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哦。”郑娟还真没想到这一层。
紧接着郑媛给郑娟放了个雷:“其实我是想让你管这个厂子。”
“啥?”郑娟惊呼,一瞬间还以为自己幻听了,掏了掏耳朵,不敢置信地笑,“二姐你逗我玩儿呢吧?”
郑媛正了正神色,“没有。”
郑娟的笑容僵了在脸上,一时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
郑媛解释了下:“卫生巾你既是使用者,又是销售者,我做这个生意,你算是从头到尾都跟着一起了解了,也帮了我很大的忙——你很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我觉得你可以试试。”
“我我我,我不行。”郑娟吓得都结巴了,紧紧靠在椅背上,飞快摆着手,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写满了拒绝。
郑媛就跟不知道自己吓到了自己妹妹似的,继续放雷:“而且我还打算以后把南边的厂子也给你管,以后安心这个牌子,就由你来经营。”
“不不不,我不行!”这是多大的一门生意郑娟可是太清楚了,全国的女性都用安心卫生巾,全国的宝宝都用安心的纸尿裤,她可没那个胆子接手,这要是万一赔了,她用什么还给她二姐?
“你现在当然不行。”郑媛说,“但你可以学。你今年大三,明年就毕业了。还有一年的时间,正好这段时间你可以跟在我身边多学一点。”顿了下,她忽然放轻了声音,如同恶魔般拿着红苹果引诱无知的小女孩,“你不是想赚大钱吗?当老师是赚不到什么大钱的,工作后一个月才三四十,你想想,你现在光在校园里卖卫生巾每个月就能赚上百块钱。”
第644章 :包饺子
郑娟虽然嘴上说需要考虑,但行动上却已经开始跟在郑媛身边处理新厂的事儿了。
经过多方面的考察,最终郑媛把厂址选在了金水县城边,靠近杨柳大队那一块。一方面是因为金水县到杨柳大队已经通了柏油路,距离火车站也不算很远,交通便利,很适合把产品发往全国各地;另一方面是因为靠近杨柳大队,方便杨柳大队的女工们上下班,毕竟大部分女工郑媛打算在杨柳大队招。
选好地址后,下一步是建厂。郑媛从县里面请了专门的建筑队做指导,建筑工人大部分也是从杨柳大队招的。郑媛大方,给工人开的是一天一块钱的工资,要知道这个年代煤矿上的临时工一个月才二十多块钱。
郑媛忙碌的时候郑娟也没闲着,帮着处理一切郑媛忙不过来的杂事,两个人每天从早忙到晚,直到过年才休息了几天。
“弟妹啊,你说你这每天忙得不见人影儿,连孩子都顾不上了,到底图啥啊?”吴大妮双手往中间一捏,就包好了一个饺子。
郑媛拿筷子从盆子里取了些饺子馅,放到饺子皮中,没回答,却说,“大嫂,我还得谢谢您这几天帮我看孩子。”
吴大妮:“嗐,这有啥?你家几个孩子乖得很,再说了我也没帮啥大忙,主要是咱娘帮你看得孩子。”
小方桌另外一边,老五家的程芳撇了撇嘴,说:“大嫂你懂啥,郑媛现在可是大老板了,人家还和外国人合作,赚了大钱了!”
一说起钱,老三家的李红英就跟长了狗耳朵似的,明明刚刚还在锅炉旁边蹲着喝红糖水,一眨眼就站到郑媛旁边来了:“诶,老四家的,都是亲戚,你可不能光顾着自己赚钱,就那么看着你这些兄弟妯娌家喝西北风是不是?”
“我那厂子不适合三哥去,倒是三嫂,要是愿意去我厂子里干活,我倒是能帮你安排个岗。”都是亲戚,郑媛不会厚此薄彼,反正是计件工资,她不怕亲戚们偷懒。然后她抬头看了一圈,对其他三个妯娌说,“嫂子们要是想去,我厂子都收。”
“我不去。”程芳直接拒绝了,“我家孩子小,我去上班了没人看孩子。”她总共俩孩子,大闺女今年九岁,小儿子和郑媛她闺女差不多大,俩孩子都小,确实离不开大人。
“我也能去吗?”老二家的何招娣犹豫着小声问,她家日子过得最差,两个大的都在县里面上学,每个月都要花不少钱。不过好在孩子都很争气,学习努力,成绩也不错。
“当然能啊二嫂。”郑媛笑,“大嫂,你也来。”
厨房这边几个妯娌们其乐融融,突然门口传来一声呼唤:“四嫂!”
