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流放吧!(3)

作者:蛾眉剑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有人趁乱往门上刷了层浆糊,贴上对联,正是那句:孔方主试副钱伸,题议先分富与贫。

珠娘勉强挤着笑容陪石家娘子看完热闹,回了客栈。

一推石骞屋门,见石骞裹着被子头朝内窝在床上。

珠娘上前推他,“爹,您就没什么要跟我说的么?”石骞不答话。

珠娘又道:“他们已经大闹贡院了,没想到啊没想到,我还说如果您考不上我就去拆了贡院,没想到如今贡院真的要被拆了,却不是我!爹您说这怎么回事啊?”石骞依旧不答话。

珠娘一把掀开石骞被子,怒道:“说!您是不是送钱了?”

“没,没有!”石骞慌忙坐起,苦脸道:“爹有几个钱啊!就是听人提过这道题,说是考官出的,就和游无己一人做了一篇,我可真没想到能考这题啊!”

珠娘怀疑地看着他,“没有?那您怕成这样?”

石骞委屈道:“科考舞弊朝廷查得严啊,稍微有点牵连就是杀头的大罪,爹能不怕么!”他担忧地看着闺女,道:“特别是你,要不你找个地方躲躲?别再牵连了你……”

珠娘信了,松了口气哭笑不得道:“能有什么事!您别自己吓自己了!那些落榜秀才都知道那个功翊写过什么文章,这说明好多人都听说过,岂不是都要杀头了?”

“对啊!”石骞一拍大腿,立马精神起来,赞道“还是我闺女聪明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珠娘无奈地看着爹爹。石骞又忙忙叨叨起身穿衣,边往门外走边道:“我得把你这话跟游无己那臭小子说说去,他也吓得不轻哪!”

……

因考生们群情激奋四处抗议闹得太大,官员们取消了鹿鸣宴。石骞父女同游无己主仆收拾包袱回吴江府。

路上听闻同考官舒城知县姜波外出游玩时被考生追打,幸而姜大人跑得快,没有造成伤亡。

游无己家在吴江府下辖的青田县,主仆在府城与石骞父女告别,又乘车赶回家中。

游家人已得知游无己中举,众星拱月般将他迎进家里,细问他这一路经过。游父听到落榜考生闹事,心中一惊,问:“他们告谁舞弊了?”

游无己不想提自己在考前也知道了考题,只含糊道:“传闻那个大才子功翊贿赂考官,还有很多人向考官行贿。”

游父道:“穷秀才闹事,无权无势的,想必官府也不会理。”说是这么说,其实他心里七上八下。

游无己道:“唉,闹得太大了,不好说。以前就有参与舞弊的被砍头、流放的。”

游父只是一个普通乡绅,心中正有鬼,哪里听得这些,脸色登时煞白,站立不稳。游无己忙扶住父亲,“爹您这怎么了?”

游父抖着双唇,嗫嚅几下,思绪烦乱不知怎么开口。他抓住儿子的手,艰难道:“儿子,爹对不住你。爹,爹……”他看着儿子明净的双眼,咬牙道:“爹给考官递了封信,送了三百两银子。”

……

十月的一个下午,石家木门被拍得乓乓响。石骞悠哉地趿着鞋子开门,入目三个拿着水火棍,挂着腰刀如狼似虎的差役。石骞心中咯噔一声,两腿发软。

为首的差役问:“你就是石骞?”

见石骞应是,那差役也不废话,向两个同伴一摆头。两人当即上前制住石骞,套上木枷手铐脚镣。

石骞猝不及防被制住,慌道:“这,这,敢问我犯了什么罪?我可是举人,你们不能胡乱抓人!”

一个矮胖差役道:“举人?老子抓的就是举人!。”又一差役笑嘻嘻道:“专抓举人公,举人老爷,举人老头!”两个差役哄笑。

珠娘冲出来,叫道:“你们放开我爹!”

那矮胖差役见出来个娇滴滴的美貌小娘子,调笑道:“呦,哪来的小美人啊,给咱们哥儿几个唱个曲儿。”其他人跟着笑。

“我跟你们拼了!”石骞纳头往他们身上撞。

两个差役将水火棍往石骞身上一架,抬脚就踹。

“爹!”珠娘使劲去推差役,她那点力气怎么敌得过呢?石骞痛得缩在地上。

领头的差役拉开珠娘,呵斥住另外二人,道:“奉皇上旨意,带新科举人进京复试!”语毕押着石骞就走。出门见围着众多乡邻,几个差役比划着水火棍喝到:“让开!找揍哪!”

