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微施以天罗地网,束缚住了穷奇。那凶兽却张开血盆大口,宁可断牙削骨,咬断了捆仙绳卷成的金网,仓皇向东方逃离而去。
一场闹剧,以此收场。
太微面露不悦,没能一举拿下穷奇到底有些失望过。不过,目及已经精疲力竭的旭凤和润玉,他还是颇为欣慰。便当场降下帝谕,
“凶兽穷奇,横行作乱。命火神旭凤,领三方天将,降服穷奇,以尽保卫六界职责。”
旭凤气息凌乱,他明白天帝是在给他机会增加功绩,当即应下。随即想到他日润玉称帝,也需功绩服众,遂开口,“我一人恐不敌穷奇,斗胆请夜神随行,而人合力捉拿穷奇。”
润玉在旭凤身侧,观他历经数战已极是疲惫,正担心他一人去是否有危险。旭凤此番开口,正中润玉下怀。但他面色波澜不惊。
太微很是满意地看了眼他的两个儿子,颇有他当年意气风发的样子。而且,兄友弟恭,看来是能避免当年自己称帝之路,弑兄杀弟,屠戮手足的覆辙。
“夜神润玉,你可愿意?”
润玉低着头,长长的袖子遮住了所有的表情,“我自是愿意。”
旭凤深深地看了眼润玉,长长的墨发倾泻遮住了面容,长袖雪白飘逸,身后缀着根青玉色发带,斜斜滑下,盖住了眼眸。
他听见润玉清朗温润的声音,说出的那句愿意。轻轻地,勾起了一个笑。
“三方天将听令,即日起,随火神夜神前去,捉拿凶兽穷奇,不胜不归!”
“是!”
---------------------------
一点小解释: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 这段描述出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宋玉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且文采斐然。有兴趣的小天使,可以自行百度。
三桑:.传说中的三株桑树。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此无枝之三桑又见《北山经》、《大荒北经》。文中借用了名字,把三株扶桑化为了一株三桑树。三桑无枝,润玉却借此问锦觅,这里意指润玉是在借口接近锦觅。
太上忘情,忘情而至公:太上忘情,忘情而至公,得情忘情,不为情绪所动,不为情感所扰。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命之制在气。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太上忘情就是太上老君所言的道家哲学。古人讲‘太上忘情’,太上,是最高明的人、是圣人,太上老君。太上忘情’不是没有情,而是有情,但把它放到好像忘了的层次。照原始的解释,忘情是寂焉不动情,若遗忘之者。
即是道家的哲学,在《老子想尔注》和《道德经?道篇》中可以找到。
三山、四海、五湖、六合、八荒、九州: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四海是我国古时所指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泛指海内之地,也泛指全国各地。易经上是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九州版本很多,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
朱厌:出于小次山,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凶兽,身形像猿猴,白头红脚,传说这种野兽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战争,出自《山海经·西山经》。这里隐喻了之后会发生,旭凤润玉篡位的大战。
九婴: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凶兽之一。出自《淮南子·本经训》。它是水火之怪,能喷水吐火,它的叫声如婴儿啼哭,有九头,故称九婴。
