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走的看不见了,萧胤才转回身,看向玉阶上的皇座,神色莫名。
李承欢从角落里走出了,也随着萧胤的目光看向那皇座。
“殿下,您在想什么?”李承欢看了半晌,突然问道。
萧胤回眸看他,幽幽说道:“皇座之上,也并非全是鲜血与骸骨。父皇是位真正的明君。”
“陛下却是让人钦佩。”李承欢应和。
萧胤看着他笑道:“承欢,随我去看看父皇吧。”
李承欢点头。
皇帝的寝宫,大概是现下整个皇城里最静谧安宁的所在。即便外面天翻地覆,这里似乎都没有受到影响。
萧景虽然做了些手段,让皇帝提前病倒,此后却再也没有动过别的心思,大概是长久以来的敬畏和恐惧,仅仅是那一次,就让他寝食难安,连皇帝的寝宫都再也没有靠近过。
萧胤的到来,让殿中侍候的诸人都纷纷拜倒。
此时此刻,已经没人怀疑,面前这位主子,就是将来的皇帝了。
赵公公听到动静,从里间踏着小碎步匆匆走了出来,一见到萧胤,便老泪纵横,要拜下行礼。却被萧胤扶住,“公公免礼,父皇如何了?”
赵公公抹了抹眼泪,“还昏睡着,怎么也醒不了,太医们说,恐怕是醒不过来了。陛下的根基坏了,身子承受不住一丁点的刺激,下不得猛药。”
“嗯,我去看看父皇。”萧胤仔细看了一眼赵公公,见他一脸仓皇忧虑,不似作伪,便不动声色的收回了目光。
赵公公将萧胤与李承欢领进了内殿,龙床上,正躺着那位至高无上的老人,此时正紧紧闭着眼睛,仿佛已经死去。
萧胤走上前,单膝跪在床前,对昏睡的老人说道:“父皇,儿臣回来了。”
没有回应,意料之中。
萧胤自顾与皇帝说了会儿话,便吩咐赵公公好生照看。领着李承欢出去了。
李承欢跟在萧胤身后,亦步亦趋,不知为何,心中五味杂陈,总觉得最近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每一个都让他措手不及。
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不由道:“殿下,我也想回府看看爹爹,不知道他老人家,现下如何了。”
“好。”萧胤温柔应了,伸手轻轻拍了拍李承欢的脑袋,笑道:“去吧,这里还有些事情需要我处理,待事情都解决了,我再你一同去看李尚书。”
“嗯。”李承欢闻言有些羞赧的垂下了头。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最近比较忙,实在抽不出时间码字,在这里请几天假,宝宝们可以一周后再来~卑微鞠躬~
第71章
李府,此时静悄悄的,沉默的匍匐在夜色中。似乎所有人都已经睡去。
只是外间这样大的动静,今夜,整个京都,哪有一人能够安然入睡?
李郸和衣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看着黑暗中的屋顶,等待着外间的尘埃落定。今夜过后,京都的天就要变了。
皇帝恐怕是再也醒不过来了,太子只怕也不能幸免,那个去岁才初入京都的少年皇子,即将成为大齐的主宰。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这些旧朝老人,也该做好随时退下历史舞台的准备了。
只是承欢啊,也不知那位新皇会如何待他?
就在思绪纷乱之际,门外传来管家的轻声禀告。
“老爷,二少爷回来了。”
李郸一下就坐起了身子,年纪大了,突然的动作让他差点闪了腰,他苦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老腰,从床上起身,点上了灯盏。
屋内亮起了昏黄的光,李郸扬声道:“叫他过来吧。”
“是,老爷。”
管家领命去了,李郸理了理衣裳,走到一边的榻上坐了,又叫人去沏了茶。
没一会儿李承欢就脚步匆匆的随着管家走了进来。
“父亲,孩儿回来了,您可安好?”李承欢见李郸正坐在榻上等他,笑着过去行了一礼。
“坐吧。”李郸仔细打量了李承欢几眼,没发现什么不妥,身上也没有杀伐血腥的味道,不由松了口气,看来动静闹得不大。也是,太子手下那群军卒人心不定,哪里能做什么抵抗?萧胤的黑甲尉连凶残如虎的北凉军都能战胜,更何况是这些人。
“父亲还没睡吗?”李承欢见李郸穿的整整齐齐不像刚睡醒的样子,想来今夜也是无心睡眠的。
“哎!外头闹了这样的动静,为父哪里睡得着觉。外间如何了?”李郸给自己倒了杯茶,叹息。
李承欢抿了抿嘴,知道父亲不喜此事,犹豫了一下,才说道:“父亲放心,已经控制住了,明日天亮之前,一切就会尘埃落定,不会闹出什么乱子的。”
李郸从茶盏间抬头,看了李承欢一眼,缓缓说道:“那你今后,如何打算?”
