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毓之又轻叹了一口气,伸手揽过他,然后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崔毓之在江南接到管家的信之后,也着实担心独在京城的崔九儿,他交待了铺子里事,便准备过几日就赶回去。
就在这时,皇上亲弟静南王的加急书信也到了江南。信中告之崔毓之青州战事吃紧,犹为严峻地是粮草吃紧。
皇上已下令征调粮草运住青州,可青州山高路远,地形复杂,一时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押运粮草,静南王便出班保荐了崔国公府的三公子做粮草督运官。
崔三公子自小四处游历,熟悉各处地形,兼为人精明,又是崔国公之子,这倒是个合适的人选,于是皇上同意了静南王的举荐,于是崔毓之日夜兼程赶回了京城。
“小九,我这一去青州,也不知何时才能返回。青州战事一日不休,爹爹和你四哥、五哥就不会回来,云州大哥那边听说也常有高句丽之兵无故侵扰,也是脱不身的。我们将你一个人丢在京城,心里甚是不安呐!”
崔毓之轻揽着崔九儿,口气里充满着歉意和担心。崔九儿靠在他的肩头,闷闷地道:“三哥,我待在府里,身边有一堆人伺候,你们不用担心我。只是这回高句丽来势汹汹,小九很是担心爹爹、四哥和五哥,还有青州地形复杂,三哥你可有十分的把握?”
此时的崔九儿很是乖巧,月儿如水,照在他莹润如玉的面容上,完全脱去了顽劣之息,崔毓之顿时备感欣慰。
“小九无须担心,爹爹征战大半生,虽九死一生,但每回都能安然归来,这次也一定带着你四哥和五哥凯旋而归的。至于我,你更不用担心,青州的路虽是不好走,但我多做些准备,相信定能胜任。”
崔毓之年轻俊秀的脸庞上浮现了一抹自信坚毅之色,他看向崔九儿接着又道:“小九难道不相信三哥的能力?”
“嗯!三哥不仅玉树临风,还是个能力超群的青年才俊,小九看好你哦!”崔九儿又恢复了一惯的嬉皮笑脸。
崔毓之见他又恢复了顽皮样,不由得笑了起来,他伸手揉乱崔九儿的头发,一边又语重心长道:“颜先生德材兼备,虽是面冷,为人却是极为仗义。这次他明知我趁着书院放田假邀他来京,实际上是有事相求于他,他还是欣然来了。三哥一向对颜先敬重有加,小九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吗?”
“可是我刚惹颜先生生气了,他还会收我做学生吗?再说,田假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就算我做了颜先生的学生,一月之后怎么办?”崔九儿皱着眉头状似有些苦恼地道。
崔毓之看着崔九儿蹙着眉,平日灵动慧诘的双眸低垂着,一副难得一见的烦恼忧心的模样,不禁会心一笑.
他凑近一点,在崔九儿耳旁幽幽地道:“小九是什么人?难道还想不法儿让颜先生消气?至于一月之后,能不能让颜先生留在京城,那便得看看我家小九儿的本事了!”
第5章 撩师第一计
崔毓之说完,便直起了身,将崔九儿头顶被揉乱的头发理理顺,然后轻笑着转身离开了清风苑。
夜色渐渐浓了,月光如水,更衬得清风苑内静谧一片。崔九还在坐在石桌边愣神,他还在琢磨三哥临走之前说的那句话,让颜先生消气?还要让颜先生留在京城?三哥这可是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
不过,如果颜先生取下那冷冰冰面具,那样自己天天对着一张倾国倾城的脸读书,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嘿嘿,美人哥哥……”
崔九儿看一眼清风苑内室的方向,意味不明地笑了起来……
第二日一大早,才刚蒙蒙亮,崔九儿就起了床。睡在外间的小眉儿、小鹂儿听见里屋的动静赶紧起身查看。
才掀开门帘,两人都愣住了,九公子已经洗漱好,衣冠整齐的站在屋里。也怪不得两个丫鬟愣神,九公子一向是要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身的,今天这样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眉儿,鹂儿,早啊!”崔九儿见两个俏丫头一脸呆愣的模样,绽开笑颜和她们打起了招呼。
“九公子,您早!”两个丫鬟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躬身行礼道。
崔九儿微笑着点点头,然后越过她俩大步出了门直往院外去。
“九公子,您这是要去哪呀?”小鹂儿急问道。
“我要去膳房看看!”崔九儿答道。
去膳房?两个丫鬟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九公子破天荒起了个大早,难道是为了去膳房看看?九公子自小长这么大好像还没进过膳房吧?
