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她睁大双眼,紧紧地盯着兄长的脸。分离经年,她好像已记不清兄长的容貌了,当她努力看着那转身而来的人时,兄长的身影却被黑雾吞没了……
第222章 县丞罪证
隔日早晨,崔家与知县的礼就到了驿站中,美其名曰礼尚往来,连君瑶都收到两份贵重的礼物。看着匣子中贵重的珊瑚和宝石,君瑶暗自感慨,难怪有不少官员在晋升之后就被一步步腐蚀,要经受住这样的诱惑,也太难了。
明长昱则收到一柄宝剑,以及一件护心软甲。想来崔家人和知县,在此之前都将他和君瑶打人打听过来,送礼一定要送对,否则事倍功半。
君瑶觉得相对于明长昱的礼来说,自己的礼物就显得俗气了些。既无来历,也无讲究,□□裸的真金白银。转念一想,她初入官场,许多人还不慎了解她的喜好,直接送看起来值钱的东西还是明智的。
但她觉得烫手。
明长昱说道:“这些表面的东西,你收着就好。若是不收,反而让他们生出其他心思,若当真不喜欢,等案子结束后,就上交国库。”
君瑶顿时松了一口气。她最担心的,就是有人借此大做文章,污蔑她和明长昱收礼受贿。可若是在案子结束后主动将东西上交,就将一切遗留问题化解了。她意味深长地看着明长昱,暗道他果然是比她老道得多。
于是她将打算两份礼物收回自己的房中,趁着没上交国库之前,好好地把玩把玩。
明长昱失笑:“你要是喜欢,去侯府的库中随便挑。珊瑚珍珠宝石多得是,有多少拿多少。”
君瑶咋舌:“我可暂时消受不了。”
明长昱蹙眉:“我母亲不喜欢那些东西,长霖也从不感兴趣,库房里的珍珠宝石大多蒙尘了……你要是不喜欢,等孩子们出生后给他们玩耍也行。”
君瑶羞窘,腹诽一声暴殄天物,不接话。
趁着这半刻的空闲,魏含英特意来辞别。
“民妇承蒙侯爷相救,大恩无以为报,若侯爷有所需求,民妇自当相报。”魏含英盈盈行礼,言辞十分恳切虔诚,“民妇就住在这城内,家中有些屋子,还请侯爷不要嫌弃,择日到民妇家中做客,聊表民妇的谢意。”
明长昱点点头:“夫人的茶艺高超过人,若不再寻机会去尝一尝,岂非可惜了。改日我定会来叨扰的。”
魏含英喜不自胜,苍白羸弱的脸上露出喜意:“能得侯爷青睐,是民妇的荣幸。若侯爷当真光临民妇府上,说不定民妇的生意会更好。如此一来,晋州的茶生意也好做一些。”
明长昱耐着几分性子与她周旋:“夫人说笑了。”
魏含英带忧色:“民妇不是说笑,晋州的茶叶收成一年不如一年,茶商大多都离开了。这对茶商和茶农来说,都是巨大的冲击,那些以卖茶为生的人可想而知过得十分困难。我只是一个女人,不能兼济那么多人,只求能坐做好自家的生意,不让夫君在地下时记恨我就好了。但是做生意讲究共赢,单是我一家独大,难免会有所失衡。民妇对此无能为力,只希望能借助侯爷的力量,改善晋州的困境。”
明长昱笑道:“夫人大义,令人钦佩。”
魏含英掩唇笑了笑,虽面色虚弱,可到底带着女人淡淡的妩媚。她眼波轻转,盈盈地落在君瑶身上,那清淡的目光瞬间变得有些浓烈,看得君瑶一愣。
魏含英旋即向君瑶走了两步,欠身拜礼,说道:“多谢楚公子当晚相救,救命之恩,含英定当倾身偿还。”
君瑶客气地笑了笑:“不过举手之劳而已,夫人不必客气。”
魏含英似有些过意不去:“这不算客气,毕竟公子为我冒险,还受了伤,若我丝毫不放在心上,岂不是无情无义的人了?”
