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臣是攻啊(40)

作者:安西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大人!您怎么不等等小人?小人差点就回不来了!”陆迁抱怨。

李承欢为陆迁倒了杯茶,笑着让他坐,“本官当时担忧陆参将的安危,没有走远,直到人群散去才走的。”

陆迁顿时就尴尬了,辩解道,“那大人为何人散之后还不现身?”

李承欢闲闲看了他一眼,说道,“若是当时现身,岂不是又要被围住?”

陆迁不说话了。

到了正午吃饭的时间,淮州众官员仍然没有等到传说中的新任同知,正在大家饿的前胸贴后背的时候,有衙署里的小厮匆匆赶来城门口,说是新任同知已经到了衙署,不见众位大人,要他来寻诸位大人。

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这什么情况啊?他们在这儿从天黑等到天亮,从天亮等到日上三竿,结果白等了?人早就进了城里了?啥时候进去的?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看向一脑门汗的许知州。

许知州用帕子擦了擦脸,尴尬的咳嗽一声,朗声道,“既然李同知已经进城,那大家伙儿就先散了吧,先吃饭,午后咱们再一起见见李同知。”

“嗡”一声,众大小官员碎碎念了几句一哄而散。

赵介踱步到许丛文跟前,皮笑肉不笑的挖苦道,“大人这真是,请了位祖宗来咱们淮州啊。”

许丛文脸一拉,不悦的纠正道:“赵通判此言差矣,李同知被调往淮州,乃是陛下的旨意,怎生是本官的安排?赵通判休要胡言乱语,以免惹祸上身。况且李同知初来乍到,恐怕并不知晓我等在此等候,从别处入城了也未可知。赵通判莫要妄自揣度,失了同僚体面。”

“体面”你大爷!赵介恨恨的瞪了一眼许丛文,他这辈子最讨厌的俩字就是“体面”!

“大人说的是,是下官唐突了。”赵介阴阴的盯了许丛文半晌,才一甩衣袖,钻进了自家的青呢小轿里。

许丛文看着赵介的官轿远去,又看了一眼城外秋叶飘零,叹了口气,喃喃道,“恩师这位子弟,还真是……哎!”

李承欢无所事事的坐在公房里和陆迁闲聊喝茶,让子辛去淮州有名的醉月楼去买几席酒食,有着之前的惊人一幕,二人也不敢随意出门了,老老实实在公房待着。

没多大一会儿,子辛领着几个护卫便将酒食带回来,将公房里的桌子拼了拼凑了好几桌。

醉月楼的醉虾最是有名,其他肉食也十分精致美味,众人正吃得欢呢,就见一名衙署原驻的小厮匆匆跑进来,看见一桌桌的美味佳肴有些怔愣,啥情况?走错门了?

“大,大人!知州大人来啦。”小厮慌忙禀报。

李承欢正在教陆迁这大老粗剥虾呢,闻言喜上眉梢,笑道,“请大人进来。”

小厮一愣,心说你区区一个同知,知州大人来了你竟然不亲自去迎?他心里顿时有些瞧不上这群没规矩的外来客。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出去请人。

许丛文随小厮进来时,李承欢已经让子辛给知州大人添了个座位。一见到许丛文便招招手,“许师弟,来坐,一起吃啊,这醉月楼的饭食确实不错嘛!”

许丛文闻言,方才所有的糟心烦闷一扫而空,兴冲冲撸着袖子就入座了,看的一旁的小厮目瞪口呆。啥情况?咋看不明白呢?

“师兄何时来的?”许丛文饿的狠了,也顾不上斯文体面了,拿起筷子就是一阵风卷残云,完了才抬头问李承欢。

许丛文虽然比李承欢年长不少,但自从和李承欢对弈甘拜下风之后,就不再自称师兄,而是自称师弟,达者为先嘛,许丛文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昨夜连夜赶来,入城后就先睡了,不想来了衙门,却不见一位大人的踪影,怪哉!”李承欢略去了逛街时的壮举,轻描淡写的说道。

许丛文顿时泪流满面,您咋不早说呀?害我苦矣!

第33章 同知

众人吃饱喝足,许从文才发现陆迁居然是和李承欢同席吃饭,顿时疑惑,“这位壮士是?”

