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应负少年时(21)

作者:油菜花田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方源做饭后忘记关煤气炉,家里着火了,方源奋力将她救了出去,刚好祁嘉路过将她从火势里接走,可是方源却没能逃出来。

苏家怡呆滞地听着,做不出一点反应,她甚至不知道眼角为什么落下两行眼泪,她努力地回想着昨天下午到底发生了什么,最后她脑海里的只剩下方源在熊熊大火中向她伸出手却最后被燃烧的大火和昏黑的浓烟吞噬的画面。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苏家怡几乎都是在那张小小的病床的度过。李宗同,阿珍,四婶和奶奶轮流来照顾她,祁嘉也会在每天下午准时出现在她的病床边。

可是一整个星期过去了,苏家怡没有说过一句话,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没有一丝的伤心,没有一丝的难过,只有迷茫和懵懂。

她还记得那天奶奶和医生在角落里谈话,她第一次看到奶奶会对着别人这样的恭敬礼貌,仿佛那个年纪能做她儿子的主治医生才是她的长辈一样,医生说每一句话她都认真的点点头。

苏家怡往后再回忆起那个星期,脑子里依然是一片空白,仿佛吃喝对于来说都是别人给她的命令,她没有理由不遵循,也没有想法不遵循,只是像一俱木偶一般过着日子。

那天医生和奶奶又在墙角边低声谈话时,祁嘉刚好走进病房。

“医生,为什么这都一个星期了,这孩子还好像呆着一样?”

“是创伤性后遗症,她这样年纪小的,一下子要承受过多的伤痛和难过,自己的潜意识就会产生一个保护膜将自己死死的包裹在里面,可能会伴随着选择性失忆,失语的症状,其实都属于正常,但是作为家属,我还是建议要多陪伴在她身边,这样会对她的病情有所帮助……”

奶奶这时候才留意到这个小男孩一直在后面听着他们讲话,她走上前,拖着他的手走出病房,和蔼地说:“祁嘉,奶奶知道你懂事,可是医院这种地方,你还是不要每天的来……”

“我答应了叔叔要照顾她。”祁嘉的声音不大,却有着超出同龄人的坚决。

白明书看着祁嘉执拗的眼神,也没有再说什么,心里默默叹了口气,才说:“那你答应我,看完她你就要乖乖回家。”

祁嘉一直坚定地看着白明书,他嗯了一声后,还没等白明书在说什么,就从她身边钻过去,径直跑到苏家怡床边。

整个病房有八个床位,苏家怡的在最里面靠窗的位置。她每天除了睡觉就是看着外面的白兰树,看着风将枝叶轻轻吹起,白兰花的悠远清香随风吹进房间里,可是并不能掀起她丝毫的波澜。

祁嘉每天下午就坐在她的床边,二人从来不说一句话,祁嘉坐下来几分钟后,看苏家怡不说话,就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开始写作业。

一开始李宗同和阿珍还意外这是哪家的孩子,怎么每天都坐在这里和苏家怡一眼不说话,还多次尝试想跟他说话,可是白明书却示意随着他,二人后来也就习惯了。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祁嘉像往常一样来到苏家怡床边,放下书包,却没有拿出作业本,而是打开了一本《三国演义》准备开始看,没想到却传来苏家怡轻声的一句:

“我爸爸再也不会回来了,是不是?”

祁嘉有点意外,他抬起头,看着苏家怡的脸朝着窗外,他看不到她的表情。过去那些年苏家怡每次跟他的对话都是恶狠狠的对骂,他忽然有些不习惯苏家怡的柔声细语。

他沉默了许久,才说:“我的爸爸也永远不会再回来。”

“大家都走了。”

“你要不要听故事?”

苏家怡意外,转过头看到祁嘉一脸真诚地看着自己,越发觉得面前这个人的莫名其妙,问:“什么故事?”

祁嘉扬了扬手里厚重的《三国演义》,一本正经地说:“《三国演义》。”

苏家怡心中不知道打哪儿忽然来了一团火,祁嘉的表情越是认真,她越觉得恼火:“无聊,不要!”

