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掌印太监的朱砂痣+番外(98)

作者:话旧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周围伺候的人慌忙跪在地上。

朱莹望着他,眼里似燃烧着熊熊烈火,可以轻易灼烧眼前的孩子。

她胸膛剧烈的起伏,额头上青筋直冒,好一会儿才说出话来,冷冷的,仿佛被冰霜冻结:“放肆。”

杨本影瑟缩着退了半步。

他从未见过朱太妃失态到如此地步的样子。

哪怕是朝臣为了政务,在内宫宫门逼迫时,她也只是轻描淡写地将他们处置掉,仿佛一切的事情,在她那里都格外简单。

他忽然有些委屈,再说话时已经带了几分哭腔:“如果你心里没鬼,那我亲……”

“滚出去!”朱莹冷厉地喝道,“放肆!”

她指着西清宫主宫太监道:“叫司礼监、宫正司、东厂,都给我查!”

杨本影呆呆地看着她暴怒的样子,忍不住哭了起来。

他的哭声再次引来朱莹的目光,她近乎是嗤笑着道:“圣上,做皇帝的人可都哭不得。”

“朕亲生的阿娘,是不是,是不是……”杨本影拼命地忍着泪,他不想在这个杀了自己生母的人眼前软弱了,倔强地想要听到回答。

却见朱莹已经完全平静下来,拿了一方手帕,亲手将玉和瓷的碎片收拢在一处,包起来,依旧放置在案头。

他把她珍重的东西全都毁掉了。杨本影模模糊糊地想着。他想露出胜利的笑容,讽刺地看她,然而却全然笑不出来。

朱莹坐回椅子上,顺手又翻开一本奏章。

她一目十行地看下去,嘴里道:“不错,是我下令,把她凌迟处死,埋于荒郊,立碑满刻罪状的。”

仿佛在说一件小到可以忽略的事情。

第85章 应不应该

骤然从她口中得到答案,杨本影连泪都忘了流。

他心头还有微薄的希望,盼着朱莹否认那些人的话,然而她没有。

“你……你……”他颤抖地指向朱莹,想说什么,又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朱莹目光冷淡地望着房里侍奉的人,说道:“你们都出去。”

宫人们听着皇帝质问太妃,又见皇帝砸了太妃钟爱的物件,早就恨不能从地里钻出去了,闻听此言,得救般齐齐应是,迅速退了出去。

杨本影望着朱莹,朱莹也回视着他。

他的长相随了母亲,每次她看到他,都如同看到了顾昭容那张美丽却可恨的脸。

他长在她身边,也如同附骨之蛆般,时时刻刻提醒着籍由顾昭容带来的那些厄运,让她失去了太多的苦痛。

朱莹只要看到这个便宜来的“亲生儿子”,就会不可避免的想,这……难道是顾昭容回来了么。

朱莹忽而自嘲地叹了声。

她走向杨本影,面沉如水,一丝笑容都无。杨本影被这可怕的眼神逼退了,踉踉跄跄地退了几步。

他嘴硬道:“你是不是嫉恨朕亲生的阿娘,才害死她的,是不是想要把持朝政,才……才不肯教朕处理政务……”

他每说一句,朱莹的脸色便沉下去一点,于是杨本影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再也不敢说下去了。

朱莹已经走到他身前,伸手轻轻拍着杨本影的面颊,吓得杨本影赶紧闭上眼睛。

他预想中的疼痛没有到来。

朱莹只是轻轻地拍着他,语气平淡得很:“你亲生的阿娘犯下了滔天大罪,死不足惜,连先帝都知道了,难道……对你诉说前事的人,连这些都没告诉你吗?”

她厌恶这个孩子,这么多年了,果然一直都没有变啊。

杨本影脸色涨红。他本能地希望朱莹在欺骗他。

可那人吞吞吐吐的行径还在眼前,他只是听说自己的生母被朱太妃因私怨害死,一时震惊,才没有深问下去。

如今朱莹的话,正正地插在他心头,让那些轻微的不谐,一点点放大开来。

他无法接受自己生母是个罪人的事实,相比起来,他更希望自己曾经的猜测成真。

他的生母只是个无辜的后宫女子。是朱太妃害死了她,或为着得到先帝仅剩的儿子,或为了报复,或是为了别的什么野望。

他希望真相是这样。

必须……是这个样子。

杨本影踉跄着退了一步,然后又退了一步。

他离朱莹离得远了些,那些已经散去的勇气,似乎再次凝聚起来。

他大声道:“你在骗朕,你嘴里没一句话是可信的,不……不然,朕早就过了十岁,你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朕学着理政啊!”

