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巷12号(87)

老板也不问量多量少,直灌满她的保温杯,泼泼洒洒地递还给她。

她来不及道谢,人家就招呼下一个顾客了。

慌忙从早餐摊退出来时,才发现,章郁云在不远处的车里,朝阳的光辉倾泻在他的车上,也布在他局外人落寞的眉眼里,某人降着车窗,望她也等她。

她挨他走近一些时,车里人发声,“买的什么吃的?”

“豆浆,你要嘛?”糍糕已经被她咬在嘴里了。

章郁云微微蹙眉,但又架不住这股子烟火气扑面来醒他的神。

梁京把她手里的保温杯递给他,“给你喝,晚上把杯子还给我。”

章郁云瞟一眼递过来的樱花粉色保温杯,不置可否的嘴脸,梁京比他赶时间,再近他一步,直接透过降下的车窗,把杯子塞到他手里,一并嘱咐他,“豆浆别空腹喝,让你秘书给你买块三明治。”

“三明治配豆浆哦。”某人骄矜的眉眼。

梁京面上一滞,好像一腔热情被嘲讽了,说时,便反悔地摊手去,“那还给我!”

车里的人直接把那保温杯往里座上扔一扔,由她够不着,“送我了就是我的了,再说,你晚上又不回来!”

“……”忘了这茬。

“晚上,酒店注意安全。”临走前,他唠叨梁京几句,“第一次出差,要顺利啊。”

“别和男同事出去乱跑,我会查岗的,突击降临那种!”他吓唬她。

梁京对于他的办事能力毫不怀疑,一脸懵再一脸为难神色,几乎要跳脚地喊糟,“你别乱来,你不可以!”他果真去,梁京下辈子都不要做人了,不由许总、彭朗笑话死哦。

某人漫不经心地按阖车窗,阖一大半了,再降一截来,幽幽探她一眼,声音玩味又偏执,“我可以!”

随即,他知会司机开车。

留梁京在原地,脸一时红一时白,这个人,简直比时间还可恶!

第十七章、苔花如米(2)

下午随彭朗去邻市客户工厂看打样的路上,梁京接到沈阅川的电话,仲秋一别,二人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没再碰面。

沈又是个万年不碰社交软件的人,微博朋友圈于他而言都是生路子。但他对梁京日常的更新,一直很响应。

这段时间她搬去崇德巷,沈阅川也是知晓的,从圆圆不需要他开药,不需要他作倾听者,而姑奶奶那边也不勒令圆圆定时去他那里接受治疗起,他就不知道该如何与圆圆相处了。

沈阅川待圆圆的态度就一直很清醒,醒到尊重她们祖孙的选择,这是他作为医者的冷峻;

也是作为相识圆圆十年,懂她护她,而后该有的分寸。

那日光华寺分别时,他问圆圆,如果他早一步,会不会一切都不一样?

梁京:无论如何,你是我三哥哥这一点变不了。

佛前,众生平等,众生皆受怜悯相。

沈阅川也浑然醒悟,是的,圆圆好不好一直在他的进退里,他始终没能跳脱出医患的自觉。

他看她落寞站在秋阳里,用短过一秒的时间,劝服自己,她好不好都随她去罢,往日他没能拖她出深渊,今日也不能陪她往深渊里跳。

单凭欠这一点勇气,他就输了,输的不是圆圆这个赌注,是自己。

圆圆的日子,太需要心无旁骛的孤勇了。

沈阅川电话里问圆圆今晚有没有空?

梁京如实告诉他,出差,得外宿一晚,明天下午回去。

“我妈过来了,要去看看姑奶奶,想大家一起吃顿饭的。没事,你忙你的。”

一通电话草草收场,梁京直到车子下高速过ETC收费闸口才想起来,明天是10号,三哥的生日。

*

姚淑云是三房头的,当初带着六岁不到的沈阅川嫁进沈家,孤儿寡母的,讨生活不容易。

三叔头一个老婆跟人跑了,这个洋相活跟了他好些年,直到遇到姚淑云。

老爷子不肯老三娶个新寡还带个男娃的媳妇,无奈当事人执意。

沈阅川改姓住进沈家来并没吃什么苦头,相反,三叔待他很好,几乎视如己出,他们之后也没生孩子。就这样,名义上的父子关系还是很紧张,顺带着嫡嫡亲亲的母子也声张了。

因为沈阅川亲生父亲的死。那是他们母子的一块心病。

他原姓周,六岁离开周家的时候,已经记事了。父母感情一般,甚至比一般还糟糕,全家仅靠着父亲船员一份工资,贫贱夫妻百事哀,全围着温饱打转,一分钱掰开来作两分花的日子,母亲有一船的眼泪要找经年累月不在家的父亲讨。

