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映摇守在国公府中,早早命人烧了许多热水,准备了衣物,瞧着这恶略的天色,爹爹又劳累了许久,回来怕是要生病。
一场秋雨一场寒,快要入冬了。
邻着晚上,唐国公才回来,果真身上湿透了,连鞋袜都是湿的,唐映摇忙将他拉进室内。
唐国公瞧着屋子里燃的炭火,哭笑不得,“摇儿这阵仗,为父还以为要入冬了呢。”
唐映摇没心思跟他贫嘴,只催着唐国公去沐浴更衣,莫要再受凉了去。
唐国公应了一声,起身去了。
正是国丧期,京城顿时寂寥了起来,各府上不许嬉闹杂耍,酒楼也不开张,连戏班子也停了。
皇帝死前交代国丧不必服三年,不然不知又要耽误了多少世家儿郎的婚姻大事了。
那场秋雨过后,天气果真越发寒凉了起来,郡主怕冷,终日缩在屋子里不肯出门,炭火也是一早便开始用上了。
这日,郡主过世娘亲的母家——多年前南下的林家来了书信,言如今天气转凉,叫国公爷同郡主南下去林府做客,也能避避寒。
这书信年年都有,只是每年都被郡主好生回绝了。
之前那些年,林家都只是邀请郡主一人,毕竟国公爷在京中有要务,也脱不开身,郡主心中放心不下爹爹,遂皆推了去。
只是今年,爹终于卸任了,清闲许多,不妨真的可以南下去看看。
郡主思量许久,瞧着窗外呼啸的寒风和自己身上裹紧的小被子,终于下定了决心。
“你去,拿这书信叫我爹瞧瞧,告诉他我今年有意去……”
“是。”下人忙小心接下书信,挑开了帘子出了房门。
走到廊下,那人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
如今天气虽渐渐凉了,可在外头也不会觉得有多冷。
实在是郡主屋中燃着炭火,太暖和了。
她们这些侍候的人久站在屋中,都觉得额头发汗,郡主却还裹着小毯子,可见真是怕冷到了极点。
那人收起心思,快步去了唐国公的书房,将信递交了过去。
唐国公粗略看完,那人瞧着忙将郡主的话照实说了。
唐国公心中微一思量,遂答应了下来,“这孩子怕冷,左右我如今……南下也好。”
郡主这些天在府中闷坏了,刚得了唐国公的松口,便紧锣密鼓地张罗起了南下的东西,没半日,便打点妥当了,唐映摇哭笑不得,也由着女儿去了。
遂父女二人翌日下午便带了一众仆婢随侍出发了。
先帝驾崩之后,顾昭趁着这个空档,将朝中顾闻启的党派与顾闻渊在议政阁细细捋了一遍,务必保证能最大限度地打压。
两人商谈完之后,外头天色俨然进黄昏,宫中有门禁,顾昭便起身告辞了。
出了议政阁,外头空气有些凉,顾闻渊身旁侍候的公公取过来一件黑色大氅,“昭世子,近来天凉了,皇上特地叫老奴给世子送过来。”
顾昭本欲拒绝的,可想着自己身体才痊愈不久,马虎不得,遂接下了。
他身量修长,面冠如玉,黑色大氅一上身,整个人变得肃穆了起来,越发雅致贵气。
到了宫门口,引路公公停下脚步,回身道,“世子,奴才便送您到这儿了。”
顾昭点了点头,朝顾王府马车走去。
马车旁还站着一个人,瞧见世子出来了,忙不迭地迎了上来,“我的世子,您怎么才出来……”
顾昭瞧着管家一副火急火燎地模样,不禁有些好笑问道,“可有何事?”
“大事。”管家在寒风中站了一下午,整个人都有些抖,“国公府,郡主同国公爷,带了一众随侍,出城去了……”
顾昭微一思量,“何时走的?”
“今儿中午,这现下已经走了许久了。”
管家心中焦急,能说的不能说的,他一并都同郡主抖落了。
本还盼着郡主能和世子重归于好,怎么盼着盼着,就听到郡主同国公爷远行的消息?
郡主不会不回来了吧,那可如何是好?
世子可怎么办?
