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君+番外(203)

作者:未晏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步军统领衙门……”昝宁说得有些吃力,“人很多?”

“人很多。”李贵左右看看,“今日随扈过来,禁军的人就很多,没成想这会子更多。而且——”

他咬了咬牙,终于说:“刚刚奴才要出去传话,他们说,要有‘御赏’印的手札才能放入出去。”

昝宁脑袋“嗡”地一响,心里知道不妙。

他深吸了几口气,对李贵说:“朕先用皇帝玉玺写一份手谕给你,你带到门上去,端起架子和他传话,若是还明摆了不听从,那就是抗旨不遵了。”

他的牙咬了咬:“他们还敢看着朕一辈子不成?不怕朕找他们算总账?!”

李贵默然了一会儿,毅然地说:“是,奴才立刻去备办笔墨。”

昝宁又说:“去门上传旨之前,你先绕到豹尾班侍卫那里,叫侍卫班领心里有个数。”

“侍卫……不如禁军人多。”

“他还真敢和侍卫们打起来?”

李贵先应了声“是”,而后才说:“若连抗旨都敢了,就没什么不敢的了。”

“如今毕竟不是乱世,我好歹是祭过祖宗社稷的国君。”昝宁安慰道,“人心悠悠,她虽然是太后,想要造反弑君,还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有明天。”

确实,即便是乱世,也讲究个“师出有名”,做了初一,还得怕人家做十五。

太后和步军统领衙门想弄出什么后手,想必也不敢不站稳了地步。

昝宁不知道她要用什么样的幺蛾子来钳制自己,这会儿只能先耐下性子等待着。

给李贵写完手札,敲上皇帝的随身小玉玺。李贵把那份手谕折好放在怀里,仰头对昝宁说:“万岁爷,一切莫急,就如您说的,太后胆子再大,也不能不顾忌悠悠众口,不能不顾忌朝堂里还有很多是忠心于您的大臣。但这次这阵仗,估计您得吃点亏了,吃亏也不怕,人么,总是要忍耐的,总是要吃亏的,留着后头起身的机会就行了。”

最后还像嘱咐孩子似的“别急啊”一声,提醒昝宁他别耍大爷脾气,也别怕太后的淫威,只管昂首挺胸去面对就行了。

昝宁嘱咐完李贵,亲自捧着那个弹劾张莘和的奏折匣子回到了“九州清晏”的戏台子边。

新的一场戏又开演了,这次唱的是《打龙袍》,扮演李国太的那个年轻太监,一脸女相,竖着眉毛,老声老气地唱白:

“我把你这无道的昏君!

一见皇儿跪埃尘,开言大骂无道的君。

二十年前娘有孕,刘妃、郭槐他起下狠毒心。

金丝狸猫皮尾来剥定,他道说为娘我产生妖精。

……

我越思越想心头恨,不由得哀家动无名。

内侍看过紫金棍,包拯,替哀家拷打无道君。”

听戏的太后笑得极欢,假装没看见皇帝进来,却对左右道:“嗐,可惜咱们没一位包龙图!”

昝宁心里有气,因而紧跟着笑道:“是呢,要有一位包龙图,狸猫换太子的事何处遁形?李国太也不受那么多年寒窑之苦。”

太后笑容即刻凝结在嘴角眉梢,而后慢慢扭头,冷笑道:“哟,皇帝忙完政事回来了?”

昝宁捧着黄匣子道:“也不算忙完,不过奉陪太后和太嫔也是要紧事——朕叫军机处到‘九州清晏’外值庐来商量事情,毕竟么,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多的事,一件都耽误不得。对了,儿子这里刚收到一份要紧折子呢,太后帮着掌掌眼?”

眼睛仔细看着太后的神情。

太后一脸不屑,说:“我早就归政了,连印信都交出来给丽妃了,不享享清福,看什么折子?!”

昝宁笑了笑:“是是,这句话是儿子说错了。太后好好享福,儿子不敢打扰。”

转脸就对着丽妃:“丽妃,把太后那枚‘御赏’印给朕用一下。”

丽妃一脸惊惧,结结巴巴说:“妾……妾没带过来啊……”

昝宁开口就训斥她:“这样重要的东西,又不多大,一个荷包而已,怎么不随身带着?!”