家里还有个糖尿病的老婆婆要奉养。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母亲那时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活寡。

父亲最后一次出门,夜里,沈阅川听到父母大吵了一架,屋子里房梁上悬下来的钨丝灯泡在风雨里摆,荡悠悠地。

清晨,父亲走了,就再也没回来。

遇上了海难,尸骨都没寻得着。

而父亲去世后的第十个月,母亲带着沈阅川改嫁进了沈家。

之后母子俩但凡有争吵,一人怪一人凉薄时,沈阅川总有话来埋:

是,原本我们一家子就都是薄情的人。

父亲苦累了你,你未必也多忠贞他,而我,忠孝仁义全不在线上的一个糊涂人罢了。

早慧的他,无法忘记母亲在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把外男引进门,二人谈话没多久,还把他支出时的面孔。

那男人就是之后的三叔。

沈阅川这些年能不回江北就不回,被母亲念急了,就趁周末回去一趟,他连家都不留宿,回回在外面住酒店。

山不向我,我便向山。姚淑云召不回他,就自个来了。

明儿个是沈阅川三十岁的生日。他自己不当回事,姚淑云来探望姑奶奶,一并和老太太唠叨着,“不是小生日呀,三十岁不热闹一下,放个炮仗,不作兴的呀!”

“姑奶奶你说呢。”

梁老太太原在江北的时候就没少听这些家务官司,“他同你省心思操还不好,依我看,如今这酒席能不摆就不摆,其实就图个热闹,钱本套本都未必平得住。你人也来了,自个给阅川过个生日,闷声发大财,阿弥陀佛,最好不过!”

姚淑云心肠浅,文化根基也没多少,比较识相讨巧的一点就是会看人眼色,长辈里也会做人,她在沈家这些年,公婆叔伯妯娌间,从不生事。

对于这老姑奶奶更是眉眼里都服气的那种,她知道梁老太是个有钱小姐出身,说话做事都有腔调得很,当初阅川能来S城站住脚,也是得了老太太托家里人多番照顾问候的济。

“嗯呐,理是这么个理。姑奶奶你是守着个小圆圆不知道这老大难的愁哦。”说起梁京,姚淑云才问候起圆圆,什么时候回来,大家一起去吃顿饭,约上梁家那边一家子。

不等梁老太太开口,沈阅川就打住母亲,“圆圆工作出差了,淮安他们那边哪能立时约人家,也约不到,人家就坐在家里等你这顿急火饭呀。”

他是嫌母亲欠缺礼数,也糊涂,明知道梁家婆媳关系不松泛,裹什么乱!

姚淑云有自己的打算,来之前和姜南方通过电话,二人聊了不短时长,免不了说儿女事,说着说着,那头就想把哥哥家的女儿说给阅川。

姚淑云不说长也不说短,和做买卖一样,上眼张张才有发言权,何况儿子的婚事她不是急这一天两天了。

姜南方虽说脾气霸蛮,但又不是和她对亲家,她哥哥家又是S城土著,听说那小侄女还在机关内,条件听上去还可以,心上琢磨几下,也就动了相看相看的心思。

为了这桩相亲也为了沈阅川的生日,姚淑云这才下定决心过来一趟。

眼下她和老姑奶奶谈起这事,先按住沈阅川的眉眼风暴,且问问老姑奶奶,您说能不能去望一望?

姜家娘舅的小闺女,老太太还是有印象的。这属于家务事范畴,老太太即便有几句主张也不会当着他们母子俩的面开口,没得有挑窝的嫌疑。

客观来讲,相望相望是没什么打紧,男未婚女未嫁,再稀松平常不过。

但老太太心里不是没波澜,阅川是她原本想着配圆圆的人。

终究这个世道太新了,装不下她这老派的念头了。

*

老太太要留沈家母子下来吃晚饭,说圆圆也不会回来,她这把老骨头也躲懒,不太想出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