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相两倾国+番外(6)

刚好飞叶津书院里有一个最懂规矩的女夫子,精通全大陆各国的规矩。这人就是律堂主事花漪红。别看花漪红自己走路水蛇一般,真要做起规矩来半点不差。所以飞叶津书院出来的女子,不管是不是入室弟子,规矩绝对不会有丝毫错漏。

皇后以为宫里嬷嬷们教导规矩的手段已经够严厉,那是她没见过花漪红的手段。嬷嬷们最多就是用戒尺打打手板,还不敢太用力,花漪红可是直接用自己的武器魂灵纱往身上抽,一抽一道檩子,回去一天之后才会出现血痕,多少小姑娘因为学规矩都是伤痕累累。

你问问这些天之骄女,谁敢记不住规矩?谁敢做不好规矩?谁看到花漪红那张妩媚的脸心里不哆嗦?冯静苏这般自律要强的人,学规矩时也是挨过抽打的,只是比旁人少一些而已。所以这些宫里的规矩,她想做不好才是难事。

皇帝一直忙于朝政,几天后才得空来到慎和宫坐坐。父女谈心,到底还是多了很多温情。冯静苏对着父皇也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皇帝见慎和宫宫室简陋,愈发觉得委屈了女儿,毕竟聚少离多,他待冯静苏还是不同的。

“朕会让皇后安排人整修一下慎和宫。”他见冯静苏要拒绝,“云逸,朕知道你懂事,但是你毕竟是皇室公主,住的太简陋不像样子,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朕会安排。还有,宫里也好久没办宫宴了,你刚刚回宫,想必京城里很多官家女眷都不认识,将来你总是要和这些人打交道的。朕会让皇后办一场宫宴,一来庆祝你回宫,二来也让你多认识一些人。你是飞叶津教出来的,朕知道你有本事,也不愿意一直拘在宫里,你若是认识了她们,得空就出宫去走动走动,免得闷了。”

这样的话要是让其他公主听到,恐怕要嫉妒死了。公主虽然是天之骄女,那也要守规矩的,寻常大户人家的小姐都不许随意出门,何况皇室公主?

冯静苏也没想到皇帝会给她这样的特殊待遇,惊喜之色藏都藏不住,“儿臣多谢父皇!”

皇帝看到女儿欣喜,笑道:“朕知道你有武功足以自保,不过你也要谨慎,不要闹出乱子才是。”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白玉腰牌递了过去。

“儿臣明白。”冯静苏双手接过,跪倒谢恩。

这些对话虽然发生在父女之间,但是转瞬间就传遍了整个皇宫。皇帝对于云逸公主的特殊待遇让无数人眼红。和嘉公主找到皇后,“母后,父皇为什么对云逸那么好?儿臣都没有随意出宫的权利,云逸才回来,她凭什么?”

皇后淡定地喂着廊下的鹦鹉,“这你就急了?你父皇还让本宫安排人整修慎和宫,还有,你父皇为了迎接她回宫,要办一场宫宴,召官员女眷进宫赴宴,你看看,这是多给她脸面的事。”

和嘉公主皱着眉头,“母后,云逸到底在外面学了什么?怎么一回来父皇就这么向着她?儿臣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公主们互相之间虽是姐妹,却也是竞争关系,毕竟都是不同的生母,生母之间较劲,公主之间也要较劲。输给谁都可以,就是不能输给姐妹。同样的道理在大家族之间也是如此。

作者有话要说:还是要求收藏呀,谢谢大家!

这两天重翻《流光入画》,发现辰絮和景含幽……嗯……难怪身体不好……

第6章 准备宫宴

“谁知道?和嘉,你先别急,云逸刚回宫,且让她得意两天。反正被抢了风头的公主也不只你一个,别人不急,你着什么急?亲戚从来都是远香近臭,也许你父皇只是觉得云逸十年不在皇宫里,给她一些补偿罢了。她毕竟是个没有母妃的人,还能翻出什么天去?别这么沉不住气,有失你嫡出公主的身份。”皇后到底见得多些,心里虽然也惊讶和忌惮,却比和嘉公主沉得住气。

“儿臣就是气不过!”和嘉公主到底年轻,又是嫡出公主,从小到大,她是所有公主里最受宠的,就是一样赏给公主们的东西,她的也比别人的好一些,多一些。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一个公主受到比她更好的待遇,她怎么都难以接受。

