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当即就对王晶表示了友好。
从王晶的反应来看,于建可以肯定,王晶对他相当满意,非常满意,特别满意。于建隐隐地高兴起来,他的梦想终于要成真了。
虽然这个王晶跟以前相亲的女孩子比外形条件并不好,但没关系,他还是觉得这个王晶将会是他的贤内助。
于建把这件事跟父母讲了,还把照片给父母看。父母说这姑娘长得不好看啊,于建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父母一听也不是没有道理,既然对方人好,两个人又情投意合,也不是不可以。
得到了父母的允诺,于建通过媒婆跟王晶透露了消息。第二天,王晶就带着父亲到他们家登门拜访了。
一般情况都是男方主动上门的,这个王晶看来比他还心急。
王晶在他们家坐了一会儿,聊了会儿天儿,亲自给他倒茶,还是作揖给他献过来的,于建接过来,觉得这事儿成了。
于建和王晶的婚礼非常简单,其实那个年代的普通百姓都没什么特殊仪式,拍个照,吃个饭,条件好的再旅个游就算结婚了。
于建也没准备什么东西,王晶拎了两个包,往他们家一般这就算结婚了。
从前到后不过两个月的时间,的确很快。王晶是个传统的人,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俩这么快就结婚了,于建只好答应她跟别人说一年,不说两个月。
两个人婚后一年有了宝宝,是个男孩,孩子跟王晶一模一样。于建自此当了父亲,十分欣喜。
于建的工作一直是令人羡慕的,属他赚得最多,王晶又什么都听他的,于建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所有经济来源。但于建不是一个善于理财的人,赚一个花两个,刚拿到手的钱就花光了。
他们家是村里第一个买电视机,电冰箱,录音机的人家。别人家都好生羡慕,于建自己也特别高兴。
高兴的还有于建的老丈人一家,家里有个条件好的,又很会干活,谁不喜欢啊!
对于老丈人的喜爱,于建很欣喜。但是王晶的几个姐姐和那个混球弟弟实在是挺烦人的。
他看出来了,王晶在这个家里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女儿。大姐二姐三姐和弟弟,谁都爱使唤她干活,脏活累活都给她干,这个王晶就跟傻子一样,一边干活一边给人家数钱,什么亏都吃,美其名曰,都是自己家人,多干点少干点能怎么的。
于建可没这个观念,被人欺负他可不愿意。所以明里暗里对几个人表示了不满。
特别是他们一起占他便宜的时候,他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于建因为工作好,赚钱多,能买很多别人家买不起的东西。比如高级的奶粉,饼干,蜂蜜什么的,每次于建出差回来都会给儿子买一兜子。
本来是给儿子买的东西,这几个人也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一来就到处掏东西,拿出来就吃,也不问问他给不给,也不问问到底是给谁买的。
于建特别讨厌这个习惯,这叫什么素质,什么家教啊!那是他给儿子买的,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好东西,结果让他们几个一口气给吃光了。
王晶看出来他的不满意,背地里劝他别生气。
于建哪能不生气,当初他就是想找一个当老师有文化的,这下好,他们全家都是老师,结果就干这种事,他真是太天真了!
更过分的是,他们还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到他们家里来白吃白住,并且不是一个人,是六七口人一起来。
王晶那个傻子心甘情愿给人家当小工,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几个人就在他们家白吃白住直到他回来,一推门看见一炕的人,屋里还飘着一股酒味儿。
于建快要气死了,这叫什么家庭,怎么能这么欺负人呢?
如果是让他照顾王晶的父母,那他没话说,尊重老人,赡养老人是应该的,但是另外几个跟过来白吃白住有手有脚的是怎么回事?
于建一气之下发了脾气,说他们不走我走。
王晶的三姐听见了这话,赶紧劝慰,别生气,我们走我们走!
