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再说话,就变了态度:“原来如此,郎君营生辛苦,是在下有眼不识金镶玉。不知今日来此,是为了……”
这郎君,自然是寻找绘纹而来的致锦。
这两年辛苦,倒又长了他不少阅历,这才能半真半假,一番做作,唬得典狱官诚服,离他的目的更近了一步。
他见作势已有成效,又温和笑笑。
“招工。”
典狱官不解。
“招工?
“凭郎君的慷慨,想必做工待遇很好。何不在工坊门前贴出告示,寻那有商会文书的好匠人,却要到我这来?”
致锦笑而不语。
典狱官心中七上八下。却只见他闲闲饮茶,缓缓摇扇,坐在这高台之上,明晃晃的太阳地里,远望着河滩上挖出的大块青黄泥、横流的污水、忙碌的囚犯、粗暴的监工,似是在看多么美轮美奂的仙境景致一般。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看看,人家!啧啧!
想想自家那粗枝大叶的汉子,此时大概背着孩子在河边槌洗衣裳,和他看不惯的邻居家汉子骂骂咧咧。几个小儿郎在岸边泥里滚成知了猴儿似的,灰扑扑看不清面目,扯着嗓子哭嚎。
人比人要死,货比货得扔啊。
嗨,这样的人,哪是她们这芝麻绿豆苦力官儿能攀上的!
不过话说回来,你看他那高深的模样儿,就不像个好生养的。他那妻主,不知得费多少工夫才能拴住他。
嘿嘿,这大家宅门儿的,龌龊事多着呢。
早晚出事儿,等着瞧。
典狱官胡思乱想中,致锦开了口。
“夫人可知,我为何能得我家娘子的信任,开起这工坊来?”
“自然不知。”
致锦笑道:“旁人做工一个月,我家只做十余天就能交货。只因我这织机是不肯闲的,一旦开工,就是通宵达旦地做。”
典狱官道:“昼夜两班倒,只怕镇上没有这许多织工……”
她再看致锦一眼,便明白了。
是人手不够,所以打上了苦役犯的主意,才会来找她要人。
致锦悠然道:“夫人是明白人。良家工匠不能夜以继日,两班倒又要我两份甚至三份的工钱。而我为商,自然是逐利的,能出一份工钱做两份活,这样的好事,自然要找您分享。”
他见典狱官有些动心,随即跟了一句:“我在此地开织绣作坊,便是因这里有运河。您在此监工,也为这运河。咱们做的,都是运河的差事。”
典狱官眼珠微微转动,致锦见了,又是柔柔地道:“人,还是您的;活,做我的。工钱我照付,但我是通过您要的人,我只如数交给您。只有一节——”
典狱官道:“怎么?”
致锦正色道:“修河可是个苦差。万一有什么病了死了的……”
典狱官笑道:“这我晓得,常有的事,只报缺即可。您且放心。”
致锦笑道:“既如此,我拟个数目告诉您,您帮我挑些手脚利落的,不要那粗笨的。”
典狱官道:“这个自然。”
事情谈罢,又在镇上酒楼摆了宴席,宾主尽欢一场。
过了两三日,花楼机开起来了,绣床上绷了洁白的绸布。山川日月、花鸟鱼虫、人神仙佛……千丝万缕彩线,就在这些女工手中化为繁华秀丽的图景,一尺又一尺地生长,延展出镇外未知的天地,走到这些囚笼中的人们想都不敢想的远方。
很快,因“疲病交加”,工坊中有些老弱苦役犯倒了下去。
不必致锦多说,典狱官选了些青壮的送了来。
这其中一人,抬眼看了她的“新东家”,嘴角一勾。
致锦眨了眨眼,眼神中莹莹有光。
总算找到了。
是绘纹没错。不过黑了许多,瘦了许多。原先拿针线的手,如今拿惯了铁锨、钎子,早已布满新旧伤痕。这么看着,体面荡然无存。
但他就是觉得她会发光似的,在一群同样黑瘦的苦役犯里,如同一颗珍珠,让他舍不得挪开目光。
//
重逢之喜,各自平安,已是最大的福气。
好容易找个外人不在场的机会,这才说上话。
道是说话,其实致锦有千言万语,却卡着喉咙,一句都说不出,只是愣愣地看绘纹。
他脸颊两旁比初见时还瘦削了些,一身的气派更胜初识,眼睛却还似初见时的清澈,水汪汪的。眼圈带着点红,斟酌半晌,都不知从何说起。
绘纹却都懂。
“锦郎,你受苦了。”
只短短一句,致锦也都懂。
他方才颤着身子仿佛受不住了的模样,此时却硬将泪水停住,挺起身来。
“还好,我找到你了。”
绘纹的语气,仿佛是两人并未经过两年折磨,而是还在那清风穿堂的小院里,在月光下的葡萄架前随意聊天:“收到回文锦帕之前,我真没想到,你这样惦念我。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我懂你的难处,你也知道我的来历。如今我们是权贵指缝里漏下来的人,我这边闭塞视听,不知你安排得如何?安全吗?”
