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卿何处不可怜(重生)+番外(23)

他虽在说路惊鸿,眼睛却看着李翊。

侯景伦一旁沉默着,心中暗道:靖王这个冷面王爷火炭脾气,黄河一次逼得十三个官员自杀,这次怕要让东南那群滑不留手的脱层皮。皇上到底是器重这个三儿子,只是可惜晚生了两年……

出了养心殿,被冷风迎面一吹,心中的热度降了些下来。李翊皱着眉说:“这次回京屁股都没坐热,又得赶着去东南,又得把我家珠珠一个人丢在京城……”

自从李翊成亲生子以来,路惊鸿早就听惯了他左一个“我家王妃”,右一个“我家修哥儿”,闻言,也只是笑说:“总是过完年再走。”

李翊用手肘捅了捅路惊鸿,笑道:“你那二姑娘如何了?”

这下轮到路惊鸿皱眉了,踟蹰了好一会,才道:“二姑娘还小……”

李翊对他的说法嗤之以鼻,十六七的姑娘了还小,想当年珠珠可十五岁就嫁给他了。心道这二姑娘眼界可真高,名满京城的路惊鸿都看不上。

一进府,正遇着一个穿红戴绿媒人打扮的中年女子自内院出来,远远瞧着,二婶冯氏在抄手游廊下站着。

路惊鸿奇怪,二弟早已有了夫人,底下的几个妹妹又都尚未到婚配的年龄,二婶请了媒人上门是为何?

往日对他爱答不理的二婶却向他走了过来,牵了他的手,直道:“这么冷的天,这孩子还在院里站着作甚?到二婶屋里坐坐暖暖身子。”

路惊鸿乍被握住了手,只觉不自在。冯氏手劲儿却大,拖着他笑道:“这孩子还跟我客气呢!小时候还不是二婶照顾你的!”

路惊鸿见她越说越离谱,只得随冯氏进了屋中。

冯氏却拿了几本册子过来,“子游,你也老大不小了,亲事也该相看着了。你娘过世后便是我照看着你,二婶可不能让别人议论我故意耽搁你,故今儿特意找了媒人替你挑几个家世合适,又可心的姑娘。你且看看可有喜欢的……”

路惊鸿这才想起自己上次贸然去提亲,路家除了爷爷,根本无人知晓。只是奇怪一向冷漠的二婶怎么今朝这样热心。

见路惊鸿不肯接,冯氏便把各家小姐的名帖塞到路云怀中。又笑道:“想是这些庸脂俗粉,子游都看不上。二婶替你张罗个好的,我娘家舅的大女儿,知根知底的姑娘,性子又好,模样又周正,多少媒人踏破了门槛呢!二婶心疼你没个嘘寒问暖的人,才舍得我这侄女儿嫁到京城来。”

路云在一旁抱着帖子,悄悄做鬼脸。原来这二夫人没安好心,就想把她那乡下侄女儿塞到大少爷房中。二夫人都做路家主母多少年了,还是改不掉那小门小户的做派。

路惊鸿只淡淡的,道:“二婶费心了。”随后寻了机会退下。

掌灯时分,路惊鸿正拿起最近看的书,窗扉处传来轻轻的敲击声,“路大人,我可以进来吗?”

少女在夜色中轻叩窗扉。

路惊鸿开了窗,道:“二姑娘既然有失眠症,怎么又总是在夜间出行?”

陈寻雁手肘撑在窗扉上,指尖轻敲了敲下巴,笑道:“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她早就知道路大人肯定察觉她来过,故这次就大大方方地来敲窗。至于为什么总是在夜晚,她想着,大概是晚上的路大人让她格外安心,有催眠之效。

陈寻雁纵身进了书房,两手背在身后,笑吟吟地说:“路大人可以让我瞧瞧剑谱吗?”

