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掌印太监的朱砂痣+番外(52)

作者:话旧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到时候母凭子贵,可以升更高的位分,有更多的俸禄和份例,可以照拂家族,也可以在皇帝驾崩后,迁居行宫,过更自在的太妃日子。

朱莹争的,应该就是这些吧。

朝堂上各方斗法,除了安身立命、光大家族外,为的是更博大的一切,而后宫女子的博弈,除去家族自身以外,竟然别无其他。

贫瘠得令人心惊。

王咏沉沉的叹了口气。

朱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他还不清楚。

她和别的女子不一样,平日里并不将女红视为正业,喜欢读书,甚至在学骑射。

哪怕李充仪有孕后,她暂时不能再练,守在长庆宫里的时候,依然不曾怠惰了学文习武,这样的人,如果说没有野心,王咏是不信的。

她的野心,是仅止于在宫中安身立命,熬到前往行宫的时候,从此再无多少束缚,还是……

如果是后者,美人位分是不行的,甚至九嫔也不行。

她需要重新回到四妃的位置,在那时,他才能帮朱莹得到更大的自由。

也恰好是他希望的结果。

王咏迟疑了一会儿,忽然想到,万一是前者呢?

朱美人比他还小一岁。少年人自有少年的血气方刚,长居内宅内宫,经历的事情不多,自然也就不谙世事。

这样的少年人,如果有更大的野心,会蛰伏到现在吗?横竖,他是不能的。

难道是入狱一事,叫她迅速长大了么。

王咏疲惫的往后靠去。

他的心有些乱了。

如果朱莹的野心恰好是后者,便是她谨慎得过了头,他也总有办法,推着她走向更高的位置,叫她伸手触碰到从前只能在梦里想想的东西。

那时候,便皆大欢喜了。

可如果不是呢……

朱莹是他目前寻到的最好的人选,他不忍放弃。可违背她的意愿,擅自为她勾画未来……朱莹会开心吗?

要不然,还是抽个时间,再去一次长庆宫吧。王咏想着,就去这么一次。

“厂臣公,薛公公到了。”内侍传报道。

“请他进来。”王咏倏地回过神,说道。

门外走进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精神已有些不济,拱手问道:“厂臣是要我协助陈太监办案吗?”

王咏本是因手底下高官都走了,没个得用的人,才退而求其次,拦截了近来正要告老出宫的薛长随。

看到薛长随一脸病容,王咏便有些犹豫了,思虑再三,道:“御马监眼下实在无人,还请薛公公多劳一段日子。”

他过两天,再挑几个办事利落,为人处事也不错的人,奏请皇帝任他们做长随。

这些年事情极多,御马监内臣们时不时便要离京,多半常年在外,衙门里只留了一个长随驱使。

结果事实告诉他,人到用时方恨少。

薛长随领命走了,王咏从案头高高一摞公文里,随手抽出一个来,继续处理积压的事务。

事情太多,他也就没心思去想由那根棒槌带来的深思了。

·

王咏在衙门里熬夜办公时,朱莹也在偏殿内室中熬夜。

纯是冻的。

过了立冬,临近小雪,崇京的夜一日比一日冷,偏偏宫中的地龙,非要等到冬月才开始烧。

美人位分的炭火份例不够。

长庆宫中,这些东西虽然充足,然而全是皇帝赐下的,为着给李充仪保暖,不至于叫孕妇病了,殃及皇嗣,他人不可挪用。

皇后知道朱莹畏寒,倒是赏过一些炭火,可惜……

用杯水车薪来形容都不为过。

宫中地位高,或者受宠的妃嫔,自然有皇帝优待,炭盆手炉都齐备,像朱莹这样的,只能抱着个汤婆子,熬过漫漫长夜。

每到冻得睡不着的时候,朱莹都由衷怀念自己穿越前那不到十平方的蜗居。

蜗居虽然小,却可以随时开暖气,叫她能得到充足的睡眠,第二天精神满满,提前去学校上学。

古代皇室的生活条件,在许多地方,比她穿越前的穷酸生活艰苦多了……

睡不着觉,朱莹便开始胡思乱想。

她浑然不觉自己送给王咏的那根杵,适得其反,取得了与自己的设想南辕北辙的效果。

朱莹气愤的谴责了一番王咏这块烂木头,很快便偃旗息鼓了。

她有些怀疑,之前是自己在自作多情,才会觉得王咏对她并非全无感觉。

唱独角戏的心情很难受,朱莹思来想去,决定以后想办法试探一下他。

如果她真的猜错了,还是不要再自取其辱,从此和王咏权当朋友处……这怎么可以!