珠娘惶然地看着他们押着爹爹离开……

良久,她回到屋中,看到爹爹书案上放着平日教学用的《三字经》。书页被翻过多次,微微张起。封面上写着歪歪扭扭的三个字“三字经”,正是儿时爹爹握着自己的手写所写,她伏在桌案痛哭。

好一会,她擦干眼泪,把头发整理一番,揣上银子出门。

暮色四合,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雨,树叶簌簌抖动。珠娘顺着灯火阑珊的河道七拐八拐绕到一个小院,深吸口气敲门。

……

开门的是个老者,见珠娘通红着眼睛,头发凌乱地站在门口。那老者忙把她拉到门里,又朝门外张了张,见没人方才关门。叹道:“你爹的事我知道,这是圣上下的旨意,谁都没办法。”

这老者是吴江府的教谕,与石骞同科考上的秀才。虽然后来他不断进步而石骞止步不前,两人也没断了联系,经常一起喝酒。

“陈叔,这到底怎么回事?他们真是押我爹去复试吗?从没听说过!”

陈教谕叹道:“有人写了本《万金记》,还有首词叫《黄莺儿》传到京都了,惊动了圣上,听闻圣上震怒,把两个主考官都给抓起来啦!又下令让这次咱们省所有新科举人立即进京由他复试。”

“万金记,黄莺儿?”

陈教谕点头,细细解释。

原来这《万金记》的“万”就是“方”字去了一点,“金”就是“钱”,文中将这次乡试主副考官方循、钱明义如何舞弊收钱写得有如亲见。

《黄莺儿》是这样说的:命意在题中,轻贫士,重富翁。《诗》云、子曰全无用。切磋欠工,往来要通,其厮之谓方能中。告诸公,方人子贡,原是货殖家风。

方人子贡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贡,非常有钱,善于经商。词中将考官比作商人,讽刺他们卖举人名额。

珠娘听了更添担忧,将荷包双手托起,递给陈教谕,求道:“陈叔,求您找人给我办一张路引,我要去京都找我爹!”

“你去干嘛?”陈教谕大惊,劝道:“你别担心,你爹如果考不好,顶多被革了功名,不会有事的。”

“我爹是被押走的,我担心……”珠娘希冀地看着他,“我爹他出门一件厚衣一点盘缠也没带,听闻京都秋冬很冷……求您……”

陈教谕抵不过珠娘哀求,答应为她找人办路引。拿到路引,珠娘也不耽搁,将家中的所有钱换成银票,带了衣物乘船北上。

船越往北越觉秋风萧瑟,珠娘和一些客商的妻女们住在一间,小女童们白日去找爹爹做耍。她每每见到这些汉子们抱起自家女娃嬉戏都会羡慕。每日也不说话,饭时就找船娘帮忙热些干饼充饥。心中有一股气,誓要到京都找到爹爹,一起回家。

天气愈冷,船行至临清时河面已经有上冻迹象。珠娘只能下了客船改租乘马车,临县、府换车,其中艰苦不必多提。

第3章 宫墙内的大刀

京都詹事府少詹事方弘谦家。方弘谦推着方璋钺朝院门口走,方母齐氏追在身后哭求:“老爷,老爷,不能让三儿去,不能啊……”方弘谦道:“这是圣旨,刑部官差就在门口,你想抗旨?玄城和亨咸可都在朝廷里做官呐。”

齐氏拽着儿子不撒手。方弘谦心里难受,安慰道:“皇上让我上折子自辩,别担心,咱们和那个姓方的主考官一点关系都没有,把是不是同宗解释清楚三儿就能回来了。”

方璋钺看母亲鬓发散乱哀哀哭泣,听门外大哥二哥与刑部官差们声声周旋,心里憋屈。他是个极骄傲的人,何曾受如此屈辱?

他故作潇洒道:“娘,让儿子去吧,爹说得对,咱们跟方循家根本不是同宗,查清楚就没事了,过几天就回来了,到时候还要吃您亲手做的桂花蒸。”他把母亲的双手从胳膊上拉下,捋捋衣襟,朝父亲笑道:“爹,走吧。”

方弘谦忽然觉得往日任性的三儿子长大了,懂事了。他按住儿子肩膀,郑重道:“孩子别怕,爹一定救你出来。”

上一篇:佛系艳妾下一篇:遇上宠妻狂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