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娇妻是龙傲天(女穿男)(62)

冯丞相语调沧桑。接下来的数日,京城内肯定要掀起新一轮的腥风血雨,以谢景小儿的冷酷手段,各家牵连的亲朋姻亲都无法幸免。他们冯家是逃脱不了了,反而是紫虚真人神通广大,可以从容走避,卷土重来。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此番因为易玄英带回来消息,他们还有一部分力量及时收手,没有暴露出来。

“另外,谢景小儿专横霸道,待朝政稳定之后必定要削藩,北离王府和东淮王府都不是简单人物,到时候便是我大梁复国的时机。”冯源道继续提点着。

紫虚真人却摇头:“不行,拖延日久,这谢景龙气更盛,难以撼动。”

冯源道话语一窒,他也明白,随着时日拖延,忠心前朝的潜伏力量势必被江图南等逆臣逐渐挖掘。

紫虚真人凝望着远方,眯起眼睛,“丞相先不必急着认输。”

“湘阴郡公不过是一个先锋,我们真正的布局,尚未开始。”

冯源道蹙眉:“可是机密已泄,原本的计划……”

“提前就好。”紫虚真人目光凝重,“崇善太妃我已经带出来,她身上的气运尚未开散,正好可堪使用。”

“可真人上次说,崇善太妃的气运还需再养一两年,才能作为祭品,唤醒我大梁龙脉,压制谢景小儿,如今她被破了偷龙转凤的布局……”

“无妨,不足的气运,可以用另一人来补足。”紫虚真人咬牙。看着还在院子外头的易玄英和冯吉春,压低了声音。

“此女气运直逼真龙天子,以之为祭品,再加上崇善太妃身上汇集的万民气运,足以扭转天数。”

***

大殿之内。

云舒看着刑部呈上来的奏折。江图南办事效率极高,叛乱平定之后数日,就将主要案犯审讯完毕,还顺藤摸瓜牵扯出了不少线索。

虽然叛军中走脱了一部分漏网之鱼,易玄英返京之后还接应救走了冯吉春他们,但是以朝廷的手段,相信将来能逐步搜查出。

江图南道:“冯源道和传说中筹划此事的紫虚真人,刑部已经下发海捕文书。”

“经此一役,想来京城权贵人人畏惧,再无反意。”戴元策心悦诚服道。

这一场动乱,彻底打散了前梁的复兴之念,接下来至少在京城,不会有大规模的叛乱了。

云舒低头看向奏折。折子上长长的名单让他看着心悸。大梁立国虽只有短短数十年,但几位主君都算仁善,称得上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也难怪如此得拥戴。要不是武帝太过心急,削藩引来众多变故,也不会走到一泻千里的地步,让男主乘势而起。

“要杀的也太多了。”最终,他开口道。

“陛下正是立威之时,不严惩这些逆贼,如何知晓我新朝法度森严。”兵部左侍郎王纪平道。

“改朝换代,哪有不流血的,陛下仁慈,之前已经对众多攀附者从宽处置了,这些乱臣贼子还不知悔改,合该满门抄灭。”说话的是刚刚被提拔为礼部侍郎的赵掣,是武帝年间的探花出身,才华横溢,可惜因为得罪肃王,被贬斥地方,后来投效男主,才青云直上。

另外几名臣子也纷纷谏言。

殿内几人都是原主的心腹,也许是战场上起家带来的习惯,原主的班底,无论文武,都是一派铁血作风。战场血腥看多了,京城这点儿杀伐,只是小儿科。

相比起来,江图南算是好的了。

顺着皇帝的意思道:“新朝刚立,刚柔并济,展现陛下宽容也是好的。”

云舒点点头,“真要论罪,第一个该杀的应该是朕的好弟弟。”

