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本来过来劝人的吴大妮就这么被劝服了。但巧的是,这两口子谈话的时候,冯建华家的大儿子冯海洋隔着门听到了父母的话,对他来说做生意可比学习有意思多了!于是他忍不住心头一动。转头,他就跑去了他四叔家,表示他要跟着四婶儿五叔一起去南方。
郑媛和冯建文两口子刚出去拜完年回来,热水都没喝上一口呢,就听到了冯海洋的豪言壮语。
冯建文听了立刻抄起家伙事儿作势要打:“你不老老实实在家念书,做什么生意!生意是你能做的吗!”他大哥家对几个孩子抱有多大的期望冯建文心里很清楚,要是大哥知道了儿子产生了做生意的念头,再误会是郑媛怂恿的,那还得了?冯建文用扫帚柄指着冯海洋,“你个臭小子,你还敢跑!你给我停下!”
冯海洋跑到院子里,回过身来和冯建文讲条件:“那你把扫帚放下!”
“你给我过来!”冯建文招手。
“你放下扫帚!”冯海洋梗着脖子。
“你过来!”
“你放下!”
两个人怼的脸红脖子粗,谁都不让一步。郑媛进屋瞧了一眼孩子们,确定孩子们睡得正香后就出来了,一把夺过冯建文手里的扫帚,“行了,有话不能好好说啊,孩子都多大了你还动手!”
冯建文不敢凶自己媳妇儿,就凶了那边正得意的冯海洋一眼。冯海洋有了靠山,这才敢回到屋里,殷勤地给郑媛倒水:“四婶儿,其实我真不是学习的那块料。您是不知道,我在学校里上课,那就跟听天书似的,别说考大学了,我连大中专都考不上!”
“你爹娘不知道你学习不好吗?”冯建文敲了敲桌子,示意冯海洋也给他倒水。
冯海洋殷勤的服务自己的四叔,“我爹娘知道啊,但是,小娟姨她不是学习也不好吗?我爹娘见小娟姨都考能考上大学,就觉得我努力一把也行。”冯海洋一副头疼的纠结表情,他叹气,“可小娟姨那时候虽然学不会数学,可她政治历史啥的学得不差啊!又有婶子你帮忙补习,运气也好,这才考上了。可我爹他听了那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后,非让我选理科,他哪里知道,物理化学那些东西,我连听都听不懂!”
第647章 :信任
冯海洋大倒苦水,郑媛笑得浑身发颤。
冯海洋苦着一张脸,等郑媛笑完了,哀哀怨怨的说:“四婶儿,我都逗您乐了,您就帮帮我,把我从学海中拯救出来吧。”
郑媛伸出食指朝冯海洋点了点,“小伙子你语文不错呀,还会用比喻句。”
冯海洋一张脸更苦了。
郑媛又哈哈乐了两声,转脸看向冯建文:“你怎么说?”
如今高考越来越难,没点真才实学肯定是考不上大学的,这些冯建文心里都清楚,他凝视着冯海洋的眼睛,像是要看到他的心底,沉吟一声:“你真的决定不上了吗?将来不会后悔?你先别回答。”冯建文在冯海洋开口前阻止了他,继续说,“可能你见你四婶儿做生意赚了大钱,还在咱这儿开了厂子很风光,就以为做生意很容易,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城市里,只有那些没有工作,穷的吃不上饭的人才会走这条路,并且就算你赚了再多的钱,别人心底里可能也瞧不上你。而你如果好好念书考上大学就不一样了,你以后就是知识分子,以后毕业分配了,捧的也是铁饭碗,而和你来往的朋友们也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你拥有比一般人更广的人脉,过上几年,要是你本事足够大,甚至还能当上一县之长甚至一市之长……”
“四叔。”冯海洋讪讪的打断了冯建文,“你说的那些好处,前提是我得考上大学,可关键是我考不上啊!”他重重叹了口气,“我刚刚真没夸张,我真的已经到了给我答案都看不懂的程度!再说了,等我赚了钱,我才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呢,说闲话的人说不定就是嫉妒我赚钱比他多!”