是冯建武,他笑呵呵地站在厨房门口,然后又跟其他几个嫂子打了招呼,最后目光重新回到郑媛身上,“四嫂,我找你问点事儿!”
“啥事儿?”郑媛抬了抬眼皮,手上一刻不停的包着饺子。
第645章 :共同富裕
“是这样,你和四哥回来的时候不是给我们带了很多从南方买的小玩意吗?有电子表还有蛤蟆镜啥的,我记得当时你说没花多少钱,可是这些东西在这边非常稀罕,而且卖得很贵!所以我想问,你说,我能做这个生意吗?”
郑媛扬了下眉梢,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了冯建武一番,冯建武被她看得汗毛倒立,连忙解释:“我刚刚也和四哥说了,四哥让我来问你。”
“不错嘛建武,这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郑媛饺子也不包了,给冯建武竖了个大拇指,“厉害厉害。”
冯建武被她夸得浑身都不自在,催促,“到底行不行,四嫂,你给句明白话。”
“当然行。”郑媛说,“南方沿海地区开放了,有很多从港城那边流过来的好东西,录音机什么的也都不用票,有钱就能买得到,还有各种磁带。那边的衣服也都很漂亮,最近上映的那部电影你们看了没?”郑媛看向周围的几个妯娌,只有程芳一个人点了点头,程芳眼睛发光,一脸羡慕,“电影里的女主角有很多好看的衣服!”
“那些衣服都能从南边买到。”郑媛问程芳,“那衣服要是二三十块钱一件你买不买?”
程芳有点犹豫。
“你想,那衣服都是从港城来的,又好看又洋气,据说还是国外一个什么牌子,只有有钱人才穿得起……”
程芳咬了咬牙,不就是二三十块钱吗!“买!”
郑媛弯了弯眼睛,把目光转回冯建武:“所以,你说着生意能不能做?赚不赚钱?”
冯建武眼睛变得和他媳妇一样亮,不过他还有一些顾虑:“不会被人当成投机倒把的吧?”
郑媛摇摇头:“不会,你放心吧,你没发现街上已经有很多做生意的小摊小贩了吗?还有自己开店开饭馆的。其实在京城,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这样做生意了。这些年不是很多知青都回城了吗,但是国家没有那么多岗位安排给他们,所以很支持这些青年自己创业。”
冯建武放下心来,他挥了下拳头,说:“太好了!四嫂,你啥时候去南方啊,到时候带着我一起呗?你帮个忙,给我带带路,认个门,以后我请你和四哥吃饭!”
“等过了年吧。”郑媛说。
“老五能干,那我家建军是不是也能干?”李红英忙不迭地插嘴。
“当然可以啊。”郑媛笑说,“这门生意谁都可以做,而且人多了也有好处,他们兄弟几个一起去,都是大高个儿,往那一站,没人敢上去找麻烦。等以后路子走数了,再分开也行,几家人商量好,你做服装,我做电器,他做饰品,一家开一个铺子,咱金水县那么大,大家都能赚钱。”冯建文的几个兄弟要是真的能从此走上致富之路,郑媛那是打心眼里开心,她娘家那边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城市,她当然希望冯家这边也能跟上步伐。
郑媛的一通话,说得几个一开始没这念头的妯娌心里也都起了心思,几个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暗暗做好了决定。
第646章 :冯海洋
冯家老二冯建平以及冯家老三冯建军都是老实人,但老实人也有颗想要赚钱的心,基本上是媳妇儿回家一怂恿,他们就心动了,决定和老五一起去南方。老大却不一样。
冯家老大冯建华今年已经四十六岁了,姥爷都当了两三年了。就算年轻的时候身体里还有一腔热血,现在也冷却了。他当然知道,郑媛都赞成的生意肯定是赚钱的,可他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已经折腾不动了,还劝吴大妮:“你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咱现在的日子过得也不差,饿不着冻不着的,隔三差五还能吃顿肉——这日子,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做人啊,就得学会知足!要是天天看着别人好,这山望着那山高,那日子过的得多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