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掌印太监的朱砂痣+番外(57)

作者:话旧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拜倒在地:“可……可妾或许没机会抚养孩儿了。”

“皇后娘娘对妾照顾非常,妾感佩于心。朱妹妹又时刻不离妾身左右,与妾无话不谈,情同姐妹。”

朱莹轻声叫道:“娘娘!”

她现在的样子,令朱莹心生不安。

李充仪闻声望向她,笑了笑,又转而看着杨固检,几乎一字一顿道:“若妾果真没机会看着孩子长大,妾想求圣上,将这个孩子交给皇后娘娘抚养。”

杨固检没说话。

李充仪便轻叹道:“倘若圣上和皇后娘娘不愿,妾斗胆,求圣上允许朱妹妹替妾养育孩儿。妾相信,朱妹妹必然对孩儿视如己出。”

听到这里,朱莹忍不住含泪道:“娘娘说什么傻话呢,明日御医们一定有办法的。”

李充仪没有回答,殷切的望着皇帝。

杨固检却毫无表示,阴沉着脸,片刻后,起身离开了。

浩浩荡荡的队伍,携着寒风渐远。朱莹连忙扶起李充仪,搀着她回到正殿。

没得到皇帝回应,李充仪面如死灰,躺在床上,任朱莹和宫女说破了嘴皮,都没能开怀半分。

·

朱莹原以为,这事在皇帝的授意下便到此为止了,没成想第二天,随着御医们到来的,还有一道圣旨――

念美人朱氏,侍奉充仪李氏恭谨小心,不曾懈怠半分,特以此功,晋朱氏为婕妤。

第49章 茫然

天光大盛,午时的阳光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御医们聚集在正殿当中一筹莫展。

朱莹收起圣旨,重新回来,便见那群御医商量着配些性温的药膳给李充仪吃,否决了较为冒险的用药。

言下之意,便是不剑走偏锋,便没办法养回她的身体,给点补身子的吃吃,横竖也吃不死,和补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不打算冒险。

朱莹今天火气莫名的有点大。

她瞪着他们,那些御医的声音渐渐停了,有年轻点的人,甚至心虚的移开目光。

朱莹先问道:“药膳是否是必须的?”

是药三分毒,如果只有心理安慰的作用,那些补品也能完美代替药膳。

被她听见了商量的话,为首太医有些尴尬。

见朱婕妤还在等着回答,太医愤愤的一甩袖子,恼羞成怒道:“你们内宫女人,在医术上懂什么,何必来指手画脚!”

“我虽不懂,可内太医院有懂的人在,”朱莹讽刺道,“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远的不说,太子不就是差点被你们拖死了?”

太医一梗,顿时对不上来了。

太子中毒,确实是朱婕妤发现的。

他们对那种毒/药研究不深,纵然发现有些不对,为了稳妥,也权做太子又得了小病,迁延不愈,开着温补的方子,差点延误时机。

朱莹又问:“充仪娘娘身体,还能调养过来吗?”

那太医不想回答,倒是有几个胆大点的,拱手道:“婕妤娘娘借一步说话。”

几个人走到门外,御医道:“娘娘也知郑大人的本事。说真的,充仪娘娘的身体,臣等救不了。”

“你们开药膳,只是为了稳妥?”朱莹问,“为什么不用你们否了的办法?我听着,也不是不能一试。”

御医们脸色发苦,想说话,又不敢说。

看见他们的样子,朱莹就算是个傻瓜,也什么都明白了。无非是害怕一着出错,皇帝降罪罢了。

没想到宫斗剧里常见的剧情,在大齐是真的……

人都惜命,她不能责怪这些御医。

朱莹叹了声,说话柔和不少,道:“充仪娘娘这几个月,吃的补品比饭食还多,我担心药膳添上去,会不会出问题。”

“娘娘放心,不会出问题的。”御医忙道。

他给太医院的医术水平做补救:“药膳也不是随便开的,全依着充仪娘娘的身子骨来,您看这……”

朱莹已经对此不太抱希望了,闻言道:“既然无碍,那便按你们说的办吧。”

万一有效呢?