她昨天去见了沈姐姐,沈姐姐点着她的额头苦口婆心地说,不喜欢路大人就不要和他来往。

她其实挺喜欢路大人,不然也不会几次三番救他。可是她知道这种喜欢和哥哥喜欢方无应,沈姐姐喜欢何衷寒根本不一样,也和她喜欢哥哥不一样。

她试探着说:“是知己吧?”却换来沈姐姐无奈的微笑,直接说男女之间不可能有纯洁的友谊

陈寻雁一时没想明白,干脆不再去想。心里念着前几日那本剑谱,故跑来了路家。

路惊鸿微笑着将摆在书桌上最显眼位置的剑谱递给陈寻雁,还是孩子心性,只惦记着喜欢的东西。

一本二十来页的小册子,陈寻雁几息时间便看完,记在了脑中。正准备还给路惊鸿,却瞧见了书桌上几本大红洒金的帖子,一看,可不是议亲时男女双方交换的生辰八字之类的吗。

路惊鸿心道不好,帖子忘了叫路云处理掉,就这么大剌剌地让二姑娘瞧见,怕是不好。

陈寻雁却抬起头来笑说:“路大人要议亲了?那我先恭喜路大人。”语气中毫无他隐隐期待的情绪,只有一点意外与真诚的祝福。

倒是路惊鸿自己,竟生出些委屈来。送了二姑娘离开,路惊鸿在心中喟叹一句:任是无情也动人。

第二十一章

陈寻雁这日午后,自户部衙门出来。

陈霁虽只在户部挂了闲职,一年到头也有一两日忙得不能回府。中午哥哥捎了话,道不回来用晚饭。陈寻雁念着哥哥挑剔外面的饭菜不干净,干脆自己从府上厨房里带了晚膳送去衙门里。

正在西泰桥,遇着了正从吏部衙门里出来的路惊鸿。路大人前次自清河回来便升了吏部右侍郎,二十二三的年龄,如有神速,叫旁人好不羡慕。

两人也就牵马同行。

端方自持的路惊鸿却还因为昨晚的事,心中有些牵牵绊绊。陈寻雁倒若无其事,牵了马随意逛着街市。

天子脚下的京城,风波从生,浓郁迷离。陈寻雁牵着马,偶尔给路惊鸿指指哪家铺子的小吃出名的好、哪家的笔墨好使。

过了西泰桥便是街心集市,临近年节,街中更是热闹。道上的朱婆婆小面、小山东梅花汤圆、张家油茶是陈寻雁常吃的,不过不敢让有洁癖的哥哥知道。

陈寻雁想着路惊鸿应该还没有用晚膳,便用马鞭遥遥指着那家梅花汤圆的幌子,道:“路大人若是无事,不如一起去尝尝?”

路惊鸿有些惊讶。路家家教极严,他从来没有在外摊贩上用食的习惯。况且二姑娘瞧着冷冷清清的,与大公子一般不沾烟火气,竟然会喜欢这些小东西。

但是他一向不能拒绝二姑娘。

两人在汤圆铺子里坐下。陈寻雁用捡枝递来的手帕擦擦略显油腻的桌面,笑道:“路大人可别嫌弃,就是这些苍蝇馆子,味道才好。”

拥挤的铺子、陈年的桌凳、热气腾腾的炉灶……路惊鸿只觉有一种叛逆的新奇感,好像儿时瞒着长辈,调皮爬树、下水摸鱼时不安分跳动着的童心。

梅花汤圆盛了上来,珍珠大小的圆子五彩斑斓,珠圆玉润地在碗底浮浮沉沉。路惊鸿尝了一个,味道果然甘甜。陈寻雁却不吃,吃用手托着下巴笑吟吟地看着他,眼里有些得意。

瞧吧,果然路大人也觉得不错。亏得哥哥这么嫌弃,还不准她吃。

少女如昨晚一般眼含笑意,“二姑娘最近心情不错,”路惊鸿心中默默想着。

“路大人今年就在京城过年吧?”陈寻雁突然开口问道。

路惊鸿点点头,踌躇了一霎,才将心中的想法说出口:“二姑娘不必以‘大人’称呼我,太过生分了些。”

陈寻雁捏着汤匙,点了点头,她也觉着这样好像太生疏,只是一直习惯了。“不如叫‘路先生’吧!”

路惊鸿哑口失笑,“先生”会比“大人”更亲近些吗?

“先生也别老是叫我‘二姑娘’,那是旁人才这样叫的。” 她微笑着,露出两个圆圆的酒涡。

“好,雁雁。”

店铺中的人声鼎沸都消失了,只剩她清浅的呼吸声。

陈寻雁愣了,她只是想让路先生直呼其名呀。正待开口,却瞧见捡枝在神色焦灼,一旁欲言又止,招了手过来:“怎么了?”

“二姑娘,您去瞧瞧山海楼吧,那边出事了!”

山海楼是陈寻雁现下手中最大的酒楼,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平时多由郑又戈掌管着。难道还有郑又戈解决不了的事吗?

陈寻雁起身,道:“路先生,真是不巧。手下的酒楼出了点子事,得赶过去瞧瞧,我们来日再聚。”碰着生意上的事,她的声色中不自觉带了些场面话。

嘈杂的人声又再度涌来,路惊鸿也起身道:“若雁雁不嫌累赘,就让我也过去看看吧,兴许能帮得上忙。”

陈寻雁只好点点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