管家十分悲痛地望着自家世子,一张老脸皱纹更深了些。
世子冷不丁地瞧见管家这个神情,有些哭笑不得。
被管家这么望着,世子差点都要以为,自己是被国公府扫地出门了一般。
顾昭忙移开视线,不忍再瞧管家的脸。
他心下微一思忖,猜出了个大概,却不十分确定,当即道,“无妨,且先回府。”
回了顾王府之后,世子招了个暗卫去打探,两刻钟之后,暗卫回来,“世子,您所料不错,唐国公同郡主,正是要去林家。”
顾昭点点头,刚要道没什么,只是去探亲罢了,可谁知管家在一旁如临大敌。
“世子,郡主去探亲,您不着急吗?”
顾昭同暗卫相视一怔,不明白管家在急什么。
“世子啊,您不想想,为何早不回母家晚不回母家,偏偏是如今回?”
世子瞧着突然亢奋的管家,有些惊愕,遂顺着问道,“管家说是为何?”
“世子您想想啊,郡主她没了娘亲,从前是不曾要张罗婚事的……”
管家顿了顿,将中间的话隐去不提,“可如今,郡主年纪也到了,国公爷自然不好为郡主张罗,所以带着郡主回国公夫人的母家,定是有意叫国公夫人的姊妹,帮忙相看张罗啊。”
世子听着管家一顿慷慨激昂的分析,竟从心底十分诡异地腾升起了一阵危机感。
第45章
这边,郡主同唐国公快马加鞭南下,走了两日,终于到了林家。
江南这边建筑风格偏小巧玲珑,不似京城建筑恢弘大气。
林家在当地也只是任了个地方小官,府邸自然比不得国公府的体量规格。
小门小户,虽不达官显贵,倒也富裕自在。
郡主倒不在意这些,她只觉得这边不似京城寒冷,日头也还算明媚,街上行人悠闲惬意,顿觉十分舒心。
林家早得了信,得知他们父女二人要来,一众人一早便等在府外。
唐国公马车在前头,已经被林舅老爷同几个官场子弟迎着朝外院走了。
唐映摇也下了马车,瞧见小姨和几个妙龄女子等在马车外头。
“郡主生得越发水灵了。”也有几年未见了,唐映摇瞧着小姨嘴角虽挂着笑,眼眶却含着些泪。
她不自觉的也鼻子一酸,上前唤道,“小姨可安好?”
林小姨忙拉住唐映摇的手细细地瞧着她,“安好,有什么不好的,我在这边都顺心,倒是你们父女俩在京城如何?”
京中不比别处,里头的门道颇多,林小姨心中直觉得这孩子在京中一定拘束颇多,当即道,“既然来了母家,便不必拘束,可敞开了玩儿。”
唐映摇听得笑了,她在京中确实没什么大不顺心的,但听见小姨这样说,也不反驳,全点头应下了。
“姑姑念着郡主,不在这一时,日后也能细看的,别叫郡主干站在外头吃风了……”林小姨身后一妙龄女子道。
林小姨这才反应过来,笑了两声,这才想起来介绍道,“这是你表姐林念迎,可还有印象?”
唐映摇自然是没什么印象的,前日见过的人若不在意,今日便能忘了个干净,如何能记得,却还是点头道,“记得记得。”
林念迎对着唐映摇大方一笑,她生得杏眼桃腮,颇有些小家碧玉,举止也十分端庄得体。
林小姨又道,“她母亲病了,去别庄养病了,估摸过些日子才会回来,这不听说你要来,你舅舅忙将我喊过来招呼你了。”
唐映摇又笑道,“舅舅有心了。”
一行人进了后院,一众丫鬟仆婢都在赶着张罗,唐映摇最怕这样的阵仗,瞧着兵荒马乱的,叫人心底发慌,“不必如此张罗住处,一切从简便好。”
林小姨笑了,“自打知道你和国公爷要来,住处便一早布置好了,他们这是张罗着晚上做几桌子好菜,叫你和国公爷尝尝我们江南的口味。”
唐映摇点点头,既是做吃的,这般情形再瞧着,似乎能忍受一二了。
几个人刚在屋内落座,国公府随行的家仆便将唐映摇备的礼物抬了上来。
林小姨瞧着按下她的手,“好孩子,你有心了,这礼物等小姨晚上回去再跟他们分吧,现在且陪小姨多说会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