第5章
(本章预告:旭凤和润玉奉命前来魔界缉拿穷奇,途遇人生导师-摆渡老人,随后和锦觅在集市相遇,魇兽当着三人的面吐了一个旭凤和润玉的梦。旭凤为救润玉身中穷奇瘟针,润玉去花界求药。)
魔界终年不见天日,幽暗森然。乱石嶙峋层出,不见草木生机繁复。所能依仗的,不过是鸦青色天空里浮动的极光。绿莹莹的绚烂光带漂浮在低垂的天幕中,间杂紫蓝色的光晕。
这极光虽微弱,却为魔界的一切都镀上了层梦幻的晶莹亮色,成为了唯一的光。
要到魔界,需从天界北天门而下,穿过二十七重天,层层云间下直缀落地。然后借道冥界,在重重鬼火指引下方才到达三途河忘川水①,从上摆渡而过。
旭凤一声黑色玄衣与润玉并肩,润玉难得换了件黛蓝绀青色②衣衫,更衬靡颜腻理,霞明玉映。他们二人龙章凤姿,气质天然,引起许多魔界小妖侧目,都好奇他们的身份,不敢上前。
旭凤勉强挤出了个“和颜悦色”的表情,随手抓了个还未化形的苍狼小妖问路。那小妖抖如糠筛,颤颤巍巍地指了指不远处的渡口,随机风一样地跑走了。
旭凤脸色有些发黑,他有如此可怕吗?随即听见身侧传来“噗嗤”一声轻笑,转头,正是润玉拂袖抵唇在笑。“大名鼎鼎的火神殿下威风不减当年啊,我记得你六百岁时就不当心打喷嚏带出火气,烧着了虚灵子的衣袍,还一脸委屈巴巴地去安慰人家,结果引得虚灵子哭得更厉害。”
旭凤倒想不起有这么回事,几千年的记忆加上上一世的回忆堆积在一起,早就记不清了。突然被提出来取笑,他不觉得有何不妥,反而有些许开心。他的兄长看似冷冰冰,却把每一个他的小细节都珍藏在心底,他很是满足。
润玉一笑,爽朗清举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旭凤也不自觉柔和了眉眼。
二人缓缓踱步到渡口边,说是渡口,不过只有一艘船而已。船上空无一物,只一乘船老翁翘着腿躺在船头喝酒。
这次润玉先一步上前开了口,“老人家,我们欲渡河去彼岸魔界。”
那老翁懒洋洋抬眼,打量了一下两人,大手一伸“行啊,五千灵石”
“五千灵石?”旭凤一听有点急,这老翁明显是在坑他们,从前横渡忘川最多只需三枚灵石,什么时候连他这魔界尊主都不知道,竟如此黑了。润玉拦下旭凤让他稍安勿躁,手掌一翻,变出一颗苍青宝珠,递给了老翁。
那老翁接来,瞅了半天才放到衣兜里,起身示意二人上船。
一叶扁舟横在广袤无垠的三途忘川,河水毫无波澜,平静似死水。也无一丝风涌来,一切都像被定格住静止一般,唯有船侧翻涌开的水花,证明他们在前进。
水天一色相照应,那墨灰帷幕上绽开的炫幻极光完完整整地印在了忘川水上,身处其中,周遭皆是翡翠绿萤火跳跃,穿插着银红赤炎、樱草姜黄、雪兰黛青③各色极光飘摇。船身似浮空于幻象里停滞,绮丽胜似仙境。
润玉长身玉立在船尾,望着如墨的河水出神。那各色浮动光段,映在他的眼睛里,像一汪清泉倒映着浩瀚星辰。
旭凤端坐船舷,看着润玉的方向呢喃低语,是他在人间游历时看过的一首诗句,“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④”
此刻再应景不过。
撑船的老翁带着斗笠,瞥了二人一眼,似看破了什么。忽然对润玉开口道,“公子可不能一直盯着忘川水看,三途忘川,河水剧毒无比。罪孽深重的灵魂涉水渡河,中毒沉下成为水鬼,不入轮回,怨气极重。”
润玉闻言渐渐回神,才发现这河水确实泛着冰冷死气,怨念丛生。方知那老叟所言不虚,连忙道谢,“多谢前辈提醒。”
老叟摆了摆手,表示不足挂齿。随后,抚了抚胡子,似乎很是满意润玉的态度。再度开口,“关于三途忘川河,还有个故事,不知你们可曾听说过?”
虽是问着两人,但老叟明显是向旭凤在问。旭凤抬头,看那乘船老翁目光炯炯,心下有些奇怪,仍抬手作请,“晚辈才疏学浅,还请前辈明示。”
老翁压了压斗笠,对二人更满意了。悠悠开口说起了那个故事:
“三途河水分三道,其一为忘川。凡有大功德之人,渡船而过。品行端正之人,从奈何桥而过。桥边有一老妪命为孟婆,手捧一碗忘川水。孟婆汤是分六口,一口出世甜、二口叛逆辣、三口珍惜酸、四口情责苦、五口身心麻,最后一口却为白水,淡了口中味,忘了前尘事,泯了爱恩仇,舒了川字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