因为她答应了先帝,让他好好随着大儒们学习。待他成年以后,她便正式教授他,等他能够亲政了,再一点点把政务移交给他。

朱莹冷笑道:“因为你还不够格。”

他很容易被人煽动,情绪不稳,出了错误只会拼命地往自己想象的样子中弥补,而不肯认清现实。

他还不够格,去治理一个国家。

杨本影喘息着看她。

他想生气。

可在朱莹面前,那些气愤,被她冷冷地一看,就彻底冻结在心底。

他想哭一场,又顾忌着朱莹的讥讽,硬是把那点酸涩咽了下去。

杨本影愤愤地跑出了屋子。侍奉皇帝的人匆忙追了上去。

门外守候的宫人陆续进来,询问道:“太妃,您看……”

朱莹沉沉地叹了声道:“都下去吧。”

宫人们迟疑地退下,朱莹忽又出声:“等等。”

她们停住脚步,恭敬垂头。

朱莹道:“叫外头内侍们注意着圣上,别叫他再逃了先生们的课。”

宫人齐齐答应,她才道:“都去吧。”

四下无人的西清宫内室中,满是冷寂的气氛。

四处都是林立的书籍帐录,以及朝臣们送来的奏章,仅有的几个能够称作摆设的东西,如今已经碎了两只。

朱莹抱着臂膀站在那里,长久地望着案头包裹着碎片的手帕。

·

杨本影回到思正宫时,宫中侍奉的人已经换了一半。

那些告诉过他陈年旧事的宫女内侍们,都已经消失不见。

他又气又惶惶然地叫道:“来人!来人!是谁把朕使惯了的人换了?”

主宫太监和掌事宫女并排跪下来,尚且惊魂未定,说道:“圣上,是……管着东厂的苏厂臣,前不久刚带人把他们抓了。”

听说是前不久刚被捉走,杨本影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他坐在上首,吩咐道:“你,传朕命令,叫姓苏的快把人都送回来。”

主宫太监飞奔着去了。

没多久,他用更快的速度奔了回来,惊慌失措道:“圣……圣上!苏厂臣奉太妃之命,把他们杖毙在午门外了……”

杨本影睁大眼睛,颓然地坐在高座之上。

他又晚了一步,和小时候一样,他又没能救下给他传信的宫人。

西清宫的朱太妃,如一张沉网,从半空中压了下来,叫他无路可逃,终日徘徊在她的掌控之中。

·

自那日以后,小皇帝为人便越发顽劣,处处与朱太妃对着干,把教他念书的大臣们锁在宫殿里头,自己跑出去玩耍的事情,三天两头便来上一回。

大臣们弹劾他的题本,自然被司礼监送到朱莹案头,她看见了,便召小皇帝前来询问。

杨本影和她爆发了第二次争吵。他本来气势很足,可看着朱莹提起戒尺,连忙慌张地逃了出来。

朱莹政务繁忙得很,连带着司礼监也忙。她思索片刻,派内官监李太监,拿着她的令牌,去思正宫管教皇帝。

杨本影实力还不够,自然不敢触朱莹的锋芒。司礼监御马监位置紧要,动里面随便一个人,只怕朱莹立刻就能把他召过去责骂。

可内官监的人,就算拿着太妃令牌,他都不会害怕。于是李太监成了他拿来反对朱莹的目标。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李太监并非行事滴水不漏之人,很容易被抓住错处,便是将他处置了,朱莹也说不出半句反对的话。

天瑞九年六月,皇帝以“媚上欺下”的罪名,将内官监太监李不愚削职,令他回家闲住。

朱莹知晓此事后,果然没有说他什么,只是额外派人,带着重金,将李不愚送回家乡,安置于私宅中。

同年十一月中旬,受常太后所托,朱莹升任两个常氏子弟,命他们到北方要塞戍守。

天瑞十年四月,那两个常氏子弟携大胜而归,给常太后脸上添了许多光彩,喜得她专门派人到西清宫来,说动朱莹重赏二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