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民、学民和几个小的都是一副学生样子。冰兰请他们吃了一顿,林星朗问她来干什么?眼前的女孩更加洒脱,居然剪成短发。
“办点事,已经办好了。”想了想又道:“以后你们如果遇到黄瀚不要与他交往。此人心术不正”
林星朗不明,冰兰将青蒿素的事说了一下,林星朗已经十九了,他作为大的,要保护下面的几个,该知道的应该让他知道。
“好卑鄙!既然他做了这种事,你可以拿原件发表并申请专利。或者拿去生产,等药品大量上市后,谁还在乎专利是谁的?谁还有时间去追究?人们只要管用和便宜的。”
原来腹黑在这里,冰兰没说什么,“你们好好学吧,不怕多,人才太少。村上或许陆续还要来一些人,辛苦你了”
林星朗点头,让冰兰放心。他已经将这种事看做自己应该做的。冰兰的确放心,宝民告诉她,林星朗管他们很严。每天早上必须练拳脚,从不允许他们出去玩。通过信件内容也能看出来林星朗的用心。
这还真是一个负责的人,倒是没看出来。冰兰指点了一下他们的功夫,留给林星朗三层四层功法和一把防身手枪。他们都有防身的匕首,但是有时候手枪更管用。林星朗目光更坚毅,自己总不能落于女子之下吧。
给他们留下一笔钱,有些书籍该买就买。额外的专业只要愿意,不在乎那几个钱。生活在一个环境,需要必要的交往和人际。
回来翻找资料和书籍,经过几天的筛选编辑,冰兰重新写了一篇关于青蒿素结构及有效成份的论文。里面用实验阐述青蒿素结构里过氧是抗疟疾有效基团,在保留过氧的前提下,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增效。
论文被她寄到英、美、德、法、俄、瑞等国家的一些学术型刊物,并言明自己已经研究多年。成果公开,世界共享。附上一份可行性工艺流程。荣誉只属于一个名字——中国人!东西寄出去了,她不管什么后果。
第226章 奋斗在南洋 19
她不信这么多份没有一家发表。只要发表出来, 就会被有心人用上。疟疾危害范围广,就当她做一件好事。
最后要见的是伯爵帮她介绍的军火商人,子弹一千万发,两种规格。五十美元千发, 一共二十五万美元的。真是烧钱!“希望我们继续合作”
军火商真是赚钱的买卖,冰兰微笑着应付。如果可以,她一点都不想在于他们合作。但那是不可能。
心情烦闷地回来, 厂子门口却被一群手拿棍棒砍刀的人围着。冰兰一步步走过去,朝着那群人打量。印度人、泰国人、马来人,甚至还有华人。衣着没讲究,一个个懒散着,有的干脆就坐地上。
看冰兰过来, 有的斜斜眼,有的打个口哨,其中一个站起来:“听说这里的老板是个女人,该不会是你吧?”
“是我,什么事?”
“真是太好了!正主来了!你们的保护费可是欠了一年了。我们来了好多次都说老板没在,既然现在来了就赶紧给钱。咱们你好我也好,都落个平安”
“你们属于哪个帮派?”普吉道是有黑帮,最大的两个帮派却的华人的。不过现在听说已经修成正果了,弃恶从善,专心做慈善。以前冰兰不是没打听。
“我们是四十八猛的。一共六千块, 痛快点啊, 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那你们就不用客气了”冰兰一肚子气正没地方放, 找上门来的还用什么客套!
“呦!小妞不怕死!哥几个起来活动活动。谁抓到是谁的”男人嘴里里越来越不干净。冰兰没等众人准备,手里已经有一把东西打过去。
一声声惨叫,厂子大门打开。里面冲出一群拿着棍棒的人。“老板,您回来了”
“老板,他们天天堵着门口来要钱”
“老板,揍不揍?”
“师傅”
那边还在施工的建筑工也跑来。“打,只要不出人命就行”冰兰道。一个捂着脑袋的汉子还在找究竟是什么打了自己。看到地上散落的果核简直不敢相信,果核居然将打得那么重,这人该有多大力气?
