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226)

作者:关尔小禾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说罢,她将针收好,用细细的茶杆穿过针筒,放在绣包里。

“为何要用茶杆将针筒穿起来?”君瑶问。

小珂说:“这种针中空,针筒里容易藏污纳垢,还可能浸了水生锈,从茶杆将针筒填满,就不会有脏物钻进去了。”

“原来如此。”君瑶说。

小珂离去之后,君瑶将那张采办单子展开,放到明长昱眼前。

“你近来长进了不少,”他很是欣慰且欣赏地看着她,“你觉得这单子有什么问题?”

“单子没问题,就是这字。”君瑶把单子递到他手边。

冯雪桥的字如她的刺绣一样,精致端雅,神似簪花小楷,却独有特色。君瑶自己写的字一般,可为了破案也没少研究字迹。但一个人的字,始终不是一成不变的,君瑶比对字迹的道行尚浅,拿不准的情况下,还是要借助明长昱。

明长昱将单子收好,说道:“我会让人去查。”

夜色已临,休息了片刻后,君瑶与明长昱起身离开。

自君瑶得了一处单独的住宅之后,明长昱还未正式去看过,恰好现在要送她回去,正好名正言顺地去参观参观。

其实君瑶私心里并不愿搬离刑部分的院子,但那住处毕竟只是给没房屋的人安置的地方,她如今得了皇上的赏赐还住在那里占着房间,就实在说不过去了。近些年来,涌进京城的人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房屋也越建越多,可就算如此,寻常人想要买一处住宅,也要劳作百年以上。介于京城房价昂贵,皇帝让人给她安排的住宅并不大,堪堪够她一个人住而已。君瑶初次参观住宅时,还是挺满意的,至少卧房厢房与厨房是有的,邻里也是官宦之家,为非作歹的人也不敢常来冒犯。

到了家门口,君瑶开了锁,刚推开门,一只轻巧的影子便蹿了出来,围着她的脚绕圈。

明长昱好奇地盯着她脚边的猫,了然道:“隋程送的?”

君瑶将小黄猫抱起来,顺了顺它的毛,说道:“是啊。”她搬到这里那天,刑部的人包括李枫都在忙,没人过来帮她打理屋子,倒是隋程抽空来了一趟,顺道给她送了一只小黄猫。

对于自己送猫庆贺的举止,隋程十分得意,笑眯眯地对君瑶解释道:“猫可是最会享受的,它若是喜欢这里,说明这里的确好。你将它放进屋子,看它先在哪里躺下,就将床放到哪里,因为猫躺下的地儿最舒适。”

君瑶由着他,将猫放进卧房,结果猫跳到窗台上卧下了,晒着暖暖的太阳,怡然自得得舔毛。

君瑶质问隋程:“难道让我将床放到窗台上?”

隋程干咳一声,立刻将猫赶下地,逼着它重新选了地方,最终君瑶决定将床安置在那里。隋程也不做甩手掌柜,知道君瑶第一次养猫,便留了许多猫的吃食。还十分豪爽地拍胸脯保证:“我的猫食是全天下最好的,别处都找不到。猫吃了之后,保证长得油光水滑眼睛明亮百病不侵。”

君瑶与明长昱一同入了正厅,先给猫喂了水和粮食,明长昱与正在吃食的猫对视,这黄猫吃得狼吞虎咽,见人盯着自己,吃得更加风卷云席。

“这猫倒是比我的待遇还好些,”明长昱摸了摸桌上的水壶,冰凉的,不由皱眉。他复又起身去了厨房,厨房内倒是一应器具齐全,只是都是簇新的,连木柴也码得极其整齐,可见她平日不会下厨。

其实皇帝要赏赐住宅给君瑶时,明长昱特意吩咐了打理此事的人,为君瑶选了处好住宅,里侯府也很近,若站在侯府高阁上,还能看见她这座小宅。只是她单独一个人,生活起居上难免无法顾全,回了此处,连口热水都没得喝,更不论平日的饮食。

出了冰冷的厨房,他说道:“明日我安排一个人过来。”

君瑶立即拒绝:“不必,我一个人应付得过来。”

明长昱面色微沉,“你平日怎么吃饭?”

君瑶说道:“平日都在刑部,不用特意回来做饭。晚上回来,外面街边就有食摊,清粥汤饼面食什么都有,我一个大活人,难道会让自己挨饿?”

