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瞻彼日月(23)

作者:亮家川儿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诸葛瑾,作为孔明的兄长,常常和他有书信互通。我想,同样在吴身居要职的他应当比我更能感同身受。

信送出之后,我换了一身素白的衣服,吩咐鹤奴准备车架,又吩咐小星拿了钱粮、布帛等物,便起身去了马谡府上。

府上一片白色,灵堂前没有多少人来祭拜,只有一个女子抱着一个约莫一两岁的孩子在抹着眼泪。

我悄声走到她面前,止住了礼仪官要喊“丞相夫人祭拜”的话,吩咐堂中的老奴将带来的东西收好。

那女子看见我,起身来就要拜下,我上前一步,把她搀起来。这女子眼看已经哭的脚步不稳了,只是勉力支撑着。

我不忍看她红肿的眼睛,吩咐堂中众人道:“你们先退下。”

于是堂中众人皆默默离开,我扶着马氏坐下,看着曾经前几日还来府中道贺丞相得子的女子泪如雨下,我后退一步,而后屈膝跪下。

马氏显然是被我的举动惊到,哽咽着问,“黄夫人,你这是做什么?”

“阿谡有罪,丞相戮之。我虽有信,奈何迟矣。丞相因违反军法而处斩先锋马谡并没有错,但作为阿良托付照管幼弟的兄长,他却错了。我跪在你面前,不是因为我是丞相夫人,而是因为我是没有护好阿谡的长嫂。我不求你能原谅,只求你能带着这孩子,好好活下去。”我俯身施礼,她颤抖着手,受了我一拜。

站在他身边的孩子好奇地看看我,又看看他的母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拜后起身,温声说道:“夫君本来想要接你们母子到葛陌,可我想你若是过不去心里的坎儿,便留在这里。我会时常派人来看你们,你一切不必担忧。这孩子以后的学业也都会由相府安排好。”

而后,我走上前去,看着盛放遗体的棺椁,最终没有勇气去看阿谡的遗容。

离开的时候,天气闷热,我看了看空中卷积的乌云,只怕是大雨将至。

这年冬天,孔明没有回来,府中却迎来了乔儿的灵柩。

一群兵卒抬着灵柩,沉默地走进相府前厅,果儿哭红了双眼,跟在灵柩旁边。

我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但还是勉力支撑着谢过送灵的兵士。卿丫头怀里抱着出生不过三月的孩子,虚弱地走出了产房,颤抖着看向灵柩中面容安详的乔,痛哭失声。

“展白绫,迎归魂!”我沉声吩咐着,仆婢们将白绫挂起,我静静地坐在一边,和几位婢女匆匆裁好丧服。

换上白衣,系好孝布,我带着身后众人,颤巍巍走向灵柩。

他曾举起木鸟给我看的手而今冰冷僵硬,他曾经安慰地看着我的眼睛再也不会睁开。我忽然想乔儿他是不是病了,然后慌乱无措地去看樊神医。神医一身白衣,跟在相府众人身后,见我看向他,合上双眼,对我道了一句:“夫人节哀。”

我知道了。

我的乔,他再也醒不来了。

我跪坐在灵柩旁,恍惚想起乔儿十二岁的时候,那一年,他大病初愈,在家休养。

“父亲,祖父给您取名“亮”,是因为您出生时太阳特别好吗?”乔儿问。

“也许吧!”孔明笑着摸摸乔儿的小脑袋。

“那你为什么给我取名‘乔’啊?”乔儿好奇地问。

“傻孩子,你的‘乔’字是你阿翁所取,并非为父啊!”乔儿有些失望地垂下头去。

孔明笑着拍拍乔的肩膀:“但为父很喜欢这个名字,希望你能和仙人王子乔一样,长命百岁。”乔儿乖巧地点点头。

“等你健健康康地长到加冠的时候啊,为父会亲自给你取字的。”孔明接着笑言道。

听到这里,乔儿才双眸亮亮地抬起头来,问道:“真的?”

“真的。”孔明扶他躺下,温柔地为他掖好被角。

于是在乔二十岁的时候,孔明给乔儿取字为“伯松”,取王子乔号赤松子之意。

加冠的时候,孔明温和地看着他,说道:“孩子,父亲和母亲不求你做出什么功绩,只要你能健康平安就好。”

“娘亲,娘亲,”回过神的时候,看见面前瞻儿的小脸,“你怎么哭了?”