冰兰接过一根徒弟递过来的棍子,朝着那群人就是一阵胖揍。工人更是用力打,这简直就是一边倒的混战。冰兰看到倒地一片的人,终于叫停:“回去告诉你们老大,想从姑奶奶这里拿钱,门都没有!”
招呼着工人进去,大门一关。链霉素车间主任范小刚将冰兰走后的事说了一边。“我们都是将大门关上,上下班都是一起走,咱们人多,还有马大哥他们看着,他们倒是没敢怎么地。只动过一次手,没占便宜。工程师先生最近在家教学,我们没让他们过来。”
“辛苦大家了,这月会给大家大红包”冰兰又问了一下生产情况。
“大老板过来送了一回药材和柴油。把小厂药都拿走了,被您留了一分清单”大老板指的是陈继民。
哥俩都有账目,两三月才清一次账。链霉素每天产量三千支左右,远远不够市场需要。她决定将库存的都投入国内市场。还有自己人一定先武装起来。
“队列!”一大早冰兰就将自己选出来的人带出来拉练。不多一百人,五十个是自己的徒弟。就在厂外马路上跑,找一片空地打拳。孩子和护卫练得是拳脚,老夫妻练一套冰兰教的太极。他们引来很多起早的人驻足观看。
不久就开始有人搭讪着想加入,“我们都是华人,孩子学点功夫防身,免得被人欺负了,您能不能收入他们?”
“我的人不会参加任何社团的,你确定要加入吗?”这边的华人几乎都加入社团,主要是义兴会和建德会、洪帮。以前经常械斗,最近几年才消停。家长入会孩子们自然归属到那一边。
带孩子的家长很失望,冰兰没精力管那么多。几个男孩子却跑过来跪下:“求师傅收下我们,我们愿意跟您,不会加入帮会的”
都是八九岁的男孩子,最大不过十岁。冰兰打量了一番,人都可以,又去看那几个家长。其中一人道:“孩子们都是干净的,他们愿意跟您,我们支持。不会让他们加入任何社团”
冰兰点头,“我可能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早中午管饭,每月给三块钱吧”
几个家长忙点头应是,他们早就听说厂子里面很干净,工人工作都不累。孩子有人管还给钱哪有这么好的事?
自己工人家有孩子的也要加入,这一收前后又是五十多个。就是马宝华等建筑工的孩子也给送来了。孩子们很期待,收了吧!早上训练完带回厂子吃饭,然后大小全部上工。那些包装贴标签装盒子的事都给了孩子们和家属院里的女人。
五十个徒弟和五十个精挑细选出来的人一直跟着埃里克斯学习。小孩子只明白理论,大人已经熟练掌握机床。冰兰晚上带着他们进入地下。每人面前两把枪,手.枪和机.枪,拆分组装,一次次熟悉,讲解。然后进入一间密室练习射击。五十个徒弟最大的才十二,最小的八岁。
“安安,你看着就行”安安是最小的徒弟。
“师傅,我能行,就是慢”小人一脸倔强。
“嗯,尽力就行了,以后有的事时间和机会”
尽管冰兰说了,安安小手指一样很认真练习。大徒弟安泰用机.枪没问题了。那五十个青年大小都在熟练中。训练完就练功夫,随后熟悉机床的使用。已经有基础了,他们上手很快。这些都是大人再做,小孩子看着。
地下室很多,几乎遍布厂区范围。每个地下室都在慢慢被利用。训练室,机床,材料,武器零部件。定制来的零件越来越多,组装成枪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她要他们先学会使用枪械,等这批人熟悉后,还要训练胶园那边的人手。陈继民说过,人员都会一批批送过来,训练好带走。两边都需要人手,需要枪。
冰兰过的忙碌而平静。欧洲医药界再次掀起波澜,一项医学成果是多么重要,价值更是不可估量。而一篇论文将治疗疟疾的药物就那么公布出来。而且连生产工艺都公布了。本来只有瑞士发表,其他国一看这都公开来了,忙跟着发表。
那些有经验的药厂只要让专业人稍作研究就能将设备设计出来。雅培公司派人找到黄瀚要求解除合同。有不花钱的谁会花钱去买?来人将一打报纸留给黄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