·

太医们进去了。朱莹站在微温的太阳地里,呆呆的望着宫门。

长庆宫四方高墙,切割了一片蔚蓝的天。

朔风荡过,朱莹抱紧胳膊。她有些茫然的抬起头来,橙黄的太阳映入眼中,竟不觉刺目。

她从前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同学,很想像小说里写的那样,穿越到古代去,最好和皇帝来一场旷世绝恋,现在就更不明白了。

皇宫有什么好呢?

内宫虽然大,可到底人一生有几十年,早晚边边角角的都能走过。

长久的住在内宫里,不能出门,对她这种宅女而言,或许能够很快的适应,却从心理上无法接受。

在这锦绣堆积出的富贵里,一群女人,为了子嗣和位分斗得难舍难分,这巍峨宫阙下,不知埋了多少无辜者的白骨。

她原先以为,只要抱紧皇后娘娘的大腿,和王咏这般的内廷宠臣打好关系,平日里避着皇帝和贵妃,便能活到年老,离开这里。

行宫有更自由的天地,更宽松的氛围,足够她弥补在勾心斗角中浪费了的大半个人生。

然而土生土长的李充仪,也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她尚且不能逃脱各方陷害,终落得九死一生的下场,那么……

朱莹扪心自问。

她一个外来者,几个月时间过去,依然无法完全适应规矩严苛、妃嫔貌合神离、被迫不出内宫的古代皇宫生活。

这样的她,就算达成了自己的低调目标,而其他人,又能在后宫争斗中对她网开一面吗?

大概是不能的。

朱莹忽然觉得冷。

正午的阳光褪去最后一点温度,冬日彻骨的寒凉,从风里,从宫人们的目光里,从御医们开方子的讨论声里,从鸟鸣中,从插着锐器的高墙上……

从四面八方,侵袭了她。

令她胆战心惊。

王咏的影子,就在此时突然出现在脑海里,驱逐了她所有的畏惧。

朱莹记得,王咏骂名不少,朝中仇敌众多,他行在步步荆棘上,似乎从来不曾害怕过半分。

出巡时,发现的贪官污吏,说弹劾便弹劾了,边境有战事,说请战便请战。

在她面对各宫妃嫔们,小心谨慎从事的时候,便格外羡慕王咏,他好像什么都不惧,有着极大的底气。

拿本事挣来的,皇帝的宠爱,果然很有用啊。

中秋宫人们唱的寥寥几句民谣,朱莹也早就打听出来了。

王咏来找她的时候,她便想问一问,顾忌到王咏的心情,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便是有着皇帝宠爱,可皇帝做事,并非全无顾忌。身为帝王近臣,他大约也因此,经历过不少挫折吧。

当事情与他的设想大相径庭的时候,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朱莹猜不到。她对王咏的了解,到底太少了。

不过……

她重重的吸了口气。

不能这样下去了,继续畏缩着与世无争,只会被宫中妃嫔们嚼得渣都不剩。

就像皇帝在许多事情上没办法随心所欲,叫王咏也受过委屈一样,皇后于后宫中,亦不能完全的护住她。

一旦疏漏,后果不堪设想。

被人护着终究无法放心,只有自己有能力,护着自己,才真正使人心安。

·

御医们告辞离开后,朱莹才心事重重的回到正殿。

明明知晓自身的状况,李充仪反而比昨日好了很多。

她手中拿着柔软的布料,仔细缝着未出世孩儿的小衣服,抬眼望见朱莹站在内室门口,面色有些不佳,便放下活计,笑道:“妹妹站在风口上做什么?快些过来。”

待朱莹在下首坐了,她带着笑,有些不舍的抚摸着小衣服,将未完的活儿放在朱莹面前:“妹妹,你也缝上几针吧。”

“娘娘……”

李充仪又推了推活计。朱莹只能接过来,顺着李充仪的针脚往下缝。

她落了几针。李充仪拿回去,看见她留下的歪扭痕迹,噗嗤一笑。

朱莹在李充仪这里坐了一会儿,便告辞出去,叫底下人请陈太监来。

·

陈端没到,派手下内侍苏纯到长庆宫见朱莹。

“陈太监命奴婢传娘娘的话。”苏纯行礼,说道。

“我本想问他点事情,可他人不来,”朱莹想了想,道,“阿九是不是关在司礼监里了?你去跟陈太监说一声,我有些话想问阿九,能不能把人带进内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