她突然想到一件毛骨悚然的事情,从床上坐了起来。

朱莹的动静很大,外头值夜宫女一下子惊醒了,举着蜡烛入内,问道:“娘娘?”

朱莹忙揭开床帐,见是侍奉自己的掌事宫女,道:“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恐怕明儿忘记了,便先告诉你。”

宫女忙说:“娘娘请讲。”

“你明日派个人,到彤史那里给我挂两个月葵水牌子去。”朱莹吩咐道。

内宫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王咏又是个大忙人,谁知道什么时候再来看她?

如果他纯想帮朋友一把,已经往皇帝面前推荐过她,那她便只能用这个办法躲一躲了。

第45章 备战

清晨,宫中已落了一层薄薄的雪。

还未全黄的草叶覆着白,厚底靴子踩在上面,簌簌轻响。

杨固检下了早朝回宫,已是满面怒容,得知太子今日因病留在皇后宫中,不能进学,心中抑郁又添了一层。

·

云城行省遭北魏入侵,朝中认为多线作战,不利于动兵戈,便使兵部开侍郎前往招抚。

开侍郎许了北魏互市,云城得以迅速安定下来。

谁成想,北魏竟是一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无信之国。

在互市中交易了一批农具、器械后,北魏竟然毁约背信,重新起兵攻打云城。

云城战报飞马送到京城,早朝时便递到他手里。

杨固检勃然大怒,谪开侍郎到岭门行省做地方官去了,可战事并不会随着他的贬谪而消退,还在等着做皇帝的拿出处理办法。

他在思正宫中坐了片刻,翻着战报,命人道:“召王咏来。”

王咏很快便来了,行礼后,起身问道:“圣上召咏,所为何事?”

杨固检便把战报递给王咏。

王咏原本以为是防守越安的几个重镇出了问题,结果打开战报,竟写着北魏再次攻打云城。

时间距离成功招抚并没有多久。

“王咏,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杨固检问。

他眉眼间满含郁色。王咏上前几步,将战报轻轻放于案头,轻叹道:“圣上要招抚,还是要打?”

“自然是要打!”杨固检怒道,“朕恨不能灭了北魏才罢!”

王咏眉峰微微蹙起,跪下道:“还请圣上息怒,此时并非大战之机。”

临近京城之地,军户寥落,卫所无兵,甚至有世家官员合起来瞒报皇帝,各边区多有战争未平。

内忧外患当头,李不愚又要带队与西晋贸易,他虽走得晚,该备的东西却得提前准备上。

这个节骨眼上,民力有限,如何能供应得起这么多无底洞消耗,于现状来看,再次招抚北魏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这办法不过是矮子里拔将军罢了。

一向主战的王咏都觉大动兵戈十分为难,可见如今局势确实不妙。

杨固检摇摇头,目光投向那些奏章――

内阁大学士们,当日一定要招抚不可,出事后,也在尽力为开侍郎开脱,仍然偏向招抚。

待他贬谪了那家伙后,这群大学士竟联名上奏章,公然反对他!

就算局势真的不妙,这些奏章也看得杨固检心头肺里如烈火焚烧。

只有楚大学士,和他的想法相同,想要立刻调派大军前往云城,彻底灭了北魏的气焰。

然而就连王咏也……

杨固检正两难中,忽听王咏道:“咏有一惑,不知可否询问于圣上。”

“问。”杨固检道。

“大齐各地贡品极多,亦有商贾甘愿跋山涉水,与西晋通商。内官监亲去西晋,购买贡品等奇珍异宝,是圣上务必要做的事情吗?”王咏问道。

以他还记得一些的相关知识来看,做这种事,最大的好处似乎是宣扬国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