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生活(11)

王晶是真这么认为的,阿兰做的那些事算点啥,不都是她应该做的么,她也没拖累孩子啊。于建才是她的老伴,于建的陪伴才是全天的,别人都是扯淡。

不知道这句话又哪里不对了,亲家好像不太乐意,但也没说什么。

王晶想不通,我本来就实话实说,你们家女儿多懒你们不是不知道,成天睡懒觉,出去买个菜也不是什么难事,去医院开药,办手续这些也就是几分钟就完事的事儿,这些还算事儿么,她都嫁到我们家了,为自己老公分担一点难道不对么?

“我们家儿子喜欢的我就喜欢,看不上别人之前,咱们也得先看自己儿子什么样儿,自己儿子都啥也不会呢,还能要求别人吗?”

王晶想这句话总该没错了吧,你女儿就算有毛病,我不挑,我儿子喜欢就行,多差劲的,我都能接受,这总行了吧。

但好像又说错了,亲家母脸都绿了。

王晶想来想去,也没说错啊,这家人真是难伺候。

不过人家有钱啊,前前后后给家里填补了不少帮助,她也不好发飙。

谁叫他们家有钱呢,有钱的帮帮没钱的也没什么不对,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损失。

再说他们给买的那个房子,还不是为了弥补自己对女儿的欠缺,又不是专门给老于家买的,房子写的不也是他们家女儿一个人的名字吗?

王晶心想,那房子什么时候才能填上她儿子的名字啊,她看是不太可能了。这亲家太有心眼儿了,偏偏在婚前买房子,这不就是怕他们家儿子分么?

还把自己弄成个大好人的形象,有钱有什么用,有钱人都心术不正!

王晶一天都离不开儿子,看不见儿子就想哭,她感觉自己的人生要走到头了,在临走之前她要好好亲亲儿子。

她亲不够啊,天天都想跟儿子贴贴脸,但是儿子总是躲,好像不太喜欢她了,这儿子养大了,就成了阿兰的了,跟她这个妈没关系了,真是心寒啊。

于建也是嘴欠,非得让儿子儿媳搬出去住,她都这个样子了,还让儿子搬出去住,这不是故意给她添堵么?但是于建说了,“你现在的病情已经稳定了,孩子也有孩子的生活,他们也该搬家了。”

“那我还想儿子呢,我看不见儿子就想死。”

“你能不能为儿子想想,人家也有家了。”

反正全世界都在欺负她一个病人就是了,王晶默默掉下眼泪。心里默默恨起阿兰来,如果她说不搬家,估计于越也不会跟她走的。但是阿兰没吭声。王晶心里很难受。

儿子搬走以后,王晶天天给儿子打电话,一天打好几个,看不见儿子真不行,她太难受了,感觉灵魂都要出窍了,她太想儿子了,太想了,她怕自己死掉,她怕自己再也看不见儿子。她告诉儿子必须每个礼拜来看她,必须。

儿子说尽力,但有时候周六日儿子并不来看她,说他们俩出去逛街去了,吃饭去了,玩儿去了。王晶很生气,肯定是阿兰不让他来的。

她都已经病成这样了,为什么还不能见见自己的儿子,这个阿兰真是越来越过分了,当初要是知道她这么有心眼,这么让她着急上火,她是说什么都不能要这个儿媳妇。现在她把儿子抢走了,彻底抢走了。

亲妈病了,想见儿子有错吗?都一个礼拜没见了,让她见一面也不行吗?我的儿子啊,我的骨肉啊,我从来都没离开过我的儿子啊,为什么不把儿子还给我,为什么要跟我抢。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太不公平了。

她不想活了,她真地不想活了!

每天早晨,她都要说这句话,于建总是骂她丧气,不让她说。可是她说的没错呀!她的一生没做过什么错事,没害过任何人,为什么老天爷要她死呢,既然这样不如就死了算了。

她没想到的是,她想着的事,真地成真了,真是好的不灵坏的灵。

那天是她的生日,她想洗洗澡干净一下的。结果没等洗完,她就感觉一阵头晕,之后再也没醒过来。

临闭上眼睛的时候,于建紧张兮兮地问她,“要不要把儿子叫回来?”