陆迁便拱拱手,“见过许大人,在下黑甲尉参将陆迁,来淮州公干,正好与李大人顺路,便结伴同行了。”

许从文听闻他是黑甲尉的人,顿时神情一肃,“原来是黑甲尉的将军,黑甲尉战无不胜,实乃我大齐的王者之师,本官向来敬重前线将士,今日得幸结识陆将军,实乃本官的荣幸啊。”

李承欢看了一眼许从文,有些好笑。这许从文原本家境殷实,是想走武将的路子的,奈何天生体虚多病,便弃武从文,没成想还真考上了。

闲聊几句,许从文便与李承欢二人进了书房密谈,陆迁稳稳守在院中。

“大人,已经选择了二殿下?”沈从文试探的问道。

李承欢抿嘴点了点头,沈从文又问,“那恩师呢?”

“与父亲无关,你只管做你的事,这是我个人的选择,并非李氏的选择。”李承欢道。

“那陆参将?”

“是殿下派来淮州协助我的,殿下似乎在担心淮州出什么乱子,你是淮州长官,可知道淮州有什么事要发生?”李承欢很直接,沈从文自拜入李郸门下,便是与李氏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许从文皱眉想了想,摇头道,“并无异象啊。”

李承欢继续问,“那淮州可有什么人或事是与二殿下有关的?”

这么一说,许从文突然想起什么,“我到曾听闻过一些密辛,不过时间太久了,也可能是谣言……”

“你说。”李承欢眼眸一亮,顿时催促。

许从文想了想措辞,说道:“据传当今淑贵妃的母族林氏,原先是江南的望族,当年陛下还是太子时,曾路经淮州,遇着了当年豆蔻年华的林氏,与其互生情愫,并将其纳为侧妃。可是一直未曾将人带回京都,直到林氏诞下二殿下后,陛下才将林氏与二殿下一起带回京都。按理说陛下继位后,淮州林氏该是一飞冲天的,可是却奇怪的渐渐没落,如今淮州已然没有林氏这一姓了。”

“这是为何?”李承欢不解,他是知道当年的陛下确实是十分喜爱林氏的,可是如果当年的太子深爱林氏,后来又怎会将所爱之人的孩子丢到边境那样危险的地方参军,以至于整个朝野都认为皇帝已经忘记了他第二个孩子,林氏家族更是低调的可怕,几乎将所有的触角都没入了深深的地下,几乎让人忽略了他们的存在。也早在许多年前,宫里就传出淑贵妃失宠的传闻。直至秦王凯旋回京,众人才突然再次看到了传说中不得帝宠的二殿下。

“没人知道,好似林家突然就从淮州搬走了,可是似林家那样的大族怎会突然选择抛却根基,迁去异乡呢?7道理上实在说不通,所以坊间大多认为此事乃是谣言,淮州根本不曾有过什么林氏望族。”许从文分析道。

“这么看却是很像谣言,可是空穴不来风。”李承欢说道,恐怕殿下就是听闻了此处的风声,才将陆迁派来,顺便查探一下详情。

“这就不知啦!我在淮州任职近三载,也只是略略听到了些风声而已。对了,师兄此次被调来淮州,当真是因为得罪了太子?”许从文忧虑。

李承欢也不避讳,点了点头,“不知淮州可有太子门下?”

“这倒不曾听说,淮州只是江南道属州,最大的官儿也不过从五品,太子恐怕是瞧不上眼,不过江南道布政使曹阔却是太子门下。”

“你的顶头上司?”李承欢看向他。

“哎。”许从文也看了看李承欢,从前太子笼络李氏,曹阔自然对他颇为亲近,现下李承欢转投了睿亲王,也不知曹阔会如何给他穿小鞋了。

“辛苦了,师弟。”李承欢拍拍许从文垮下来的肩,安慰道。

“……”

新任同知到任,自然是要与诸官会面的。

时间安排在下午申时。

衙署会客大厅里,坐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许从文坐在上位,李承欢与赵介各坐在许从文下手的左右两边。一众三四十岁甚至四五十岁的淮州官员,偷摸摸的瞧着这位年轻的有些过分的新任同知,互相看看,满眼惊叹,心想,这位还真不愧“少年风流”这四个字。

上午城中的闹剧众人已经从各个渠道知晓,此时一看这位少年知州,顿时对号入座,准是这位没错了。

看到这位新长官的俊俏相貌,不免又要想到因为貌丑而被排挤出中枢的赵介赵通判,看他的眼神便更为古怪起来。有人闲的无聊,便想,当年的赵通判若是有李同知一半的好相貌,现在估计早在中枢站稳了脚跟,哪里还需要在这小小淮州与许知州论长短。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