“气不过就好好留意着,本宫就不信她在宫里不出错,只要她有错处,你还怕打压不了她吗?眼光放长一点,别学着那些鼠目寸光的下贱胚子,有失身份。”

和嘉公主当然还是气不过,只是皇后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过心里对于冯静苏的嫉恨算是做下了。

对于冯静苏受宠一事,有反应的当然不只和嘉公主一人。丽馨宫里,贞淑公主正在和淑妃唐氏议论此事。

“云逸一回来就这般受宠,贞淑你是不是也很羡慕她?”唐淑妃问。

贞淑公主摇摇头,“云逸才刚刚回宫,对于宫里的事情还不了解,此时宜静不宜动。父皇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地偏宠她,若是儿臣,怕是要吓死了。这份恩宠可不是谁都有福分享受的。”

唐淑妃看着女儿不骄不躁的样子,十分满意地点点头。“我儿目光长远,头脑清醒,不枉母妃教导。皇上此举绝对不简单,你我母女就静静看着这件事日后的发展吧。你最近不要和云逸走得太近,也不要刻意疏远,总之平常心以待,这样日后我们会主动很多。”

“是,儿臣明白。”

宫中各人对于皇帝偏宠冯静苏一事反应不一,而此事的主角却每日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早上去给皇后请安,之后回宫吃了早饭后去性宜宫和其他姐妹一同学习。和嘉公主原本等着她跟不上陈夫子的课程被训诫,没想到她完全能跟上。她在诸位公主中,既不突出,也不落后,永远处于中游,就算别人还看不出什么,陈端行要是还看不出可就枉称大儒了。

一次授课结束,其他公主都已经陆续离去,冯静苏要离去的时候被陈端行叫住。

“公主,臣听闻公主之前曾在飞叶津书院学习,不知教导公主文法的是哪位夫子?”陈端行游历大陆各国教导皇室学问,自然听说过飞叶津书院,只是这个书院从上到下都是女子,所以他也是只听闻,并不曾见。

“陈夫子可听说过芦雪眠?”冯静苏问。

陈端行双眼一亮,点头道:“原来如此。芦郡主的学问臣是知道的,难怪公主如此博学。公主,请恕臣直言,公主既然得芦郡主教导,实在不用在臣这里受教,那是委屈了公主。”

冯静苏对于陈端行的印象很好。老爷子博学多才,却没有文人相轻的毛病,虚怀若谷,难怪会成为一代大儒。

“陈夫子,我在这里学习,只是不想木秀于林,夫子可能体会?”

陈夫子立刻点头,“臣明白了。”老爷子不再多言,转身告辞。

冯静苏出来的时候,看到德安公主正在路上慢慢地走着,她明白德安公主是在等自己,于是加快脚步走到德安公主身边,“七妹,你在等我?”

德安公主回头看看,见除了自己的宫女和冯静苏宫女小珠外,并没有其他人。“五姐,其实也没什么,我就是觉得你好厉害,我很羡慕你。”少女的眼睛亮亮的,充满了羡慕和崇拜。

冯静苏笑了,摸着德安公主的头,“你羡慕我什么?”

“你看啊,你才刚刚回来,听说规矩已经完全学好了,我宫里的老嬷嬷现在还要每天指导我规矩呢。还有啊,父皇对你那么好,连陈夫子都要和你单独说话。”她绞着手里的帕子,“我到现在还没有得到过陈夫子单独指导,却挨过两次戒尺了。”

德安年纪最小,加上生母的家事和位分都很差,所以在宫里生活得战战兢兢。原本她以为冯静苏回来后也会和自己一样,她对于多了一个同病相怜的人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有了个伴儿,没想到这位五姐连生母都过世了,却活得比她精彩得多。

她羡慕,佩服,还有一丝丝嫉妒。

“事在人为。路在自己脚下,努力就行了。”冯静苏的话听着像是敷衍,但是这就是她一路走来的最大感受。她如今的实力完全是过去十年数倍于旁人的努力换来的。

“我也可以吗?”德安公主的心中升起了希望。

“为什么不可以呢?”冯静苏不是个很会鼓励人的人,或者说她对于德安公主也不能完全交心,话说到这里,已经是她作为姐妹最大的善意了。

上一篇:把酒话桑麻下一篇:掌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