致锦应了一声,颇有些自得地道:“这就不用你当家的费心了。”
“好,都交给你。”绘纹并不以为忤,“你如今真的自由了?拿什么代价脱身的?”
致锦道:“先前在工坊,我便将平生绝学,描出二十四花信折枝图样,并于织机上试验小样,精益求精。到到出事的时节,虽然没有二十四花,也有十二花做成的。
“我将这些献给了工坊,并承诺三年内将余下十二花尽数奉上。
“这下,祁王就能揽过功劳,承担下贡品织造的重大差事,得到更多的利益。我也卖掉了祖屋,和工坊掌柜签了承诺文书。
“第一,我终生不再回流霞镇。第二,自二十四花信纹样做成后,全部属于工坊,我不得私自织造和售卖。第三,不得私传这些纹样出自我手。”
那遭人冷眼也要死死留下的故乡,那代代家传的工坊,那引以为傲的技艺声名,一夜之间,重归原点。
和死亡一样。
和新生一样。
致锦完成得义无反顾。
只因他有了心中的女子。那个不介意孩子们撒娇、要帮他打理家事的女子;那个自知处境危险、却依然肯信任他的女子;那个望着星河落了泪的女子。
相处的画面一幕幕在眼前晃过去的时候,他的心里只能容得下那些欢喜,再不愿深究其中那隐隐的试探和相互欺瞒,那些不过是无力反抗的人对自己最后的保护罢了。
她们两人,是同样的人。
所以彼此相吸,彼此相系。
回文辞,为君织。与君遥相祝,心有千条丝。
第17章 穿过千条丝(8/8)
今日重逢,互相交出底来。绘纹心中有一事,是无论如何要说清楚的。
“当年,我给梭儿绣的帕子,的确是无意中成了那个模样。我知道你在关注这件事,是想借此看看你的反应,好判断出你是在帮谁做事的。不料,那帕子新做成,梭儿才戴了一日,未及你归来,便被绒姐她们看到,之后……”
致锦摇摇头:“你对梭儿和筘儿不是假意,我看在眼里。你不可能会拿孩子做诱饵的。”
他想起那些事,轻轻叹了声。
“绒姐和纱姐,我们都是自小一起长大。漫天蜚短流长之时,她们也是维护着我,站在我这边的。我曾想着,是不是因为我的工坊属于祁王,郁王才要控制她们来监视我。这一切的源头,依然着落在我身上。”
绘纹道:“不是你,也不是我。这起因,原与我们都无关。”
致锦点头道:“是啊,我还特地卖了个玄虚,道是要再往东南去,就是生怕祁王会盯着我。不想祁王买断了花信图后,完全没有在我身上下功夫。倒是我,惊弓之鸟似的,一路逃到这里。”
绘纹道:“或许,是朝堂上的争斗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候,她们已经没空管我们这些人。”
致锦道:“但愿吧!若真如此,我可以松一口气了。”
绘纹笑了。
“松什么气啊?这一日一日地过,哪天也不得消停。”
“我不怕辛苦啊。”致锦道,“我有你就够了。何况,我现在还有更想做的事,刚刚开了个头,虽然紧张,但我是为了将来心中踏实。”
绘纹想了想:“是那些‘死了’的老弱病残?你是如何开始做这件事的,又把她们如何安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