这样闹过一次,他们再也不敢随便来欺负他了,于建也没有得理不饶人,该怎么处还怎么处,还是照顾老人,还是经常贴补王晶他们家。
于建也没想到王晶在家里是这个地位,这么没存在感,也没什么见识,原本以为当老师的起码眼界比他宽多了,但是这个王晶是个例外。王晶此生哪里都没去过,就在家门口那么点大的地方转悠,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她都没见过。于建给她买衣服买鞋,买好吃的,她特别高兴,说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些东西!
于建虽说对这个老师的印象有些颠覆,但王晶可真是个好女人啊!
不管于建说什么,王晶都一百个同意,百依百顺。这倒是挺符合他当初的想象。在家里的时候于建就是老大,比较有话语权,弟弟妹妹们都听他的,父母也宠他宠得要命,于建这辈子还没看过别人眼色,所以王晶这般百依百顺他并没觉得多稀奇,就是觉得满意,很满意。
于建的工作要时常出野外,每次大约两个月左右,说来也奇怪了,于建和王晶的默契程度极高,每次坐火车回来的时候都能与没事儿来闲逛的王晶偶遇,这真是默契的最高境界。那个时候电话还没普及,远距离交流还需要靠写信,有时候来不及写信,人就已经回来了。出乎意料的是,他一下火车就看见了王晶带着宝贝儿子站那儿接他。
王晶是个传统贤惠的女人,憨憨的,看见他就笑。于建也笑。
这个三口之家太完美了,这是于建最大的幸福。
其实于建没结婚的时候是个痞子,成天跟那些不着调的人在一起,打架斗殴没有没干过的,朋友也都是狐朋狗友。但是自从结婚之后,于建就再也没参与过那些事了,他怕死,怕死了之后没人照顾孩子。打架不要命的于建好像一夜之间就变了,现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能比他的家庭还要重要。
于建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小日子,过去的狐朋狗友来找他,说要他去帮忙教训一个人,于建当即就找了个接口拒绝了,幸好他躲得快,那朋友后来就进了局子,蹲了好几年也没出来。
于建庆幸自己做了明智的选择。
日子过得很快,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孩子的成长速度实在是太惊人了。
短短几年的工夫,于建的工作单位就被各地崛起的分公司给顶得没活干了,过往令人羡慕的工资水平直线下降。出野外的工作也越来越少,正逢于建此时得了肠炎 ,整个人都有点虚弱,瘦了好几圈,瘦到他自己都怕了。
王晶看他这个样子,就让他在家里休息,不要再出去干活了。于建正有此意,于是就在家里休息起来,这一休就是一辈子。
人都是越待越懒的。于建自从在家里什么事都没有之后,就慢慢变了。过往那个随性的人现在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甚至有点不太正常。
天天在家里待着,天天可以使唤王晶给他做饭洗衣带孩子,他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张嘴下命令就可以了,久而久之,他习惯了这种模式,病好了之后也不想再出去了。王晶也同意他继续在家里待着。
没事的时候,于建也能在家里带孩子,做饭洗衣服,挑水,但赚钱的事就全部交给王晶了。
但王晶那点微弱的工资养活不起一家三口,三口人的生活水平断崖式的下降,什么都要省,什么都要算,这是以前不曾过过的日子,即使这样,王晶对他也没有任何怨言,三口人还是过得和乐融融。
后来孩子长大了,上学了,花销越来越大,王晶和于建都勒紧了裤腰带,四处欠钱供孩子上学。
这个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已经相当差了,当初于建瞧不起的王家亲戚现在各个都比他有钱,他成了最穷的那个,人一穷,志就容易短。于建开始和王晶一起捡剩,捡别人剩下的衣服,鞋。
他们家都穷成这个样儿了,王晶还跟于建申请要月月给他弟弟一点钱,怕他不能生活。
太可笑了,他弟弟都结婚,有孩子了,有手有脚有工作,不比他强啊,这还啃姐姐的老呢。于建不愿意,但是王晶坚持,说地可怜巴巴,说什么她只有这么一个弟弟,不管他谁管他,于建一看王晶掉眼泪心就软了,算了算了,愿意给就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