我竟不知什么时候泪流满面,瞻的小手摸上我的脸颊,为我擦着泪水。他很好奇,为什么娘亲的泪水,越擦越多呢?

到了傍晚时分,众人离开,我让卿丫头和孩子们去休息。均儿带着林氏来了,和果儿一起坐在我的身边,一脸担忧地看着我。

“嫂嫂。”均儿欲言又止。

我摇摇头,一丝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七日之后,乔儿下葬了。葛陌的墓地里垒起了一座新坟。

自乔归葬后,我便觉气虚懒惰,终日虽强撑着打理府院,还是在一个早上晕倒了。

睁眼的时候,樊神医轻轻叹了口气。

“夫人莫要伤神了,你之前奔波已落下了病根,又强撑着生下了小公子,本就是病上加病。而今乔公子去世,你郁结在心,以至于现在病到这般地步。你好生休息,戒忧思、戒劳累,否则,恐怕撑不过三年啊!”

我静静听着,没有回应。

“夫人,丞相他,也再经不起失去任何一位亲人的打击了。”樊神医见我如此,沉默了一会儿,轻轻丢下这句话,便把药交给侍女阿黎,转身离开了内堂。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之后,基本都是告别了。

下章甜姜上线了,众所周知,甜姜上线后日子都挺苦的。。。

本来想叫“失街亭”的,

但想了想这一次岂止是失街亭那样简单?是在街亭失了城池,失了同行人,失了嫡长子。

另外推荐大家去听听河图《失空斩》,写的就是失街亭这些故事。很好听。

第20章 错因果

我起身,阿黎忙为我垫上枕头。喝下了药,我挥挥手让她下去,便合上眼休息。

我并没有睡着,一闭眼全是荆州以来的点点滴滴,最后被一片素白笼罩。小小的乔在远处唤着我,我却怎么也追不上他。

一身冷汗地醒来时,果儿正在我身边。她担心地看着我,眉宇间有以前不曾见过的淡淡哀伤。

“娘,你醒了。”我点点头,让她去休息,她起身为我掖好被角,转身离开。走到门口,却忽然回眸看我。似乎想说什么话,却到底没有开口。

建兴七年冬天将尽的时候,孔明还是没有回来。我坐在后院的草堂里,炉火上温着一壶酒,果儿在一边写写画画,瞻儿则乖巧地坐在我的身边,我一字一句的教他读着《诗经》。

瞻儿很聪明,可我却有些担忧,人说慧极必伤,不是没有道理。

三月,樱花盛放,果儿和我坐在庭院里,曾经活泼的姑娘,现在却很是安静。我煮了一壶茶水,铺开席子,让果儿和我一起坐下。

为她倒好茶水,我看着远处追着花瓣的瞻儿,却听到她开口道:“娘,我想随师父去山中,再不出世。”

听她终于说出了心中所想,我却没有聊到她竟然决心不再出世。压下心中的思绪,我问:“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吗?”

她双手抱着茶杯,目光却望向汉中的方向。

“因为我喜欢上了一个人。”她脸上浮起了微笑,却转瞬即逝,“可是这场相遇,从一开始就错了。”

她不再讲下去,我晓得她现在还开不了口,便说道:“既然做了抉择,那就去吧!当年你的外祖父不曾限制过我,我也不会限制你。毕竟,娘亲不能伴你一生。”

次日,她收拾好行囊,于门前素衣跪拜,而后转身离开。

五月,赵将军去世了。

将军灵柩回返的时候,成都下了很大的一场雨。

我打了伞,牵着瞻儿走在石板路上,听着雨声打在屋檐和伞上,滴滴嗒嗒。

记忆里的赵将军不像是一名武将,更像是一位儒将。他在我们的逃亡路上一直保护在百姓左右,看见我和徐老夫人为百姓们发粮食还会温和地派军卒来帮忙。

入主成都之后,赵将军也拒绝了占用百姓的土地盖房子,而是自己在荒地上建了一间小院。孔明很亲近他,常常向我称赞赵将军。

“阿月,我有时候觉得,赵将军真是个了不起的人。他的很多做法,亮也自愧弗如。”

“昨日和赵将军聊起来成都的民风,将军说在成都这些日子了,他仍然很是怀念荆州的岁月,还与我约定等到平定天下了一起去隆中隐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