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四个,里面竟然还有刘晓庆。盛慕槐特意看刘晓庆,她穿了一件珍珠扣的衬衣,一条深棕色的伞裙和一双同色靴子,看上去时髦极了,这身打扮就是放到21世纪也不过时啊,盛慕槐心里赞叹一声,她最喜欢看美人儿了。
镜头扫到台下,圆桌上坐着表演嘉宾,并没有观众,主持人开始一桌一桌地介绍起来。
盛慕槐趁机低头咬了一口饺子,梆硬的东西磕到了她的牙,她一看,开心地说:“我吃到一块硬币了!”
“怎么会这样?我想第一个吃到的!” 王二麻不服气,把碗里全部饺子都咬了一口,里面都没有硬币,他不服气地抬头看电视,指着电视惊呼起来:
“快看,这是李韵笙,李韵笙啊!我们在后台见过他的!”
黑白屏幕里,李韵笙坐在圆桌上,一个主持人正在采访他,问道:“您今晚要给我们带来什么节目呢?”
李韵笙穿着挺括的中山装,笑着卖关子:“等轮到我就知道了。”
盛春低头咬了一口鸡蛋韭菜的饺子,圆圆的硬币也在里面冒了头,紧接着,凌胜楼吃到了第三枚硬币。
王二麻暴风般把碗里的饺子都吃完,又盛了十个,里面却还是没有硬币。
他绝望地坐在椅子上说:“天啊,我那么不幸吗?”
那时候的春晚还搞猜谜活动,刘晓庆出一个谜语,电视机前的人都能把自己猜到的答案寄到电视台,猜对的前五千名能获得铅笔,圆珠笔,本子,纪念册之类的小礼品。
盛慕槐一边听一边在心里想:“没想到央视也有这么贫穷的时候。”
刘晓庆开始发布第一个谜语了,谜面是“从上至下,广为团结” ,打一个字。
王二麻立刻转换了一个目标,开始闭着眼睛专心思考这个谜语,嘴里还不停念叨:“从上至下,广为团结” “从上至下,广为团结” ……
等李谷一的歌都唱完了,他突然从座位上跳起来说:“我想到了,是卡字!”
“什么卡字?” 坐他旁边的于笑兰被他吓一跳,问。
“从上至下,广为团结啊!你看啊,上和下黏在一起,不就是卡吗?”
“广为团结体现在哪里?”
“上和下都黏在一起了,还不够团结吗?” 王二麻问。
“我觉得没那么简单。” 于笑兰说,她被王二麻带进沟里,也开始想这个谜语。
侯成业在一旁,趁着李雪梅和于学鹏不注意,给于笑兰夹了一筷子牛肉,于笑兰的手悄悄在桌面下握住了侯成业,两人相视一笑。
“就是卡,我要去屋里写信了。” 王二麻说着就开始起身,凌胜楼把他拉住:“不是卡,是座。”
“座?为什么?” 王二麻一头雾水。
“你自己再想一遍那个谜面。” 凌胜楼用手沾着水,在木桌上写了一个“座”字,先写“从”,再写“土”,上面再加个“广”。
王二麻恍然大悟:“是哦,从在上面,至下面是土,广字把它们都包了起来,肯定没错了!” 他兴奋地拍了凌胜楼一下,“还是大师兄牛啊,我去宿舍了,回见!”
“大师兄真聪明。” 盛慕槐喝了一口饮料,笑着夸奖了凌胜楼一句。
凌胜楼抿了抿唇,黝黑的眼睛闪着两点亮光,把杯子拿到了嘴边。
见王二麻飞奔走了,盛慕槐又对凌胜楼说:“眉毛哥真是一刻都闲不下来。”
凌胜楼说:“让他去吧,一年到头也就今天能那么疯,你信吗,他等下出来手里肯定拿着那箱烟花摔炮。”
“我信,我太信了。” 盛慕槐一边说一边乐了。
这时候,电视机里终于轮到李韵笙上场,他已经扮上了戏,演得竟然是《林冲夜奔》里的林冲。
老爷子明明已经60岁高龄,身姿却还是那么挺拔。他头戴倒缨盔,穿一身黑绒箭衣和黑色薄底靴,身背宝剑,边唱边扫堂腿接一连串动作,洒脱利落,活脱脱就是英雄末路的林冲。
这年头的春晚似乎也挺随意,下面有人带头叫好,掌声就响起来,连响了好多次。
王二麻抱着一个大纸箱子过来,一边问:“我没错过什么吧?我没错过什么吧?”