殿内一阵沉默,通王勾结前梁余党,谋害皇帝的消息众人已经尽知。皇帝虽然未受害,但刚刚怀有龙胎的那位贵人却不幸小产。

就算这样,皇帝也没有赶尽杀绝,只是将人废为庶人,囚禁起来。

最终云舒敲定了诛杀首恶,余党亲眷一概流放的惩罚。

待群臣退下,云舒揉了揉发涨的额头。

之后十几天,刑场的血迹只怕不会干涸了。只希望此事之后,朝堂上能彻底安宁下来。

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就在云舒许愿之后的第三天。

睡下没多久,夏德胜匆匆进了寝殿,将他从温暖的被窝中唤醒。

“陛下,大事不好!城北粮仓走水了!”夏德胜脸色凝重。

云舒大惊,城北粮仓是京城的存粮所在地,内部储量数以千万计,不仅要供应整个京城冬天平民百姓所用,内部还设有常平仓,专供城内数万禁军一年所需。

他匆匆起身连衣裳都来不及穿,冲出大殿。夏德胜赶紧跟着为他披上厚重的斗篷。

站在殿前遥遥望去,城北火光冲天,半边都烧成了赤红色。

“是今日傍晚发现的火情,也组织了扑救,却完全控制不住。巡逻兵马只能后撤,将粮仓与京城的防火水道打开,火势不会波及京城。”夏德胜禀报着细节。

云舒咬牙:“粮仓内的防火水道呢?”

城北粮仓如此重要,占地广阔,几乎等同于一个镇子,其中纵横交错着几十条水道,防火设备极为完善。之前历朝历代走水,未曾有这般严重的。

“这……听逃出来的看守说,火势同时在七八处仓库燃起,水道中也被倒入燃油,想要灭火也找不到水,才导致这般结果。”

也就是说有人刻意纵火了!

云舒眯起眼睛,盯着幽蓝的火焰。

那仿佛是一道讣告,冷冷悬在了整个京城的头上。

第47章 争执

大火烧了足足两天两夜, 才逐渐平息。

火灭之后,云舒立刻带着人去了现场。

放眼望去, 满地断壁残垣, 漆黑的灰烬布满了视线的全部,看得人触目惊心。

一场大火, 不仅数以千万计的粮草焚烧一空, 还牵连十数条人命葬身火海。

云舒站在中央,脸色阴沉。

比眼前大火更触目惊心的,是接下来京城将要面临的难题。

就在大火燃起的第二天, 京城粮价就开始飞涨,至今已经翻了五倍。

城北粮仓是京畿一带最大的储粮地点了。京城百姓上百万军民, 都要靠着这粮仓过冬。

“城内的存粮还能支撑多久?”

江图南回道:“这几日命户部详查了一遍, 其他几处中小粮仓, 再加上城内各豪门的存粮,还有十几个粮行的内库房, 应该能支撑十日左右。”

又道, “陛下不必忧虑, 前日南下调粮的队伍已经出发, 南方一时运送不来,但通州粮仓和郓城粮仓都还有多余的粮食可堪使用,快马加急,八、九日左右就能运抵京城,解燃眉之急。再等二三十日之后,南方的存粮也就到了。”

这几年中原还算风调雨顺, 各地粮仓都多有储备。所以户部计算之后,周转地过来,只是调派运输需要时间。

“朕只怕粮食能等,民心等不得。”云舒心情沉重。

户部昨日就将调派粮草的消息张贴出去,但飞涨的粮价依然没有停歇,几处粮行已经发生小规模的哄抢了,毕竟粮食是所有人的命根子。调派的粮食还远在天边,店里的粮食才是真实可见的。

龙禁卫副统领王泗安道:“臣这就派人严查哄抬粮价的奸商,有一个杀一个。”

户部尚书左文轲道:“只是杀解决不了问题,不如由朝廷下旨严格控制粮价,不可哄抬。”

户部左行走张芳道:“若是粮价恢复平常,只怕百姓会蜂拥购买,将原本能支撑数日的粮食一日买尽,后续百姓买不到粮食的将会更加恐慌。”

“必须严令每人每日限购数量。”

……

户部的几个臣子三言两语,逐条理顺稳定粮价的主意。

云舒听着,开口道:“众位卿的主意很好,只是朕担心,就算粮价控住了,百姓恐惧缺粮,必定会不顾寒风,彻夜排队,只求多买。”想要稳定粮价,关键还是稳定民心。

一个臣子犹豫道:“可百姓愚昧,难以控制。”

江图南目光闪烁:“陛下,臣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云舒瞥了他一眼:“朕准了。”

江图南露出意外的表情:“原来陛下也想到了。”又笑道,“本以为陛下不屑此等魑魅小道。”

云舒缓声道,“大道小道,有用的就是好道。此事就交给你布置了,务必两天之内将京城人心安顿下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