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家里来了稀客。父亲之前去大学的实验室找教授讨论问题,恰好又碰到了严教授。严教授提起王耀的档案被退回学校了,问是怎么回事,父亲便把事情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又问分配的事情有没有什么消息。严教授听了一阵唏嘘,说等周末来看看王耀,顺便聊聊分配的事。
严教授专程过来一趟其实有自己的想法。早几年打仗的时候严教授几个儿子都死了,身边只有一个小女儿。之前王耀在严教授手下做事的时候严教授对他就颇为偏爱,之后逢年过节王耀也常去拜望。古代讲究为师为父,严教授年迈孤独,心里甚至把王耀当儿子看了,凡事多有关照。
严教授的女儿严楚楠比王耀小两岁,在同一所学校学俄文。前年暑假王耀在严教授那里帮忙翻译图书的时候两人认识了,以后有什么俄文的问题,女儿放着他这个大教授不问,总爱跑去问王耀,讲起来便是王耀哥哥如何、王耀哥哥如何。严教授明白女儿的心思,女大不中留了。后来王耀工作之后两边来往少了,今天他就是特意借这个机会带女儿过来看看王耀。
严教授来了王耀自然是忙前忙后端茶送水,严教授笑着拉王耀坐下来,说:“别忙了,不是还病着嘛,哪有让病人给我泡茶的?你坐着吧。楠楠,你去厨房搭把手。”严楚楠应了一声,站起来按着王耀坐下,说:“我来吧,王耀哥哥你坐着。”王耀也不客气了,谢道:“麻烦你了,楚楠。”
严教授和王耀、王修平寒暄一番,等杨怀琴和严楚楠沏了茶切了水果端出来,再细细问了一遍王耀怎么被抓进去了、在监狱里面受苦没有、现在身体怎么样了。王耀按着之前和孙局长串好的词,答得滴水不漏。
严楚楠听了很生气,大骂警察局都是一群废物,抓错人还耽搁这么久,在里面白受许多委屈。王耀知道自己坐牢是有原因的,并没有什么好抱怨,只是笑着说:“也没受什么委屈。”
他们又谈到分配的事情。严教授说:“我这几天专门打听了。安徽那边的农村新筹办一个中学,最近四处在要人,听说学校想把王耀派去。”
严楚楠马上抗议道:“去这么远?!”王修平犹豫着开口,说:“我听说…农村现在饥荒闹得严重。分到农村去,只怕…”说到这里停了嘴,想了想又问,“严老,这事可还有余地?”杨怀琴附和道:“本来一家人都在上海也好照应,要是跑这么远一年也见不上几次了。”
严教授笑着说:“你们别急,这事还没定。我也觉得是人最好留在上海。王耀要是愿意,我就出面去把人要过来。系里也缺人手,下学期当个讲师,讲点低年级的基础课总还是可以的。”
父母听了这话心里欢喜。王耀虽然不排斥去外地,但能在上海待着自然更好。大家又聊了一会儿,父母第一次见严楚楠,拉着问了许多话,严教授也和王耀说一些讲课要注意的事情。母亲看快到傍晚了,留严氏父女在家吃了顿便饭。
到了十二月中,王耀的肺炎才算彻底好了,只是人比之前消瘦不少。王耀找个工作日出去了一趟,把钥匙交到专家局里去。这是伊万家的钥匙,之前何裕给他的。
孙局长顺口问他分配的事情怎么样了。王耀担心孙局长再有什么不满,推说因为一直病着没去张罗这事,现在还没消息。孙局长没有多说什么。
王耀到家发现伊万竟然来了。春燕一脸满足地坐在伊万腿上吃东西,一看就是伊万给的。伊万笑眯眯地抱着春燕,听到开门声抬起头,看到是他便冲他笑。母亲看他回来了,在厨房里叫他:“伊万来看你了,你招呼一下,晚上留他吃饭。”
王耀过去把春燕抱下来,让她先去看会儿书。春燕一溜烟就跑出去,说吃饭时候再回来,王耀也就由她去了。他在伊万对面坐下,悄悄地打量着伊万。
伊万已经裹上了冬装。王耀记得伊万冬天很怕冷,常常抱怨上海不集中供暖。他在冬天总是穿得很厚,在室内也不脱外套不摘围巾。
王耀想起上次分别的时候伊万还对他说“后天见”,如今再见却隔了两个多月,中间又发生这么多事,真是物是人非。自己深深地利用和伤害了眼前的这个人,他反而一无所知地救了自己。他也算得了报应,至少他丢了这份他很珍惜的工作,没法再给伊万当翻译了。
他想问伊万自己不在的时候过得怎么样?为什么现在才来?我以后还能去找你吗?一时间千百句话都涌到嗓子口,最终却只是轻叹口气,局促地问了一句:“你怎么来了?”