“王二麻,你挡住电视机了。” 盛春说。
“哎哟对不起。” 王二麻赶紧往旁边一跳,看到电视笑了:“这不是我二大爷吗,扮上可太帅了。”
“谁是你二大爷了?您乱攀亲戚也要讲究基本法好不好?” 盛慕槐吐槽。
“你瞧瞧啊,李韵笙那么喜欢你,你又说想做他学生,那么总有一天他会变成你老师,然后说不定就认你做个干孙女,他不就成我二大爷了吗?”
“我在这看春晚,你倒跟我先讲上相声了。” 盛慕槐笑了。不过说真的,李韵笙是爷爷的师兄,和二大爷还真就是同辈……
“就是我二大爷。” 王二麻得意的把一个饺子放进嘴里,又“噗”吐出一个硬币来,“我终于吃到了!槐槐,你看我没说错吧……” 在祸害了三十个饺子以后,王二麻终于获得了一角幸运硬币。他虔诚地把硬币放在裤兜里,激动地差点流泪。
第一届春晚真的是很神奇,简陋的舞台和音效设施没有降低它的好看程度,舞台上都是知名的艺术家,主持人里也有马季和姜昆,一个比一个逗,看得人忍不住发笑。
演到后来,竟然有驯兽师带了一头真的大熊猫上场来表演,还爬滑梯,滚皮球,看得盛慕槐心里只有两个字:牛逼。
终于三个多小时的春节联欢晚会结束了,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
凤山的人们站起来互相拜年,小辈们纷纷接过红包,1982年成为历史,他们一起走向了新的一年。
来看电视的邻居们走后,王二麻朝天空发射烟花。大家跺着脚挤在院子里一起抬头看,小小院落的上头五彩缤纷,灿烂美丽。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是凤山高高兴兴过大年,过渡一下,之后槐槐就要开始上京城啦~
第39章
接下来的一年半里, 在爷爷的教导下,盛慕槐学会了《战宛城》,《坐楼杀惜》, 《阴阳河》,《马思远》, 《杀子报》,《采花赶府》, 《红梅阁》, 《春香闹学》, 《一匹布》,《打杠子》,《小放牛》,《铁弓缘》等三十几出有独特辛派风韵的剧目,又按照爷爷的风格学习了《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昭君出塞》等其他派别的戏。
由于凤山京剧团能挂出的剧目是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现在临近几个县只要说到戏班子,最先想到的就是凤山。
盛慕槐、凌胜楼甚至在学校里也成了名人,每天都有人在窗户外看他们两个,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两个的外貌长得好, 还坐在一起,看上去就极其养眼,与这平淡小镇格格不入。
天气炎热, 蝉鸣一声赶着一声,盛慕槐趴在桌子上,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
她的头发又乌黑又浓密,即使扎起来也有一大把,为了不让头发黏在脖子上,她趴下来的时候总让头发顺着手臂垂落下去,但这次没太注意,有一缕头发越过三八线摊在了凌胜楼的课桌上。
凌胜楼没什么反应,把飘落在手背的发丝稍微拂开,继续看手里的书。
是午休时间,可盛慕槐怎么也睡不着。
她的头在手臂上换了几次方向,终于还是从桌上爬起来,像一只猫一样伸懒腰,一截雪白纤细的腰从衣服下露出来。
这半年她长高了许多,衣服都变得有点小了。
刺目的白让凌胜楼的眼睛暗了暗,他替她把衣角扯下来,又遮住班里其他男同学的目光:“是个大姑娘了,注意点。”
盛慕槐擦了擦眼角的眼泪,不是很在意的嗯了一声。
凌胜楼这两年窜得才快,身高都已经接近一米八了。好在她也不矮,演戏的时候还能踩跷,不然他们配戏都不搭了。
“盛慕槐,有人找你!” 坐在靠窗的同学忽然喊她。
她抬眼一看,是隔壁班的学习委员,一个叫李军昊的小个子男生站在窗边。他长得倒挺清秀白俊,考试成绩总是盛慕槐第一他第二。
自己都不认识他,他怎么来班上找了?
盛慕槐带着疑惑走出教室,李军昊把她引到了走廊尽头没人能看到的角落里。
“有什么事吗李同学?” 盛慕槐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