王晶笑一笑,“不用……”

这是她说的最后一句话,这是她对儿子最后的放手。

希望儿子生活幸福,阿兰可千万别不要他,毕竟没有人会这么对她儿子了。在临走的那一刻,她好像看见了许多场景,想起了很多事。晚了,她的人生到头了,到头了!

可怜她命短,没能继续伺候于建和儿子。

王晶的一生极其短暂,没有精彩,没有起伏,但她曾经真真切切地幸福过。她永远记得于建为她亲手包的饺子,永远记得儿子躺在她怀里的模样,永远记得她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

她愿意为他们当牛做马,生生世世。

第 6 章

于建这一生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好的是,他几乎过上了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不好的是,这种生活在他六十岁的时候中止了。

于建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说来也是奇怪,那时候那么穷,他们家居然一个瘦人都没有,各个长地人高马大,胖乎乎的。于建家里其实很穷,但因为是名门后代,给判了个富农。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们都穷成什么样儿了。

于建年轻的时候可谓相貌堂堂,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薄嘴唇,个子又高,一头飘逸的中长发,很是吸引眼球。给他介绍对象的几乎踏平了他们家的门槛。于建知道自己长得好看,工作又好,所以找对象这个事儿他不着急。他还想多玩儿两年呢。

后来是爹妈着急了,他才把这事儿提上日程。

说起女人,于建真是见过太多了,形形色色的,他都见识过了。这也得益于他的美貌吧,身边女人比较多,见识的自然就多了。但是这么多人里面,于建没有遇到自己心仪的对象,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想找个什么样儿的,但潜意识里,他觉着应该找个有文化的。老于家虽然是名门之后,但老祖宗倘若知道后代混成了这个样子,学习学习不行,智力智力不行,要啥没啥的程度,估计也要气死了。于建在外面从来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什么名门之后,他自己都觉得丢人。为了改变后代的状况,于建还是希望能找一个有文化的,最好是当老师的。

但是老师哪那么好遇啊,真正当老师的知识分子压根儿就看不上他这种粗人,他自己也知道。平时就是遇到一个文绉绉的文化人他都不知道怎么跟人家交流,一张嘴就露怯了,还想跟人家谈恋爱,娶人家?他自己都没底气。

但是他还是没有改变想找老师的初衷,不行就放低标准呗,是个老师就行。

媒婆几乎踏平了他家的门槛,还是没等来一个当老师的。

后来等不起了,他就随便点了一个。这女孩儿长得好看,头发很长,发质特别好,其实跟他以前相亲认识的女孩没什么两样,大概是天时地利人和吧,他就觉得这个人看着顺眼,要不就她吧。

女孩也是看中了他,俩人合计合计就打算结婚了。

女方家里各方面条件都跟于建家差不多,于建登门拜访过几次,跟未来老丈人交流地也很好。于建虽说是个粗人,也没什么文化,但未来老丈人对他没什么异议,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

但是,事情总是有但是。

他万万没想到,在最后关头,未来老丈人因为他家成分不好临时反悔了。就因为老于家是富农。

于建傻眼了,怎么到了这个关头还出了这么个岔子。就连皮箱和家具都准备好了,就等着迎娶新娘了,在这个时候吹了?可能吗?

是的,可能!他们俩吹了!

于建长这么大从来都是挑拣别人的,还没被人耍成这样,心里很不痛快,不结就不结,老子还不干了呢!于是,两个年轻人就这么老死不相往来了。

于建从此后,再不与人相亲,看见女孩子就反感。

之后又等了一年左右,媒婆又来给他介绍对象。于建兴趣缺缺,直到对方说这人是个老师。

于建眼睛亮了,心中的小火苗又燃了起来。他决定去见一见。

第一眼看见王晶的时候,于建一点都没觉得她好看,甚至这人属于比较不好看的类型。但于建不在乎,他觉得女人只要贤惠,有份稳定工作就行,何况对方是个老师,简直是自带光环。

上一篇:迷迭香下一篇:耳朵说它想认识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