明长昱还欲说什么,君瑶又说道:“我知道侯爷是为我好,不过以我的身份,是不方便请人伺候的,若让有些人拿捏了,难免徒添麻烦。何况这里离侯府很近,有何不方便处我及时告诉你就是了。”

明长昱淡然一笑,从袖中摸出一截细长的短笛,说是笛子,其实只有一指长,以铁浇筑,浑然润泽,在素然月色下,泛着既铁硬又柔和的光泽。

“这是我军中特制的笛子,声音能传很远,不同的笛声代表不同的信号。”他将笛子递给君瑶,“我希望你永远不要吹响它。”

君瑶没有推辞,握住短笛,细细端详了片刻,又将明长昱教的吹法牢记于心。其实握着这么一截短笛,她既心悸,又心惊。这截短笛的吹法,必然是他军中的机密,若是让他人知晓不同的笛声含义,岂非泄露他领兵的要密?

她用一条牢固的络子将短笛挂在脖子上,藏进衣服里。

明长昱轻轻勾住她脖子上的细绳,指尖有意无意地轻抚而过,低声道:“你也不必太紧张,我带兵时,吹笛的信号会随时改变以防万一。方才教你吹的几个调子很寻常,没什么要紧的。”

君瑶微微避开,抬眸便迎上他专注而深切的眼神,心跳忽而像风中的树叶般凌乱飘摇。

明长昱觉得她现在的模样很是好看,像极了收敛了棘刺的花,在他面前变得如此安心乖巧。沐着月色,他的笑意若春风和煦,对着她说道:“不过你若是没事时吹一吹聊解相思,我倒是很乐意听。”

君瑶见他笑得风光霁月,顿时语塞。

好在明长昱见好就收,走到院子里坐了会儿,说道:“你若是要查案,就与隋程或长霖一起。若有要事,就等我下朝后在商议。”

君瑶自然答应。查案要紧,自己的安全也要紧。何况她一个人查案也是捉襟见肘,有隋程帮衬,做事也方便许多。

两人小坐了片刻后,君瑶已提不起多余的力气和精神,明长昱也不不再久留,带着人离去。

第170章 绣坊惨案

次日,君瑶难得多睡了半个时辰。她洗漱好,到街上寻了一处食摊,买了一碗馄饨吃。这几日她常来,食摊的老板将她认熟了,见她往食摊走,就一边向她问好,一边将馄饨放进锅里,甚至都不用君瑶告知口味。

食摊老板是个实诚人,馄饨颗颗饱满,馅料很足,吃进嘴里皮内的肉馅汁水便会化开,充斥唇舌。君瑶吃了馄饨之后,连汤也会喝掉大半。

她照例先去刑部点了卯,又转而去了吏部。明长昱事先和吏部的人交代过,君瑶去查些卷宗也比较方便。吏部的卷宗自然也是多如牛毛的,且涉及朝中官员,大多都不敢轻易让人触碰。好在明长昱前一日就让人开始排查,已经将查看的范围缩小了不少。

前驸马温云鹤虽被钦点为探花,可只在翰林做了校书,且时间很短,这样一来,记录他的卷宗就少得可怜。君瑶耗费了大半个时辰,也没将温云鹤的资料翻出来。

就在她将要被卷宗淹没时,管理卷宗的书令史上前来对她说道:“隋家公子在门外,似是有很重要的事找你。”

君瑶谢过,立刻出了吏部卷宗阁,果然见隋程在外面等着,神色看起来有几分焦急,还有几分兴奋。

见君瑶走了出来,他几步走过来,拉住她的手就往外走,还有些急切地说道:“死人了,案子来了,我连水都来不及喝就过来找你了。”

君瑶随他一同加快脚步,一边问:“你去现场看过了?”

其实隋程根本不想去看命案现场。他今日去刑部,也就打算混到天黑,然后回家和大黄、狸奴好好玩一玩。谁知好好的竟有人报官。死人的地方还有些特别,刑部侍郎吴岱立即让他来找君瑶,找到就算交差了。

他带着君瑶上了马,说:“虽没去过,但知道现场在哪儿。”他唏嘘一声,压低嗓音说:“就是天香绣坊,这些时日这绣坊当真不安宁,前几日死了个绣娘,今日又死了人。我若是永宁公主,早就将绣坊脱手了。前几日我还想将祖母为我绣的衣裳拿到绣坊绣补一番,如今看来根本不必了,绣坊接二连三的死人,太晦气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