李承欢一怔,“父亲此话何意?”
“陛下撑不了多久了,睿亲王总是要登上大宝的,若是殿下成了陛下,你与他之间……”李郸没有说下去。
若是萧胤成了皇帝,他与萧胤之间虽然没了皇帝这层阻碍,却多了天下悠悠众口。无论李承欢往后在政治上有多大的成就,总归逃不过魅惑君上的佞臣骂名。
李承欢也想过这点,不过他也无可奈何。
他低眉笑了一下,并没有回应李郸的话。
李郸见他如此,又道:“二殿下登基之后,必然是要册封皇后的,殿下一旦有了皇后,妃嫔,甚至龙子,到时,你又该如何自处呢?”
萧胤若只是个王爷倒也罢了,没有人会真的在意一个王爷是否后继有人,可是一国之君却是天下所有人都看着的。
李承欢的脸色果然变了,他的眉更低,呼吸都放轻了,手在袖中紧紧攥着,好半晌,才抬眉笑道:“我只愿能在殿下身边,辅佐殿下便知足了。”
“可是,你不在乎,旁人呢?一旦他有了后妃,那些人,可会容忍你的存在?”李郸语重心长。
“父亲的意思呢?”李承欢似乎察觉到了李郸的用意。
“为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要你自己想明白,究竟值不值得?此时若还是不肯放手,往后便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李郸道。
“是,承欢明白了。”李承欢当然知道,他即将要面对的会是什么。只是让他现在抽身,他如何能做到呢?
天明时分,京都已经恢复了秩序,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就连昨夜被铁蹄踏碎的皇城城门,都重又按上了崭新的朱色大门。
只是守门的将士,换成了一身黑甲的军卒,相较于之前的盛气凌人,这些人沉默寡言,浑身都透着股凛冽的杀伐气息。
今日廷议,照常进行。
前几日皇帝突然病倒,整个京都戒严,连朝会都取消了,所有官员都龟缩在府中,忐忑难安。昨夜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却没有人敢多一句嘴。
因此,突然有宦官挨家挨户,宣布从今日起恢复每日朝会的消息时,所有人都暗暗松了口气,知道一场动荡应当是已经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在侧殿等候时,所有人都沉默着,眼神四处飘忽,却无人开口说话,此时没有人知道那位睿亲王回做出怎样的安排,每个人都惴惴不安。
除了早就投效睿亲王的那一部分。
廷议开始,众人鱼贯行入太极殿中。
纷纷站定后,才发现,今日没有诸王在场,御座也是空空如也。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才有太监侍卫簇拥着一位年轻俊美的男子从御道进入太极殿,是身着一身黑色蟒袍的萧胤。
萧胤环首看了一眼殿中诸人,径直走上玉阶,立在御座之旁。
众官员不敢迟疑,立刻俯身下拜。
“殿下千岁千千岁。”
“平身吧。”萧胤淡淡的开口,十分平静。
众人起身,依然沉默寂静,偌大的太极殿,站了这许多的人,却安静的落针可闻。
萧胤在人群中一眼寻到了李承欢的身影,几百人中,唯有李承欢是抬眸看着他的。他不禁勾唇,浅浅一笑。
接下来,便是赵公公捧着黄稠,宣布了太子主动禅位,皇帝病重,暂由睿亲王监国的事情。
原本安静的太极殿,因此事,顿时激起了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萧胤朝一旁的陆迁使了个眼色,护卫在太极殿各个角落的黑甲尉顿时同时顿了一下手中长刀。猛然响起的金属碰撞声,让太极殿又重新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