郑媛噗嗤笑出声,夸赞:“你还挺通透。没错,就是这样,赚到自己手里的钱才是最实在的好处,不用管别人怎么说。”
冯海洋眼睛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四婶儿,你答应了?!”
郑媛朝他举了下手里的搪瓷缸子,微笑着颔首,“对,我答应了。”
“太好了!”冯海洋开心地跳起来。
冯建文看向郑媛,拧着眉心,“你真答应了?”
“当然。”
“可我大哥大嫂那里……”
“我去说。”郑媛知道冯建文担心什么,“放心吧,你大哥没那么古板。只要以后孩子能混得好,做父母的肯定都会支持的。而且,做生意未必不是一条光明之路。”历史已经证明了,完全公有制并不适合当代国情,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是未来。
既然做好了决定,郑媛便抽空找冯建华吴大妮两口子谈了这件事,本来她以为自己可能要多费些口舌,没想到郑媛刚一开口,冯建华就答应了,闹得郑媛一愣,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原来这两口子不是不知道自家儿子学习不好,可对于他们乡下人来说,学习就是能过上好日子的唯一出路。现在又有了一条听起来就大有前途的路能走,两口子也不是非得勉强孩子去上学,尤其他们非常信任郑媛的赚钱能力。
郑媛:“……虽然很高兴你们能这么信任我,但我还是得提醒一下,做生意有风险,有赚肯定就会有赔。”
“我们当然明白。”
这两口子嘴上虽然说明白,可表情明显不是这么回事儿,仍旧一脸信任地看着郑媛。
郑媛:“……”
第648章 :南下
大年初五迎财神,工地那边放了一挂鞭炮后便开工了。眼看厂房马上就要起来了,郑媛决定去一趟南方,把设备谈下来。
当然,这一次她不是一个人去的,冯建文不到开学的时间,难得能陪着媳妇儿走一趟南方,肯定不会错过。随行的还有冯家几个兄弟冯建平、冯建军、冯建武以及侄子冯海洋,郑媛原本打算把几个孩子都留在家里,但两个大的不答应,非要跟郑媛一起走。
“妈妈,我也想去南方看看,你以前教过我一句话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以前你出差的时候,我和哥哥在上学,没办法跟你去,这回我们放寒假了,我们当然要跟着你一起去南方长长见识。我们不是去玩,我们是去学习的!是不是啊哥哥?”
郑知新连忙配合着点头。
不到人腰高的小娃娃,坐在小板凳上,双手放在膝盖上,一本正经的说出了上面那番话,逗得他几个大伯叔叔大娘婶婶哈哈大笑。
冯海洋还劝:“四婶你就带我弟去呗,我觉得我弟说得有道理!”
“那妹妹呢?你们要是去了,妹妹会不会觉得妈妈偏心,只带你们去南方?”郑媛挑眉。
包子人小鬼大,仰着小脸振振有词:“妹妹还小呢,等妹妹长大了妈妈可以再带妹妹去啊!”说完,又转头问,“是不是啊哥哥?”
郑知新乖巧点头。
郑媛失笑,明明郑知新是大了一两岁的哥哥,两个人相处中,包子却处处占了上风。得亏知新性格温柔,什么都让着包子。郑媛把目光转向郑知新,这孩子今年都七岁了,已经是个大孩子了,确实应该带着他到处走走看看,见识一下这个世界不同的风光。
于是去南方的一行人中,又添上了两个小娃娃。
除了郑媛,所有人都是头一回去南方,所以收拾行李的时候郑媛特意叮嘱了,冬天的衣服不用带太多,要多带写春夏的衣服,虽然都是冬天,但南方的天气比北方暖和多了。至于为什么南方会暖和,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拥有高中学历的冯海洋给几个叔叔科普。
收拾好行李,买好火车票,一行人便风风火火地去了火车站,登上了南下的火车。
从金水县没有直接通申城的火车,中间要先去海市换乘。海市是一个历史悠久并且非常有本土特色的城市,也是全国几个大城市之一,非常热闹繁华。换乘期间,郑媛还特意带着冯建文的几个兄弟去城市里赚了一圈,感受了一下这个城市的风貌,吃了一些这个城市里的特色小吃。
转了一圈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冯海洋问郑媛:“申城怎么样,比海市还繁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