“没文化,不要就不要。”祁嘉边无所谓地说,边翻开了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苏家怡愤愤不平地又将脑袋转过去看向外面,可是没一会儿,她又悄咪咪地回过头看着身边的祁嘉,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书,奶奶和李宗同就站在不远处。

刚刚二人的争吵他们都看在眼里,李宗同正想上前劝阻,却被奶奶制止了。

苏家怡小声地叫了声“奶奶”,白明书和李宗同才一起走上前。祁嘉看到二人前来,连忙合上书,转身就溜出了病房。

李宗同关切地问着苏家怡感觉如何,苏家怡只是睁大着眼点点头。

“没事那明天就回家,天天跑医院,真是够折腾的。”白明书说这话时的语气,就像过去所有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苏家怡住院好像不过是小孩子家家玩闹摔断手住院一样家常的事情,她神态与往常无异,平和威严。

苏家怡看着奶奶和李宗同,好像过去的十来天仿佛只是做了一场梦,梦里她失去了一位至亲至爱的人,她很伤心,很难过,痛苦得甚至让她不能清醒。

可终究是梦,总会有醒来的一天,醒来后发现万事万物仿佛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可是总觉得生命中生活里好像永远地缺失了一块至关重要的拼图,当她再仔细寻找时,却发现原来这幅拼图里她缺失的不仅仅是一块,越拼命找寻,发现丢失的越多。

她开始停止搜索。

她从那刻起便坚定地以为,只要她不再在脑海里翻找这些丢失,他们便不再是记忆拼图里的一块。

只是她抬起头,看着白明书:“奶奶,你不要也离开我了。”

彷徨青泞

而白明书也出乎意料地用实际行动来答应了苏家怡的诉求。

苏家怡出院后就和白明书住到了多年前白明书在逢阳街置下的屋子里,屋内结构简单,一进门左边是一个很小的客厅,右边是饭厅,再往里走是厨房,厨房外没装防盗网,有一个延伸出去的窗台,还有一个主卧和一个小书房,苏家怡住进了书房。

白明书将鹊喜居的一应大小事务全部交给了李宗同,自己在家却不再像以前那样天天闲云野鹤有事没事都约上一群朋友打麻将,而是闲暇下来时会买大量的衣纸来折叠成祭奠用的花圈元宝,然后有时间让阿珍或者李宗同拿出去。

后来苏家怡有次实在忍不住,在白明书一边开着收音机听着一边叠着纸元宝时问她,为什么忽然就开始做这个去卖,明明我们家不缺钱。

白明书沉默了好一会儿后,才悠长地说:“你懂什么。”

那时候已经是六月底,经过这么一遭后,在白明书他们看来,苏家怡每天都花大部分时间在发呆放空,想必精神情绪都还没恢复好,干脆学校走一趟,跟班主任交代一声后,期末考试全部免掉,白明书就带着苏家怡回了自己老家青泞湾住了整整一个暑假。

青泞湾1979年前都还只是一个边陲小县城,到了1980年,借着改革开放这股强有力的东风,被设立为经济特区后,上了祖国经济发展的快车,才开始不断地开始建设。所有的脱胎换骨都必须是经过长年累月的不懈努力,经历过带着血与泪的拼搏才能冒出尖头。

白明书下了长途客运的那一下,竟然感慨了一句:“这几年,青泞湾变化也太大了。”

二人在白明书父母留下的祖屋住下,屋子坐落在临海的一条小村庄里,村庄离青泞湾市中心相对较远,城市建设的步伐还没有涉及到这么偏僻的地方。

村里的人每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出海打渔,回来后就将船只停泊在沙滩边上,将每天的收获用一个个盆一个个桶装着摆在船边上,天亮后从别处来的人渐渐多起来,沙滩上孩子们赤着脚在你追我赶,大人们手里挎着一个竹篮子一条船一条船的仔细观看,一番讨价还价后拿过号称最新鲜的那条海鲜,心满意足地往下一条船走去。

苏家怡每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后,都跟在奶奶身后到沙滩上去买海鲜,她总是安安静静地跟着奶奶,奶奶停下挑选时,她的目光总会被那群嬉戏打闹的孩子吸引。

船家每次看到,都总会笑嘻嘻地对着白明书和她说“那个穿着什么什么颜色衣服的就是我家孩子,想去就过去一起玩儿”,可是每当白明书回头看看她时,她总是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上一篇:锦鲤系厨神下一篇:ABB征战高考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