这话也奇怪。伊万开玩笑地说:“我不该来吗?你不愿意我来吗?”
王耀自己也笑了,低声说:“怎么会?我当然想你来。”
伊万向他解释说:“之前积了不少工作,这段时间很忙。不然我早该来了。”
王耀想起母亲说的,伊万整个十月都在往专家局跑。他心情复杂,说:“我听说了,你之前帮我在专家局说了不少话。”
“噢那个呀,”伊万并不以此邀功,笑道,“其实最后也没帮上什么忙。我听孙局长说,你是警察局调查刑事案件的时候抓错人了。”
王耀心里有无数的感谢又不能说,他真诚地看着伊万,极为郑重地说:“话不能这么说,怎么会没帮上忙?”他又在心里默默接上了一句“谢谢你救了我”。
伊万笑了笑没继续这个话题。他上上下下打量王耀一番,说:“怎么瘦了这么多,在监狱里吃苦了吧?”
王耀笑着说:“待监狱哪有不瘦的。”其实现在已经比刚出来时好多了,那时候才真是瘦得吓人。
伊万不能免俗地从头到尾问了一遍事情经过,王耀当然还是说得滴水不漏。伊万又问他:“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工作?”
王耀这才意识到,伊万还不知道他已经辞职了。似乎无论什么事情,自己都把伊万瞒到了最后。他眼神闪烁地说:“其实…我已经辞职了。”伊万的脸一下就冷了下来,王耀急忙解释道,“之前一直在生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为了不影响专家局的工作安排干脆辞职了。”
伊万板着脸,说:“你没和我说过。”
王耀一下慌了,一个劲地道歉,呐呐地说:“之前没机会和你说。”
伊万仍旧冷着脸,问他:“那你之后就不工作了?”王耀和伊万说了严教授的事,说等过完春节后去大学当讲师。伊万又问学校在哪里,听说就在附近脸色才好看一些。
过了一会儿父亲回家,刚好把春燕也带回来了,一家人开饭。晚饭出乎意料地丰盛,又有牛肉又有鸡蛋。王耀问母亲是哪来的,母亲说是伊万专门拿来的,还有好多没做呢,刚好这段时间补补身子。
伊万一直不说话,显然仍在生气。王耀心里沉闷,觉得自己欠了伊万太多东西,恐怕永远也还不上了。
饭后王耀像往常一样陪伊万走回去。王耀问伊万最近工作的情况,伊万问一句答一句,不太愿意多说。王耀自觉没趣,也安静了下来,两个人就只是走着。
开始路上人还多,等走近友谊宾馆人就越来越少了。从家里到宾馆,这条路王耀走过无数次,这次心情却格外复杂。月色静谧,他想起“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句诗,在心里暗叹这月色不知见证了多少人的悲欢。
王耀试探着说:“你之前借我的书我都看完了,今天忘了带来还给你。”
伊万笑了笑,说:“没关系,你就留着吧,我都看过了。”
王耀愣了一下,没想到伊万会这么说。伊万让他把书留着,意思是不想再和他来往了吗?为什么伊万突然对他摆出这样的态度,是气他擅自辞职吗?王耀心里泛酸,差点酸到眼眶里。这件事他真的没办法,他不可能再给伊万当翻译了。
分别的时候伊万竟很正式地和王耀握了手,说:“王耀同志,再见。”
这称呼真让王耀哭笑不得。他又是难过又是不甘,最后故意要和伊万斗气似的,说:“晚安,万尼亚。”
【上海·1960年中】
01
之后伊万再没来找过王耀,但也没有刻意回避。比如说元旦晚会和春节聚餐的时候碰到了,伊万也会和他打招呼、和他说话。伊万不再刻意叫他“王耀同志”了,就叫他“耀”,好像什么事都没有一样,但态度分明和从前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