇将军安排即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