丽妃委屈巴巴地瞥向了太后。她那眼神被昝宁捕捉到,他心里立刻有数,弦也顿时绷紧了。

第164章

戏台上还在咿咿呀呀的, 但戏台下的人都已经感觉到凛冬降临似的冰封感,说话的声音、嗑瓜子的声音顿时全没了,只有少数人紧张地捧茶水掩饰时, 茶碗和碗盖碰撞,发出了“丁铃当啷”的细碎动静, 又尖又细, 宛如碎玻璃割在人心上。

昝宁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双手抚膝,目光失焦地看着不远处的戏台,上面的人粉墨登场, 唱腔高亢, 但是他完全听不进去唱的是什么。

李国太老态龙钟的模样,却不知怎么让他想起了自己的亲娘。

他的母亲、圣母皇太后都没有活到这样老态龙钟的年龄。

她娇嫩新鲜,是儿子心目中最美的母亲。但一定也像刘妃心中的李国太一样, 是最大的对手和敌人。

李国太虽然吃了苦,但好歹还有正义得以伸张的一天, 而他的母亲, 却莫名其妙暴毙于宫中,他却是最晚才知道这暴毙有问题的人。

子欲养而亲不待。

此刻他心中的“孝念”, 尽数给了自己记忆中的亲娘。

他终于转头,对上首这位太后说:“额涅, 步军统领衙门的提督不知道是不是误会了什么,今日召了好多禁军在园子外。”

他边说话边仔细观察太后的神色, 见她果然略略露出一丝得意在眸子里, 于是接着道:“朕叫纳兰提督到一边的书室来吧。”

太后缓缓道:“这算叫起么?”

“算吧。”昝宁说,“朕确实找他有事。”

太后道:“可以啊,这是你的事。”

她今天一直是一脸不屑, 在禧太嫔面前毫无掩饰,撇了头说:“你又不是没有人传话,你叫国轩来不就是了。”

国轩便是纳兰氏那位提督的名字,是太后的幼弟。

皇帝传话过去,很快纳兰国轩便在“九州清晏”的外面报名求见,而且说,不仅要面见皇帝,也要有话和太后汇报。

太后一皱眉:“真是,好好的一天,也不让人消停。”

扭头吩咐说:“你们折子戏照唱,隔着远,又是自己人,仅年轻的嫔妃们到屏风后避一避就行了。”

昝宁跟着太后,到了前头,恰见纳兰国轩带着几个人候着,令他心惊的是,这几个人抓着李贵的胳膊,宛然押解似的。

“这是干什么?不认得养心殿总管?”昝宁厉声道,“放开!”

纳兰国轩看到太后在,昂然有底气,先不疾不徐给太后和皇帝请了安,然后才说:“太后,皇上,奴才要请治这个太监的罪!”

“胡闹吧?”昝宁内心紧张,但故意嗤笑着掩饰,“他一个内监,何罪之有?莫不成刚刚出去传朕的旨意就有罪了?国轩,你这是问朕的罪呢?”

“奴才不敢。”纳兰国轩很镇定,悄然看了太后一眼,又说,“内监传旨当然无罪,但是打着传旨的名义仗势欺人,乃至激起兵变,只怕就不是无罪了。”

而太后同时悠悠然补刀:“哟,皇帝要悄悄地传什么旨啊?”

昝宁说:“太后,朕没有‘悄悄’,刚刚弹劾张莘和的折子是想给太后过目的,额涅说不要看。事情紧急,朕又不想耽误了太后太嫔做寿的喜事,所以想让李贵传军机处的人到值庐来谈事。”

他紧跟着冷哼一声,扭头道:“敢问提督,如果不是离宫门口不肯放人,李贵好好地回紫禁城了,他又需要仗什么势?欺什么人?”

皇帝的辞锋犀利,纳兰提督是个粗人,一时就答不上话了,求助地看了太后一眼。

太后救场道:“好了,他是不是奉旨一会儿再说。国轩你刚说什么?激起兵变?”她夸张地睁大了眼睛:“区区一个内监,怎么会有激起兵变的手段?!”

纳兰国轩于是又如鱼得水了:“可不是仗势欺人叫人发急!没有御赏印钤的劄子,却非要出门,奴才的人说这手续不对,偏生不听,问奴才的人是不是要抗旨造反?本来嘛,去年的补饷今年还不到,而且说内库的钱都搬到清江口去了,真正是打了水漂全无指望了,大家饿着肚子站岗,靠一肚子怨气充饥呢,再听这样狐假虎威的话,谁受得了啊?”

昝宁已然明白了他们的套路:这些现在的事、以往的事一并发作在这会儿,就是故意要给自己的一个难堪。

上一篇:娇娘三嫁下一篇:嫁给残疾皇子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