她隐约有些急切,继续道:“我这里有些祖传的伤药,祛疤最好。若公子不嫌弃,我回去之后就亲自给你送来。”
“不必麻烦了。”明长昱打断她的话,“难道我还缺祛疤的伤药吗?夫人的药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魏含英面不改色,从容不迫地接了话:“是了,我只是担心楚公子而已。若楚公子来民妇家中,民妇定会亲自为你斟茶,以表感激。”
君瑶不知为何,觉得魏含英的话和眼神有些诡异,只是她一时也看不出端倪来,便应付道:“如此先谢过夫人。不过……”她顿了顿,斟酌谨慎地说:“那晚,那水匪没为难你吧?”
魏含英摇头:“我虽只是一个女人,但也有防身之法,大不了拼死一搏,绝对不让他们欺辱我了去!说来,此事也让我长了教训,若非我体弱不敌,也不会被水匪逼下船落水。”
她愤然咬唇,又问:“也不知哪里冒出来的水匪,侯爷可有线索?”
明长昱淡淡地说:“我初来乍到,对那些水匪还不如夫人了解,如何能有线索?”
魏含英叹气:“这些匪类,都是像杂草那样,很难除尽的。只是苦了在晋河来往的船只,难道今后就没有办法制止他们?”
明长昱说:“此事我会与郡守以及知县商议的。”
魏含英这才离开驿站,临走前留了帖子,上头有她居住宅子的地址。
君瑶感觉伤口发痒,隔着衣服挠了挠,不自在地问:“我为何觉得她的眼神怪怪的?”
明长昱面色微冷,抓住她抓痒的手,重重捏了捏,沉声道:“今后离她远一些就好。”
君瑶没有将多余的心思放在研究魏含英的举止上。与明长昱小坐了片刻,就得知知县与知县夫人来访。
他们二人定是为县城的外甥女许穗儿而来。眼下明长昱便吩咐让人将许穗儿领出来,让知县夫人带走。知县夫人见了许穗儿,先是夸赞了对方一副好容貌,又掩面哭泣,悲叹她命苦,又万般承诺,会将她视如己出,有机会给她寻一门好亲事。
许穗儿只是一个孤女,举目无亲,有人能够收留自己,当然是感激的。见了知县夫人,只犹豫了片刻,就决定随之离开。
知县吴学元做事还算周道,请了明长昱做见证,与夫人一道决定收许穗儿为义女,丝毫不在乎县丞是有罪之人。
许穗儿上前向明长昱行礼:“民女一直觉得我舅父的事情有蹊跷,请侯爷为他主持公道!”
这话对知县吴学元来说有些冒犯了,但他浑然不在意,还宽慰许穗儿:“是非公道,自然要一一查明才知道。你放心,我身为晋县的父母官,绝对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为非作歹的人。”
许穗儿激动得流泪:“多谢义父!”
知县吴学元十分欣慰:“你只管把我和你义母当做亲生父母,有什么需求尽管开口。我与县丞也算有交情,为着这份情谊,我也不能辜负了他。接下来你好好住下,将来嫁人之后,也把我家当做娘家,常回来看看。”
许穗儿很是动容,连连点头。
待这“一家人”将事情说完之后,知县才开始说正事。
“有关茶税之案的卷宗和县丞案子的资料,下官已经准备完毕,侯爷与楚大人何时方便来看?”
君瑶是大理司直,下到地方就是钦差,设计案件,自然需要她一同查探。
明长昱说道:“我会尽快。另外,请你转告崔家家主,晋州的茶地大多都掌控在崔家手中,要查还需从崔家查起,崔家人应该知晓,全力配合。”
“这是自然。”知县吴学元依旧有些担忧,他实在摸不准这位侯爷的心思,也不知他到底有何打算。
待所有人都离开之后,明长昱让人暂时关闭驿站的大门,不再接待任何人。
君瑶想起知县与其夫人的言语,就不由蹙眉:“也不知他们对许穗儿是真情还是假意,我觉得与其让许穗儿去知县家中,还不如让她留在我们这里。”
“让她留在这里没有任何好处。”明长昱说道。
君瑶也有些看不透他的心思了,但许穗儿于她而言,也只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她也不反对明长昱的安排。
这日下午,晋州官府就派人将有关县丞案件的卷宗送了过来。君瑶与明长昱一道看完,一致认为这是一份十分完美的卷宗。问题就在于它太完美了。
这卷宗内,详细记录了县丞岳东有关茶税一案的细节。岳东最大的罪行,便是私吞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