“难道是九公子昨天的晚膳没吃饱,大清早的被饿醒了,所以急着去膳房找吃的去了?”
小眉儿摸着脑袋说道,小鹂儿一听好像有几分道理,她连忙紧迈几步往院外跑去,打算追上崔九儿,一边跑一边道:“眉儿,还不快点跟上?膳房油污之地,脏着、呛着公子可怎么好?”
小眉儿一听也赶紧跑了出来,两个丫鬟追着崔九儿的脚步就往膳房方向跑去。
崔九儿已跑出了月华园的院子,顺着府中花园的小径走了几步,这才想起来自己好像还不知道膳房在哪个方向,他一抬便看见了外院的小鱼正在园子修剪花枝。
“小鱼儿,膳房往哪个方向去?”崔九儿向小鱼儿招手道。
小鱼儿是个眉清目秀的小厮,他听是崔九儿的话虽是一头雾水,可也马上放下手中的活,领着崔九儿往膳房方向而去。
于是,大清早的,崔国公府的园子里,便出现从未见过的一幕。一个小厮领着九公子走在前面,后面还追上来两个跑得气喘嘘嘘的小丫鬟。
更为怪异的是,他们是朝着膳房方向去的。快到膳房时,便有那机灵的小丫
头看见了,忙不迭跑到膳房门口,扯着嗓子就喊:“宋大娘,宋大娘,九公子来了,九公子来啦!”
宋大娘年近五十,在国公府当了大半辈子的厨娘,从未见过国公府有哪个主子来膳房,更不要说是娇贵非凡的九公子。
她听了那小丫头的嚷嚷声,眉头一皱,口中骂道:“你这个偷懒的死丫头,让你去园子扯把新鲜的小青菜来,你居然在这胡咧咧,九公子是什么人?他哪能来膳房?”
“宋大娘,这大清早的怎么就置上气了?”
宋大娘的话音刚落,一道清朗活泼之声就响了起来。这分明是九公子的声音,宋大娘吓了一大跳,赶紧抬眼朝门口看去。
只见门口站着一个小公子,头戴束发白玉小冠,穿一件月白的衫子。面色如玉,眉目如画,可不就是国公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九公子。
“宋婆子见过九公子。”大热天的,宁大娘吓出了一身汗,赶紧起身至门口行礼。
崔九儿摆手让宋大娘起了身,然后抬腿进了膳房的房,将小眉儿、小鹂儿可急个半死,赶紧先一步进了屋,将屋里有可能磕着碰着的统统往一边挪去。
膳房里正在忙碌的丫头婆子们也都放下了手中活,好奇的看向九公子。那些个正值青春的小丫头更是一边看一边羞红了脸。
她们这些在膳房做活的丫鬟极少有机会见到九公子,就是偶尔见一回也是远远的看一眼,哪象现在这样,近得几乎都能看得清九公子那弯曲而上翘的睫毛了。
那些小丫头个个心里都在想,都说九公子生得俊俏非凡,今儿可算是真真切切看到了,可真是大饱了眼福。
“九公子,这地方油污重,别弄污了您的衣服。九公子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给老婆子听。”
宋大娘见九公子进了膳房,好奇地看看这,看看那,她弄不清楚九公子究竟来膳房干什么,一颗心也是七上八下,只好硬着头皮,跟在崔九儿身后恭敬问道。
崔九儿在灶台间转个圈,看着满台子的锅碗瓢盆,实在是无从下手,便回身问宋大娘道:“宋大娘,清风苑颜先生的早膳备好了吗?”
宋大娘一听,敢情这九公子一大早来这膳房竟是为了颜先生的早膳?这个颜先生是什么来头,竟要九公子亲自过问膳食?
宋大娘心里很是不解,但还是上前一步道:“九公子放心,林管家昨日也吩咐过,说是三公子有交待,颜先生一向早起,早膳要早早的备了。老婆子不敢怠慢,早早的亲自盯着让他们备好了。九公子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